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環節是電網數字化轉型抓手 需解決新舊系統融合等問題
發布日期:2020-12-10 瀏覽次數:
3607
:“能源企業將數字化技術應用于能源生產、傳輸和消費各環節中,以構筑更加高效、清潔、經濟、安全的現代能源體系,實現轉型升級,重塑能源發展態勢。”11月29日,在“數字化轉型:加速邁向智慧能源新時代”主題論壇上,國網能源院副總經理柴高峰表示,當前,數字革命與能源革命相融并進,電網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意味著技術創新應用,還包括文化理念、管理模式、業務模式、商業模式、治理形態的深刻變革。
需解決新舊系統融合等問題
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呂本富表示:“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首先要保證運營生產,然后才能在技術平臺上進行創新,數字化轉型主要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原有的技術平臺可能有些老舊,無法適應金融科技時代的業務創新;二是很多新技術難以和原有系統進行匹配,新舊系統融合是平臺創新的一個難點。”
呂本富認為,企業發展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提高核心競爭力,另一個是建立自己的生態。過去,企業管理的大多數信息都是內部流程;如今,外部流程也要管起來,內部流程和外部流程形成一個匯聚,中間有一個混合云平臺。
國網能源院副總經理、國網能源互聯網經濟研究院院長王耀華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能源企業數字化發展,一定要發揮市場機制,技術+市場相結合,能源各環節、各要素要互聯互通,人與物之間要協同交流,才能形成良性循環,相互促進。
與會專家也表示,數字化轉型,就是由信息化向網絡化、智能化轉變的過程,最終實現智慧化。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之間沒有明確嚴格的分界或標志,都是數字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三者有遞進關系,但又并行同時存在,相互支撐促進,螺旋上升發展。通俗來說,信息化是網絡化和智能化的基礎,智能化是數字化發展的高級階段。
加快形成數字化頂層設計方案
要提高電網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首先要實現對電網中大數據的實時監測、收集與應用,而要應對電力需求的快速增長、互聯設備數量的激增及可再生和分布式能源的比重增加,電力企業需對現有運營模式進行調整。
“數據是對客觀事件進行記錄并可以鑒別的符號,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所得到的信息,可以對實體行為產生重要影響。”國網能源院管理咨詢研究所夏利宇認為,數據與傳統業態深度融合,顛覆傳統生產方式,催生出新的經濟形態,以數據驅動為主線的數字化轉型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夏利宇進一步介紹:“目前,國內企業數據體系建設還不完善,數據發展頂層設計不足,尚未形成數據發展合力。同時,缺乏企業級視角和全局性統籌,跨專業、跨層級工作界面有待進一步優化,企業級統籌亟待加強。”
彭博新能源財經數字化團隊分析師高曦彤也表示,能源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將其定位為企業級戰略,全局謀劃發展。轉型過程中,需要貫徹好三個原則,即戰略與執行并重、技術與業務協同、自主與合作并重,這樣才能培育新動能、推進新治理、打造新生態。
高曦彤指出,能源企業需從三個方面進行探索:一是通過機制優化激發轉型活力,依據數字化轉型發展需求,調整優化組織機構,優化業務管控模式,推進業務流程優化和再造,銜接傳統管理模式下的業務斷點,促進源端業務協同和數據共享;二是通過文化培育創造轉型氛圍,開展數字化宣貫培訓,拓展數字化創新思維,養成數字化習慣,培育從公司決策層、管理層到執行層的數字創新文化;三是通過人才培養打造轉型支撐,培養適應數字化轉型的戰略管理、業務和技術等人才隊伍,提高全員數字化思維、素質和能力,激發基層活力。
配電網數字化轉型打先鋒
近年來,數字化轉型升級一直是國網發展的重點和戰略,如國網能源院在進行理論、方法模型的研究時,各地方電網公司也在加快實踐,尤其是加快配電網數字化、智能化建設。
據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調控中心處長耿少博介紹:“到今年底,雄安新區將初步建成概念型數字化主動配電網,2022年底基本建成示范性數字化主動配電網,2030年底全面建成規模化數字化主動配電網,電網資源配置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和智能互動能力將達國際領先水平。屆時,雄安新區電網將更加堅強可靠,供電質量更高,用戶用電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此外,國網江蘇電力也大力開展能源互聯網在配網側的探索實踐,創新建設蘇州主動配電網示范工程;蘇州供電公司在環金雞湖、2.5產業園和蘇虹路3個區域開展了高可靠性配電網應用示范工程等5個子項目示范建設;中新天津生態城內的(惠風溪)智慧能源小鎮通過建設主動配電網、配備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等項目,現能源與城市的深度融合……實踐證明,配電網面向用戶,數字化升級后可便捷接入各類電源、負荷和儲能裝置,滿足電動汽車、綜合能源服務等多樣性的用能需求。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企業自行提供,真實性未證實,僅供參考。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
[ 市場動態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