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們非晶態合金產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和其他新興產業一樣,在快速發展同時,面臨許多新機遇,同時也遇到眾多諸如知識產權保護、工藝提升等棘手問題。實踐證明,產學研合作是一個產業持續發展最為有效途徑之一。
近期,《科學導報》一篇題為《美日德產學研合作模式與啟示》文章,通過選編,希望能給予非晶態合金產學研合作提供學習和借鑒。——非晶中國
美國、日本、德國均是當今世界科技發達國家,美國國民生產總值長期居世界第一位,日本、德國分別居第三、第四位。美、日、德3國 產學研合作指由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共同的研發團隊,形成各方共同投入(經費、儀器、設備)、優勢互補、共同研發、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技術創新合作。
美國產學研合作的主要模式
美國是世界上開展產學研合作實踐較早的國家。美國產學研合作的實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科技工業園區模式、合作研究中心模式、科研承包與合作培養人才模式。
科技工業園區模式
科技工業園區模式是以研究型大學為核心,以大學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基礎,聯合企業和科研機構在學校周圍創辦科技企業、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逐漸發展成的科技工業園區。最成功的范例是20世紀50年代以斯坦福大學為中心創辦的科技工業園——硅谷。經過60多年的發展壯大,今日的硅谷已經成為美國西海岸上一顆耀眼的、舉世矚目的科技明珠。
合作研究中心模式
合作研究中心模式是由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聯合建立的研究中心。中心一般建在有條件的大學或科研院所,由三方專業技術人員共同組成研發團隊,由企業提供資金,大學和科研院所提供實驗設備和研究資料。企業對研究成果有優先使用權,由此申請專利形成的知識產權歸三方共有,專利許可和轉讓收益由三方共享。合作研究中心還幫助大學和科研院所將自己的科研成果盡快實現轉化開發,為企業的產業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科研承包與合作培養人才模式
科研承包與合作培養人才模式是以企業需求為主,企業將成果轉化和技術研發項目承包給與之合作的大學和科研機構的方式。企業不派人參加,只提供研發資金,由大學和研究機構完成項目研發,研發成果歸企業所有,由企業研發新產品,進行市場轉化。但成果的專利權則歸大學和科研機構所有。在大學和科研機構承擔企業承包給的技術研發項目的基礎上,企業為大學和科研機構的教師、學生提供實踐、實習基地,并承擔人才培養的一定責任,成立專門機構管理人才的培養過程。這種合作方式內容廣泛,能使合作各方優勢互補,也便于實際運作。
日本產學研合作的主要模式
日本政府將20世紀50年代確定的“技術立國”戰略修改為“技術創新立國”新戰略,借鑒美國的做法和經驗,實行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創新成為其重要舉措。經過20多年的實踐,已基本形成了具有日本特點的產學研合作模式。
委托研究模式
委托研究模式指企業將自己的研究開發項目全部委托給與企業合作的大學和科研機構,企業不派人員參加,只提供研發資金,由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組成研發團隊,利用大學或科研機構的實驗場所和儀器設備、研究資料等完成項目研發的方式。項目內容一般是企業發展急需的技術,研發成果首先用于企業的新產品開發,成果形成的專利權歸合作方共有,專利許可或轉讓獲得的收益由三方共享。
共同研究模式
共同研究模式是由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專業技術人員共同組成研究團隊,以企業的發展需求確定共同研究的課題,或者將符合企業要求的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科技成果進行轉化和開發的模式。這種模式又分為普通型、分擔型兩種類別:普通型指研發團隊集中在大學或研究院所共同完成研發任務;分擔型指合作各方研發人員分別在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利用各自的研究設備完成分擔的項目研發任務,最后集中匯總。共同研究的費用主要由企業承擔,參加研發團隊的人員費用由合作方各自負擔,研發成果由合作方共同享有。
科學城和高新技術園模式
科學城和高新技術園模式指日本學習、效仿美國硅谷的做法和經驗,不惜投入巨資在全國興建筑波大學科學城、關西科學城、橫濱高新技術園、九州高新技術園等產學研合作基地。其中以筑波大學為中心的科學城,占地約2700 hm2,聚集了日本49家國家試驗研究機構和著名大學、250家民間研究團體,全日本約1/4的研究人員在這里工作。
德國產學研合作的主要模式
德國的基礎研究一直居世界領先水平,應用研究碩果累累,研發實力雄厚。德國強化在政府主導下的產學研合作,注重發揮企業在合作中的主體作用,將政府過去單向支持大學和科研機構的政策,調整為重點支持產學研合作開展技術創新的政策。
以企業為核心的研發項目合作模式
這是由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的客觀條件確定技術研發項目,與大學、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研發的方式。研發團隊由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利用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實驗設備、研究資料,共同對項目進行研究,對成果進行商業化開發,并將新產品推向市場。合作研發的經費由企業提供,研發成果所獲收益由合作各方共享。
聯合體型的合作模式
這是在政府的支持下由數十個研究所為主體,一些知名企業參與構成的聯合體型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如弗朗霍夫協會就是由設在各個大學的60個研究所為主體、眾多知名企業參與的大型科技研發聯合組織,是集科技成果轉化、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科技信息服務于一體的產學研合作中心,主要為中小企業提供科技咨詢、產品質量和安全評估、新技術的引進與轉讓服務等。與弗朗霍夫協會類似的聯合體還有赫爾姆霍茨協會、萊布尼茨學會、馬普學會等。
技術轉移中心模式
這是由政府建立的主要為企業(特別是廣大中小企業)提供技術信息和技術合作服務的機構。德國技術轉移中心設在首都柏林,16個分中心設在各州政府所在地。中心的職責是將全國所有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各類科技成果信息與企業的需求信息全部納入中心的技術信息網絡,形成網上技術交易平臺,使廣大企業通過交易平臺,尋找自己需要的技術成果與合作伙伴,由此與成果提供者的大學或科研機構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共同完成成果的轉化和商業開發。并以此為基礎,使企業與大學、科研機構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與技術轉移中心功能類似的機構還有半官方性質的史太白技術轉讓中心等。
另外,德國還有一些由大學或者企業與金融機構合作創辦的小型科技園,也是產學研合作的一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