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科研院所改制的“南京樣板” 院士牽頭創新為大電網運行保駕護航
發布日期:2018-09-07 瀏覽次數:
3643
教授博士“下海”在當前不是新鮮事,而34年前知識分子打破“鐵飯碗”可得鼓足勇氣。1984年,南瑞集團的幾十位科研人員放開手腳試了一把。沒想到這一試,成了我國首批科研體制改革的10家試點樣板單位之一。改革創新的步子越邁越大,曾經的“小舢板”成長為資產680億元的“大航母”。
5塊錢獎勵,激起創業“大水花”
南瑞集團由1973年成立的南京自動化研究所和1974年成立的武漢高壓研究所發展而來。像其他很多科研院所一樣,在南瑞的實驗室里鎖著很多科研成果。如何跨過科研成果和產業之間的深深鴻溝?1984年,南瑞解放思想,在全國率先啟動科研體制改革。
南瑞新聞發言人施沖回憶:“為了激勵大家開拓市場,當時試行的方法類似項目承包,你去找市場、拉項目,單位就給獎勵。我記得獎勵是一個月5塊錢,那時候感覺是很大一筆,我們工資當時一個月才80多塊。效果太明顯了,
眼看著一個個課題走出實驗室,變成了項目,銷售翻著跟頭上揚。”
甜頭還在后面。科研成果拿到市場上歷練,就像一場檢驗,研發人員可以第一時間發現研發短板,及時修正,為下一輪研發贏得經驗。
1992年到2008年,南瑞探索實行“一所兩制”運行模式,進入了高新技術產業轉化的深化改革新階段。南瑞在國家科研體制改革首批試點單位中運行績效位列第一,一批重要成果獲得了首臺首套的應用機會,由此奠定了在我國高壓繼電保護、電力自動化領域的市場領先地位。
院士牽頭創新,為大電網運行保駕護航
今年,總投資2.8億元的國家電網公司系統保護實驗室在南瑞投入運行。這是全球最大規模系統實時仿真平臺,目的是驗證系統保護的精準可靠性,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實驗室主任薛峰介紹,實驗設備一頭連接著電網,一邊接收實時電網數據,一邊模擬各種電網故障,而切斷、隔離這些故障,耗時不足200毫秒。
實驗室負責人許劍冰對全新的工作環境非常滿意,“過去在電網上做實驗小心翼翼,生怕對電網造成破壞。現在再也不用擔心了。未來的電網規劃是否合理、過去的電網是否有漏洞,在這個實驗室都可以‘任性’測試。”
記者了解到,大電網系統保護實驗室傳承的是南瑞薛禹勝院士的研究。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薛禹勝院士創造性地提出電力系統暫態穩定分析全新計算方法EEAC,開創了時變非線性系統運動穩定性的量化研究。
基于薛院士的理論基礎,南瑞電網安全穩定控制技術團隊不斷創新,交出了一批批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2011年全國首套“大型集群風電有功智能控制系統”在甘肅電網投運,多項成果填補國內空白,成為大容量新能源發電并網控制技術發展的里程碑;2015年國家863項目“甘肅風光集群控制系統”示范工程研發成功,實現了我國規模化風光電集群控制領域從“技術跟隨”到“技術引領”的重要轉變;2017年世界首次特高壓直流閉鎖沖擊試驗成功,全面驗證了世界首個大電網頻率緊急協調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和措施的有效性。
薛峰說:“南瑞的大電網安全穩定技術在國際同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其中安全穩定量化分析技術為中國獨有,并成功輸出到歐美發達國家,是中國電力科技技術輸出并成功應用的首例。”
巴西子公司七成員工是老外,“本土化”戰略布局海外
在南瑞的宣傳片上,地球上點亮了上百個國家的國旗,這是南瑞海外拓展的印記。南瑞國際部副主任倪峰說,得益于改革開放和國家“一帶一路”政策,南瑞從“借船出海”起步,目前已經在進行“海外本土化”運營。
上個世紀90年代,南瑞的產品“出口”是搭乘著別人的總包項目。2000年初,眼看華為等大企業相繼走出國門,渴望出國闖蕩的南瑞虛心當起了學徒,四處學習經驗。
沒想到,走出國門遇到的第一個困難不是市場,竟然是標準。“標準掌握在老外手上,處處受制于人。比如我們進入俄羅斯當時非常困難,因為標準的問題,我們花了五六年時間去一一完成產品的國際認證等事項。”倪峰說。嚴峻的國際形勢,激發了南瑞攻克國際標準的決心。目前南瑞已牽頭制定29個國際標準,將一批中國貨順暢地送到了海外。
出口只是海外布局的第一步,新的困難又出現了。倪峰透露,折算成本,公司發現把海外訂單拿回國生產,成本太高,而且訂單忙不過來,于是決定推行海外本土化戰略,在當地雇人、裝配。目前,南瑞巴西子公司甚至70%的員工是外籍。
“海外本土化戰略不僅減少了我們的成本,更增加了當地人對我們的親近感。我們為當地人提供工作機會,當地公司也更愿意給我們競標機會。”倪峰說。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南瑞集團在巴西、印尼、泰國、美國、英國、印度、中國香港等16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11家海外子公司及7家海外辦事處。“十二五”期間,南瑞累計實現海外合同額123.9億元,復合增長率達57.88%,今年預計海外業務將突破50億元人民幣。
特別提示:本信息由相關企業自行提供,真實性未證實,僅供參考。請謹慎采用,風險自負。
[ 市場動態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