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復蘇艱難,國內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面臨不少新情況新問題。面對錯綜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各項決策部署,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扎實推進各方面工作,經濟社會發展總的開局是好的,實現了穩中有進、平穩開局。
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指標處于合理區間
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宏觀調控不斷創新和拓展思路,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統籌施策,使經濟增速、新增就業、物價漲幅等主要指標保持在年度預期目標的合理區間。
一是經濟實現平穩增長。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6%,其中一季度增長7.7%,二季度增長7.5%,經濟增速連續5個季度穩定在7.5%左右的區間。著力擴大有效內需,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性作用得到較好發揮。通過促進居民消費升級、優化消費環境等措施,居民消費持續較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4%,增幅同比加快0.2個百分點。“十二五”規劃確定的重點建設項目積極推進,不斷激發民間投資積極性,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1%,其中民間投資增速達23.4%。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內需拉動,最終消費和資本形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99.1%。
二是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切實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加強重要商品產運銷銜接,市場供應得到較好保障;針對蔬菜、瓜果由于天氣影響價格明顯攀升,加強跨區調運和價格監管;年初生豬價格持續走低,適時啟動調控預案,豬糧比價逐步回升到合理水平。居民消費價格除2月份受春節等因素影響,其余月份漲幅均在2—3%;上半年同比上漲2.4%,漲幅同比回落0.9個百分點。
三是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各級政府采取多種措施穩定和開發就業崗位,強化就業服務,加上經濟總量不斷擴大、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發展加快,經濟增長對就業的吸納作用增強,就業形勢和勞動關系保持基本穩定。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725萬人,同比多增31萬人;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4.1%,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基本維持在5%左右。重點群體就業穩步推進,截至7月1日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73.3%,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失業人員再就業29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94萬人,分別完成全年目標的60%和78%。
二、結構調整穩中有進,轉型升級加快推進
利用市場倒逼機制,加強政策引導,把經濟下行壓力轉化為調結構的動力,大力優化產業結構,切實落實支持企業創新的各項政策措施,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一是農業生產繼續向好。繼續加大“三農”扶持力度,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斷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繼續提高。初步統計,全國夏糧產量達到2638億斤,比上年增產39億斤,其中冬小麥連續第十年增產;夏收油菜籽產量1348萬噸,同比增長3.4%。畜牧業形勢總體穩定,豬牛羊禽肉產量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生豬出欄34211萬頭,增長1.1%。蔬菜在田面積增加,水產品生產穩定增長,玉米等秋作物長勢良好。
二是高新產業和服務業發展較好。強化創新驅動,印發了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上半年,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6%,快于規模以上工業2.3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9.6%,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去年以來服務業增速持續加快,對穩定增長、穩定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上半年增速達8.3%,快于第二產業0.7個百分點,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45.3%,比上年同期上升1.6個百分點,以金融、物流、電子商務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三是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東部地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加快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轉型引領作用明顯,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智能設備、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發展良好。中西部地區繼續發揮后發優勢,依靠資源、勞動力等要素優勢著力吸引東部產業轉移,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高于東部,上半年中、西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和10.5%,快于東部地區1.3個和1.8個百分點。國家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四是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積極推進。國務院研究部署了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等規劃加快實施。嚴格對涉及電力、煤炭、鋼鐵等行業的環評審批,大力實施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減排項目。進一步抓好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大力發展節能、資源循環利用和環保產業,加快脫硫脫硝、生活垃圾和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上半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3.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呈下降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