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臺“華龍一號”機組投產 三代核電成并網主流。
發布日期:2024-06-11 瀏覽次數:
2703
5月25日,廣西防城港核電站4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中國廣核集團“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這是2024年國內首臺投產的核電機組,我國在運核電機組數量也上升至56臺,這也是我國投運的第10臺三代核電機組。
2022年最后一臺“二代+”核電機組紅沿河核電6號機組正式商運,這意味著此后我國投運的商用大型核電機組均采用三代核電技術。隨著核電批量化建設重啟,三代核電機組成為并網主流。
第三代核電技術的演變
第三代核電技術具有更高安全性、更高功率,是當前全球核電建設的主流技術,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傳統核電大國均有各自三代核電技術研發,中國則形成“華龍一號”“國和一號”自主核電技術。
為保障核電安全,中國積極擁抱先進核電技術,率先實現多種三代核電技術的商業部署。
2018年9月,浙江三門核電站1號機組投運,為美國AP1000技術全球首個核電機組。同年12月,廣東臺山核電站1號機組投運,為全球首臺應用法國EPR核電技術的機組。而正在建設中的江蘇田灣核電站7號、8號機組和遼寧徐大堡核電站3號、4號機組則采用俄羅斯設計的VVER-1200技術。
與此同時,中國自2006年開始實施三代核電自主化戰略,包括AP1000國產化設計與制造、“華龍一號”“國和一號”等三代核電技術自主研發。
2023年5月,“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6號機組正式通過竣工驗收。隨著中廣核防城港核電站“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建成,國內投產“華龍一號”機組共計4臺。另外,據央視新聞報道,漳州核電站、陸豐核電站、昌江核電站等多個核電廠址均有“華龍一號”堆型在建。“華龍一號”相關設備國產化率已超90%,帶動上下游產業鏈5300多家企業的發展。
我國三代核電機組運行情況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華龍一號”已成功出口海外市場。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站2號、3號機組(以下簡稱“K-2/K-3機組”)是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的首個海外工程,在2022年4月兩臺機組順利投入商運,對推動實現全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共同應對全球氣候危機具有重要意義。
“國和一號”則是國家電投集團在引進消化吸收世界三代核電先進技術的基礎上,依托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創新研發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品牌。目前,位于山東榮成的“國和一號”示范工程正在穩步建設中。官方資料顯示,至2023年底,“國和一號”已實現整機100%國產化能力,以構建現代產業鏈帶動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跨越升級。
此外,山東海陽核電站二期、浙江三門核電站二期、廣東廉江核電站一期,6臺CAP1000機組正在建設中。2007年,中美正式簽訂AP1000三代核電技術轉讓和相關設備采購合同,此后,在AP1000技術引進和自主化依托項目建設的基礎上,中國進行國產化AP1000自主設計,目前已實現AP1000技術的消化、吸收,形成CAP1000技術。
盡管目前未有CAP1000核電機組投運,但其國產化可靠性已經實踐檢驗。主泵變頻器是三代非能動壓水堆核電廠AP1000的關鍵單點失效電氣設備,為主泵提供頻率電壓變換和限制主泵啟動電流等功能,是主泵供電的唯一電源。2023年10月,國產主泵變頻器首次應用到海陽核電2號機組,該變頻器由山東核電聯合國內設計院和制造廠家設計研發,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有效解決了主泵變頻器可靠性不足的難題,實現了控制器在線維護及回切功能,各項指標完全滿足現場安全運行需求。
目前,已建成的三代核電機組運行情況良好。以防城港核電站3號機組為例,從裝料到商運零非計劃停機停堆,首循能力因子達98.36%,創國內三代堆最優紀錄。因地制宜、順應能源發展趨勢的創新之舉不斷:2019年冬天,海陽核電成功實現抽汽供熱,開創了國內核能商業供熱的先河;在建的廉江核電站項目在我國核能領域首次開發使用超大型冷卻塔,在國內首次采用海水二次循環冷卻技術,避免了從海洋大量補水,相比直流循環冷卻,安全性和環境相容性得到有效提升……
截至發稿,中國裝料運行核電機組共56臺,總裝機容量為5821.83萬千瓦,運行機組裝機數量及容量均列世界第三位。
南網報記者 劉文慧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企業自行提供,真實性未證實,僅供參考。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
[ 市場動態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