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經信委近日發布《2017年全省工業經濟運行實施意見》。
《意見》指出,2017年山西省將積極推進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供給側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帶動電力需求側改革,加大“電能替代”,促進電力消納。發揮蒙西-晉北-天津南1000千伏、晉北-江蘇±800千伏、榆社-晉中-濰坊1000千伏特高壓通道作用和1000千伏長南荊特高壓交流、陽城送江蘇等現有通道輸電能力,加強與京津冀、山東、湖北和江蘇等受電省市的協調溝通,擴大外送電量。鼓勵企業抓住能源原材料市場回暖機遇,復工復產、穩產增產,促進企業開工率逐步回升,夯實工業增長基礎。
“兩交一直”外送電通道建成,大用戶直供電規模范圍進一步擴大等瓶頸因素的突破,將為山西省工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煤焦冶電等傳統產業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回穩態勢趨于穩固;裝備、食品和醫藥等新興產業市場空間巨大,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
繼續推進電力直接交易,力爭2017年電力直接交易規模達到500億千瓦時以上。對用電成本較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的大數據、電解鋁、電石、鐵合金、離子膜燒堿等高載能行業,允許全電量參與直接交易,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積極推進中鼎物流園建設,圍繞大運輸、大物流,發揮綜合運輸優勢,實現運輸方式和路徑優化,盤活運力資源,不斷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加強煤電運先行指標關聯分析,結合市場運行動態和重點企業監測快報,強化月度運行趨勢預測;開展季度工業企業景氣調查,組織年度預期目標調查預測,健全完善反映山西省工業運行規律,月度、季度、年度相結合的預測預警體系。
山西省2017年全省工業經濟運行實施意見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鞏固工業經濟低位企穩成果,提升質量效益的重要一年。為有效發揮經濟運行工作對促改革、調結構、增動能的服務推動作用,促進全省工業經濟平穩運行、提質增效,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預期目標
目前我省工業經濟呈現出低位回升的運行趨勢,但穩步回升的基礎尚不牢固。從經濟形勢分析判斷,在積極因素不斷累積增加的同時,工業經濟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全球看,世界經濟復蘇仍不穩定,調整分化態勢明顯,發達經濟體受英國脫歐、美元升值等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影響,增長乏力,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呈現增長勢頭,帶動全球經濟增長小幅加快。國內看,全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向好,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新的經濟結構正在形成,新動力的成長勢頭正在加快,但區域、行業分化加劇,資源型省份仍面臨較大困難。國家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實施更加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 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穩增長促改革政策效應將為我省工業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發展環境。
我省來看,堅持“一個指引、兩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以促改革、調結構、增動能為工作重點,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五大重點任務,特別是省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實施“六大工程”,大力推進創新驅動、開放帶動、大數據支撐、城鄉一體化、人才強省等重大戰略舉措,為我省工業經濟重塑比較優勢和提升競爭優勢增添新的動力。“兩交一直”外送電通道建成,大用戶直供電規模范圍進一步擴大等瓶頸因素的突破,將為我省工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煤焦冶電等傳統產業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回穩態勢趨于穩固;裝備、食品和醫藥等新興產業市場空間巨大,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
但從困難和挑戰看,面臨“三個尚未根本性改善”。市場供求關系尚未發生根本性改善。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供給層面來看,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快速發展,新動力加快成長,但需求層面,除消費保持穩中有增外,固定資產投資明顯回落,出口增速持續下降,整體市場需求仍然疲軟。特別是能源原材料需求進入峰值區,供需總體呈現雙下降態勢,供大于求的市場矛盾仍將是制約經濟運行的突出問題。今年以來能源原材料產品市場出現反彈回升,主要是去產能政策預期及環保約束等一些耦合因素影響,價格持續高位運行缺乏有效支撐,階段性、季節性的價格回升,并不表明也沒有改變市場整體供求關系。以能源原材料為主的省份在全國經濟區域、行業分化中仍將處于十分困難的境地。經濟結構和增長動能轉換尚未發生根本性改善。我省工業正處于發展動力深度調整,經濟結構全面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經濟總量尤其是結構性問題突出,創新能力不強,新舊動能轉換緩慢,工業經濟中市場需求不足與供給能力不優,傳統產業產能過剩與新興產業發展不足等矛盾并存的局面將存在一個較長時期,影響我省工業經濟發展。制約當前經濟運行的突出問題尚未發生根本性改善。我省工業經濟持續低位運行,除受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及經濟結構不合理的影響外,工業投資持續下降、融資難融資貴及企業生產經營總體困難等制約當前經濟運行的問題仍未得到有效改善,我省工業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較多,增長基礎尚不穩固。
