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引導社會主動選擇電能
據了解,嚴重霧霾是我國能源發展方式不合理、結構性矛盾長期積累的集中暴露,解決清潔發展問題,實施“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為電能替代戰略指明了方向和目標,對構建以安全發展、高效發展、清潔發展為目標的現代能源保障體系,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楊慶介紹:“國家電網制定印發了《國家電網公司電能替代實施方案》,并于8月中旬全面啟動了電能替代工作,將通過推廣電能替代技術,積極推動電動汽車和軌道交通發展,提高社會電氣化水平,引導社會主動選擇電能,淘汰高耗能、低效率的用能方式,力爭到2015年累計實現替代電量1000億千瓦時。”
其中,以電代煤,主要是把工業鍋爐、居民取暖廚炊等用煤改為用電,減少中東部地區直燃煤和污染排放總量;以電代油,主要是發展電動汽車、農村電力灌溉,減少石油依賴;電從遠方來,就是把西部、北部的火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和西南水電大規模、遠距離、高效率輸送到東中部,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促進能源結構優化,改善生態環境。
論壇透露,隨著支持政策逐步到位,到2020年,國家電網累計替代電量將達10000億千瓦時,顯著減少直燃煤,降低二氧化硫、重金屬、灰渣排放,綜合防治大氣、土壤和水污染,最終實現城市霧霾明顯改善,能源開發和利用效率顯著提升。到2015年、2017年、2020年,東中部地區PM2.5污染比2010年可分別降低12%、20%、28%左右。
需全社會達成共識
與會專家表示,發展綠色電能、推動電能替代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要形成全社會共識,如用戶是否愿意用更高的價格承擔綠色電力。同時,該戰略還面臨核心技術缺乏、產業發展基礎薄弱、市場競爭優勢不明顯、配套措施不到位、電量消納送出困難、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困難。
對此,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指出:“電能替代并不是由中央企業一方來解決,而是要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共同努力,當然這需要完善的機制、體制、政策來支撐,同時也要更好地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明確路徑、時間表。”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是新能源革命,其中電網是‘中樞神經’,電網的建設是重中之重。”中國金融辦工作協會會長李連仲表示。為此,國家電網將以堅強智能電網創新發展來保障電能替代,構建功能強大的能源轉換、高效配置和互動服務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能夠將煤炭、水能等一次能源轉換為電能,實現多能互補、協調開發、合理利用,并在更大范圍實現優化能源配置。
此外,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俞燕山還表示:“國家能源局將通過規劃先行、政策保障、科技支撐、監管到位等措施來推動綠色電能的發展,如強化對非正常性棄風、棄水的監管,完善電價補償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