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日召開的2013年國際煤炭峰會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表示,中國煤炭行業發展仍存在產業結構調整布局趨同、非煤產業發展質量不高等問題,雖然多數煤炭企業非煤產值超過50%,但是企業利潤仍主要來自于煤炭主業。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煤炭行業尚處在深秋,煤價還將持續下滑,真正的冬天還沒有到來。對煤炭企業而言,破解困境的關鍵在調整結構,走產業鏈延伸之路。
產業鏈延伸刻不容緩
今年上半年,煤炭企業庫存增加、市場滯銷、價格下行、效益下降的困難局面,備受各方關注。從大環境上分析,不乏國際經濟持續低迷的影響。國內國際煤價的倒掛,使得煤炭進口快速增加,再加上新型替代能源的快速增長,種種因素疊加,造成國內煤炭量價齊跌的困局。
“表面上看,煤企遇到的困境是國內外大環境造成的。但不少煤企多年來注重擴大規模,擴大產能,忽視結構調整,忽視產業鏈的延伸,不能不說也是造成當前困境的內因之一。”平煤神馬集團董事長梁鐵山說。
接受記者采訪時,有專家也表示,近年來,雖然大家都在追求產業鏈延伸,但由于煤市堅挺,對結構調整、產業鏈延伸沒有形成生死存亡的壓力,多數煤企還處在似延非延的道路上,“一煤獨大”的局面并未總體改變。
這次煤炭價格持續下滑導致煤炭行業大面積虧損就是很好的佐證,原因是產業鏈延伸還未形成能夠抗擊市場風險的能力。
據了解,平煤神馬統籌資源配置,集中精力做強做精焦化、炭素、尼龍化工產業,打通了全球最完整的煤基尼龍化工產業鏈,構建了完整的煤基炭素產業鏈。通過延伸高端產業鏈,該集團76.3%的精煤得以就地轉化,今年以來,即使面對10年來最嚴峻的經營形勢,該集團仍基本實現滿負荷生產。在寒風勁吹的煤炭市場,平煤神馬集團的競爭優勢日益凸顯。
梁鐵山認為,當今企業間的競爭,已經演變為產業鏈間的競爭。誰擁有相對完整、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業鏈,誰就擁有競爭優勢。
產業鏈延伸需理性
我國煤炭企業高盈利、高發展的“黃金十年”將不會再現,進入新一輪低增長、低盈利甚至局部虧損的深度調整期。
接受記者采訪時,多位煤炭分析師一致認為,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就必須把拼資源、拼消耗的競爭轉變為產業鏈的競爭。
“目前正是煤炭企業轉型,延伸產業鏈的較好時機。”上述人士說。
記者發現,在銷售難度不斷加大的背景下,部分煤炭企業將延伸產業鏈的目光瞄準了現代煤化工產業。
對此,有分析師指出,當前煤炭行業遭遇寒冬,企業資金鏈普遍吃緊,如果不顧市場、技術、環保等因素,繼續盲目的投資煤化工,煤化工不僅不會成為救命稻草,反而可能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國礦業大學能源學院陸剛表示,煤企產業鏈條的拉長、延伸及價值的增長都是建立在可靠資源保證和保障服務年限之上的。沒有資源的可靠保障就沒有產業鏈條的持續延長和價值的增長。
煤炭企業在進行產業鏈延伸模式選擇時,不應把追求眼前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作為唯一標準,而應綜合考慮最大限度地減少原料和能源的消耗,降低生產成本,綜合利用“三廢”,達到循環利用目的,將企業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統一,兼顧環境、經濟、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