阿爾斯通并購案遭遇法國“政治防火墻”
發布日期:2014-06-03 瀏覽次數:
995
一石激起千層浪。用這句話形容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 Co.)針對阿爾斯通(Alstom SA)能源業務的要約收購案來說并不為過。來自西門子公司(Siemens AG)、法國政府、德國政府等多方戲劇性的干預,讓這樁原定于5月末完成的收購變得“前途未卜”。
阿爾斯通被指“背著政府和員工賣掉民族工業精華”
4月25日,法國媒體爆出消息,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將以94億歐元的價格,對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的能源業務提出要約收購。能源業務是阿爾斯通的核心盈利業務,其標的資產范圍包括熱能發電廠、可再生能源和電網業務,涉及6.5萬名員工,占阿爾斯通集團業務量70%以上。消息一出立即引爆了歐洲能源市場。
阿爾斯通是歐洲著名的能源和運輸設備制造商,也是法國雇用員工最多的私營企業,其業務主要包括交通設備(高速列車、遠洋游輪)、發電設備和輸變電設備等。
然而,在歐洲宏觀經濟形勢疲軟的大環境下。2013—2014財年阿爾斯通的日子并不好過。公開數據顯示,2013—2014財年上半年,阿爾斯通實現了-5.11億歐元的現金流,為緩解惡化的資金和業績下跌狀況,阿爾斯通已于2013年在火電設備領域裁員1300人。
通用電氣對阿爾斯通的收購意向公開后,阿爾斯通在歐洲的主要競爭對手—德國西門子公司首先坐不住了。4月27日,西門子公司也向阿爾斯通管理層表達了合作意向,宣布將競逐此項并購案,以100億歐元收購阿爾斯通電力和能源業務的同時,向阿爾斯通轉讓部分軌道交通業務。
法國政府的反應也十分迅速。4月27日,法國工業部長阿爾諾˙蒙特布爾(Arnaud Montebourg)致信通用電氣董事長,強調收購案標的資產涉及法國核工業利益,此前雙方的談判無效,并公開指責阿爾斯通“背著政府和公司員工賣掉民族工業精華”。
4月28日,法國總統奧朗德先后會見了美國通用電氣CEO和德國西門子集團總裁。奧朗德表示法國政府的底線是不削減阿爾斯通公司的工作崗位。
4月30日,法國阿爾斯通公司證實收到通用電氣公司的收購報價,并表示于5月底確認是否接受收購。
然而這一時間表,卻被法國政府的一紙法令打破。5月16日,法國總理曼努埃爾˙瓦爾斯(Manuel Valls)通過了一項法令,規定在能源、水、交通、電信和衛生部門的外資并購需首先獲得政府批準。這項法令被認為是針對通用電氣收購阿爾斯通能源業務一案。
事實上,法國政府曾是阿爾斯通的大股東,持有該公司21%的股份。但卻在2006年全部賣給了布依格集團。失去了決策權的法國政府除了行政干預之外,似乎別無他法。
政客、工會與媒體也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擔憂。法國總工會甚至建議政府重新將阿爾斯通收歸國有。《費加羅報》則發表評論指出,“市場自由并不能阻礙我們提高民族警覺”。
壓力之下,5月23日,通用電氣發言人賽斯˙馬丁(Seth Martin)表示,通用電氣將會把報價有效期由6月2日延至6月23日,以給予阿爾斯通董事會更多的考慮時間,同時緩和法國政府對此項收購的疑慮。
然而,隨著時間的發酵,該收購案或將產生更多變局。5月22日,蒙特布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法國政府正在為該項收購“研究法國內部解決方案”,將有法國資本參與阿爾斯通并購。此間消息傳出,資本或來自法國國家電力公司(EDF)。
此外,法國核工程公司阿海琺(AREVA)也對阿爾斯通的風力渦輪機發電業務表示了十足的興趣。而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東芝公司或將參與對阿爾斯通公司的收購行動,意在取得阿爾斯通的送配電設備業務。
通用電氣:
“我們在法國有著無可挑剔的聲譽”
雖然處于現金流短期困難的現狀,阿爾斯通卻一直是法國工程技術實力的一張“名片”。阿爾斯通在電力領域的技術適用于水力、風能、核能、燃油等多種能源,且擁有數個“第一”的頭銜,例如水電設備世界第一;核電站常規島世界第一;環境控制系統世界第一等。評論普遍認為,無論是通用電氣還是西門子,完成對阿爾斯通能源業務的收購,都將改變全球電力設備市場格局。
通用電氣似乎有著“志在必得”的決心。5月21日,通用電氣首席執行官弗里˙伊梅爾特(Jeffrey Immelt)在回應行業分析師提問時表示“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如何與各國政府合作。我們在法國有著無可挑剔的聲譽”,并要求市場對通用電氣“有信心”。
西門子的競逐也得到了德國政府的“背書”。5月10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公開表示,只要雙方公司管理層認為并購是有利的,德國政府將支持有關決定。
并購遭遇“政治防火墻”
事實上,阿爾斯通自身的發展歷程也得益于數次重大兼并收購。2004年,由于某種發電機組設備產品缺陷而導致巨額虧損,使阿爾斯通陷入財務危機。為支持該公司渡過難關,法國政府成為阿爾斯通股東,持股21.4%。阿爾斯通與債權銀行達成32億歐元貸款協議。2006年,法國布依格集團取得了這部分股票,并最終持股29.6%成為阿爾斯通的最大股東。
在跨國公司的發展歷程中,兼并收購往往成為“成敗在此一舉”的重大事項。然而,并購遭遇“政治防火墻”的案例也并不鮮見。政府干預私營部門商業交易的行為往往受到爭議,很難界定究竟是“公共利益”還是“國家保護主義”。
巧合的是,幾乎就在同一時間,英吉利海峽的另一端,美國輝瑞(Pfizer)公司欲以1180億美元收購英國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司的收購案,也受到了英國政界的激烈反對。輝瑞公司最終放棄了這樁有可能誕生世界最大制藥公司和英國史上最大收購案的交易。
曾供職于法國政府的現歐盟內部市場專員米歇爾˙巴尼耶(Michel Barnier)表示,法國不能要求所有企業收購交易都獲得國家批準,需要審視法國此舉的合規性,因為“顯然,那就成了保護主義”。
可以預見的是,阿爾斯通的電力業務對于任何一方來說,都堪稱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企業自行提供,真實性未證實,僅供參考。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
[ 市場動態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