總體來看,當前我省工業經濟運行正處于由低位回升向穩步向好變化的重要關口,既面臨難得的政策機遇和市場機遇,又面臨深層次結構性矛盾與當前的困難問題相互疊加,上升動能與下行壓力相互交織等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和諸多困難問題的挑戰,需要審時度勢,真抓實干,創新作為,積極應對。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落實全省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及全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的安排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統籌促改革、調結構、增動能,以提升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工業平穩健康運行為主線,加強監測分析調度,增強生產要素保障,提升協調服務水平,推動企業提質增效,強化應急安全管理,促進全省工業經濟由低位回升向穩步向好發展,確保完成全年工業增長目標。
(二)預期目標
2017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左右。
二、重點工作
(一)促進工業穩步增長
1. 加快修復傳統產業增長動能。實施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工程,持續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淘汰低端、提升中端、發展高端,發揮促進工業經濟穩定增長的主力軍作用。煤炭行業,深入推進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有序推進煤炭去產能工作,要按照國家的調控政策,科學把握釋放產能的力度和節奏,引導供需雙方簽訂中長期合同,努力保持煤炭供求關系基本穩定。冶金行業,認真貫徹落實我省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實施方案,促進鋼鐵行業健康發展。積極推進呂梁和運城兩大鋁產業基地建設,大力發展鋁材深加工,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焦化行業,嚴格控制焦炭總產能,優化調整產品結構,發展化工焦、培育潔凈焦、鞏固鑄造焦,進一步提高產能利用率。積極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企業競爭力。電力行業,積極推進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供給側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帶動電力需求側改革,加大“電能替代”,促進電力消納。發揮蒙西-晉北-天津南1000千伏、晉北-江蘇±800千伏、榆社-晉中-濰坊1000千伏特高壓通道作用和1000千伏長南荊特高壓交流、陽城送江蘇等現有通道輸電能力,加強與京津冀、山東、湖北和江蘇等受電省市的協調溝通,擴大外送電量。鼓勵企業抓住能源原材料市場回暖機遇,復工復產、穩產增產,促進企業開工率逐步回升,夯實工業增長基礎。
2. 積極培育工業增長新動能。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工程,千方百計搶占制高點,構建具有鮮明省情特點的支撐多元、布局合理、鏈條高端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進落實《中國制造2025山西行動綱要》,推動全省制造業強筋健骨、提質增效。積極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現代煤化工、信息產業、現代醫藥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加快培育增長新動力。推動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實現消費品工業創新、高效、協調、持續發展。支持軍民結合產業示范園區建設,實現軍工經濟與地方經濟融合發展。有效利用晉商回歸及其他主題的經濟合作交流活動,強化重大項目、產業鏈項目及資源要素合作,壯大主導產業,彌補產業短板。
3. 促進增長點項目投產達效。按照省、市分層分類推進機制,重點推動陽煤太化新材料園區、太原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水塔醋業灌裝生產線項目、蘭花集團年產20萬噸己內酰胺等35個2017年預期投產且預增產值億元以上增長點項目建設,根據項目建設序時進度,加強跟蹤指導服務,促進建設項目早完工、完工項目早投產、投產項目早達效,盡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發揮增量對穩增長的拉動作用。
4. 培育壯大中小企業。加快小微企業服務站、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眾創空間建設,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力爭新創辦小型微型企業3萬戶以上;加大小微企業規下轉規上培育力度,全年新增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0戶以上。
5. 支持企業拓展市場。統籌省內、國內和國際三個市場,多渠道促進企業開拓市場空間。堅持市場主體,政府引導,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制定發布《山西省重點工業產品推薦目錄(2017年本)》,引導省重點工程項目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省內產品或服務,組織光伏、LED、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鋼焦等產品上下游供需對接,促進晉品晉材晉用。引導企業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營銷模式,鞏固和拓展國內市場。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推動優勢產業和品牌產品“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力爭全省工業產品產銷率達到96%。
(二)提升運行質量效益
6. 有效降低實體經濟成本。認真貫徹落實我省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工作方案,清理規范涉企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為企業創造良好營商環境。繼續推進電力直接交易,力爭2017年電力直接交易規模達到500億千瓦時以上。對用電成本較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的大數據、電解鋁、電石、鐵合金、離子膜燒堿等高載能行業,允許全電量參與直接交易,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積極推進中鼎物流園建設,圍繞大運輸、大物流,發揮綜合運輸優勢,實現運輸方式和路徑優化,盤活運力資源,不斷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7. 引導企業內部挖潛增效。研究制定我省關于鼓勵企業創新管理提質增效的指導意見,引導企業加強管理、內部挖潛、降本增效,創新生產經營模式,提升發展質量,增強企業競爭力。堅持企業主導、政府引導,篩選部分具有行業代表性、內部管理精細化、降本增效成果明顯的企業,樹立活典型、硬標桿,推廣成功經驗和好的做法。大力推進兩化融合,促進工業組織模式、設計模式、生產制造模式、營銷模式、服務保障模式創新,實現發展質量和效益的不斷提升。
8. 創優服務企業發展環境。以服務企業常態化為抓手,認真總結萬名干部入企服務活動的經驗,從梳理企業反映的問題中尋找改革和幫扶著力點,對入企服務中承諾的事項,一季度限期辦結。建立服務企業常態化工作機制,用好省市縣現有政務服務窗口和平臺,及時推送、宣傳政策措施,隨時受理和解決企業反映的問題。為有效解決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從有關部門抽調人員,省市縣三級經信委分別成立服務企業辦公室,上下聯動,分級負責,將服務企業工作納入目標責任考核。
(三)增強運行要素保障
9. 優化電力運行調控。深化煤電聯營,對煤礦和電廠屬同一主體的煤電一體化企業,其煤礦和洗煤廠的用電,允許納入配套電廠廠用電范圍。密切關注電力市場運行動態及供需變化,及時協調解決重點區域、關鍵時段的電力供應緊張問題,增強電力服務工業穩增長的保障作用。
10. 推進智慧物流體系建設。同步推進中鼎、晉北(大同)、晉南(運城)物流園建設,建立我省物流大數據監管監測中心,打造以鐵路為主導,集公路、水路、航空、城鄉配送等為一體的多式聯運格局和全產業鏈物流服務鏈條;優化鐵路運輸組織,做好路地資源對接,增強鐵路運輸保障;積極推進山西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工作,力爭年底完成“單一窗口”(一期)項目;推進太原鐵路口岸建設與口岸開放申報工作,加快推動大同航空口岸正式開放和運城航空口岸臨時開放。
11. 加強金融協調服務。認真貫徹落實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政策措施,篩選符合產業政策且資金緊張的優勢企業和項目,引導金融機構向符合要求的企業給予信貸支持。支持暫時經營困難,發展前景較好企業市場化債轉股,促進實體經濟企業去杠桿。繼續支持企業發行公司債、短期票據、中期票據,加大股權融資力度,多措并舉拓展融資渠道,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突出問題。
(四)優化運行監測調控
12. 加強運行監測調度。以上下聯動,數據共享、信息互通為目標,以統計部門數據為基礎,地市、企業監測調度信息數據為支撐,以工業經濟運行管理辦法為制度保障,進一步拓展工作視野,增強監測調度平臺支撐。在300戶重點監測企業基礎上,動態調整企業名單,充實調度內容,進一步加強重點企業的監測,進一步加強產運銷效價存等主要指標的監測,進一步加強煤電油氣運生產要素的監測,進一步加強運行動態活情況的監測,健全完善運行監測體系,增強運行監測調度的全面性和時效性。
13. 強化目標責任管理。堅持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強化責任意識,層層分解落實目標任務;嚴格過程管理,對目標進度實施月通報,滾動分解任務;加強督查考評,圍繞年度目標對各項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根據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及日常工作實施綜合考評,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完成。
14. 完善運行預測預警。加強煤電運先行指標關聯分析,結合市場運行動態和重點企業監測快報,強化月度運行趨勢預測;開展季度工業企業景氣調查,組織年度預期目標調查預測,健全完善反映我省工業運行規律,月度、季度、年度相結合的預測預警體系。
15. 加強形勢分析研判。準確把握國內外宏觀形勢和國內宏觀經濟政策變化,依托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及地市運行分析座談會平臺,密切關注運行中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的問題,密切關注新興產業及高技術產業運行動態,密切關注停產半停產、生產經營困難企業的運行動態,加強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要要素、重點地區、重點產品、重要指標的研究分析,準確研判經濟形勢,增強宏觀調節能力。
16. 做好政策研究儲備。密切關注跟蹤和研究國家、省出臺的重大政策,對我省工業經濟運行中的難點、熱點、關鍵、共性問題及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原因,把握趨勢,加強政策研究和政策儲備,為工業穩增長提供服務支撐。
(五)加強安全應急管理
17. 提高應急處突水平。加強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完善相關應急預案,做好應急演練。認真貫徹落實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開展建立重點應急企業聯系點等工作,推動全省應急產業健康發展。健全全省醫藥儲備體系,調整優化醫藥儲備結構,推動建全市級醫藥儲備。
18. 認真履行安全生產職責。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工作原則和要求,認真履行電力、通信業和鐵路無人道口安全監管職責,積極落實年度安全目標責任,確保完成全年安全生產責任制目標任務。發揮職能優勢和系統優勢,加強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安全生產指導,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是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經濟運行工作是經信委作為經濟綜合管理部門的重要工作職責,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促進工業穩定增長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預研預判,大力踐行“兩學一做”要求,切實加強運行組織和指導,精心安排部署,認真貫徹落實。
二是細化措施狠抓落實。省國防工辦、省中小企業局要圍繞年度目標任務及本領域的重點工作,細化工作推進方案,主動加強協調服務,形成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扎實推進各項工作任務。各市經信委要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制定本地工業經濟運行實施意見,并組織推動落實。
三是強化督導落實責任。各級各部門密切跟蹤各項工作任務推進情況,加強督促、協調、調度,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按季報送各項工作任務進展及目標完成情況,半年和年度進行總結。
附件:1. 2017年各市工業增加值目標任務分解表
2. 2017年重點推進投產達效增長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