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經濟危機已爆發五年,世界經濟依然在很弱的復蘇階段,在國際經濟深度調整情況下,如何找尋復蘇的動力,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未來經濟增速將如何變化?調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難點在哪?將重點推進哪些改革?
9月11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在2013年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一)多種因素支撐中國長期中高速增長
張曉強說,中國經濟正處于轉型期,從過去數量、速度型的擴張,轉向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我們提出加快發展方式的轉變,提出在經濟結構戰略調整上下工夫。
經過30年快速發展,中國經濟總量大了,由此也帶來一些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發展不均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大,這一系列問題要求我們把更大力量放在結構調整、優化、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發展質量上,同時,也為改革留出更寬松空間。中國經濟在今后一個時期,從高速增長轉到中高速增長期,符合中國新階段國情和經濟規律,也體現我們今后發展更加強調重質量、惠民生和增長的可持續性。
張曉強說,有人擔心中國經濟硬著陸,連中高速也維持不了。對此,我們將保持基本政策不動,采取有針對性調控措施,深化改革,釋放改革紅利,在7、8月份,經濟企穩、向好態勢已經出現,從中國今后發展來看,保持中高速增長條件是完全具備的,原因是我們現在整體經濟基礎、科技水平、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企業核心競爭力在不斷提升,我們積極轉方式,重視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隨著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縮小城鄉區域差距,內需潛力會不斷釋放出來,支撐中國長期中高速增長。
(二)將推進多領域改革為發展創造活力
張曉強說,中國在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能不能實現有效轉變發展方式,關鍵是改革。
經濟體制改革,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進一步通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最大限度減少和取消一些項目的核準審批和對于工商經營許可資質認證等,更好激發企業、市場主體的活力。現在我們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多種所有制一起發展,今后,國企要按現代企業制度的方向深化改革、提高競爭力,同時,進一步調動多種所有制的積極性,要創造更好條件,讓民營投資積極性更好發揮出來。
下一步,我們的改革內容非常豐富。資源性產品價格的改革遠遠沒有到位,如成品油、電力、天然氣價格,通過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發揮價格機制對促進節約資源、科技創新的作用。在金融、財稅領域,今后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進利率市場化,推進資本項下的可兌換。財稅體系方面,要完善與中央、地方事權、財權相匹配的財稅體制。通過多領域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為發展創造更強活力。
(三)調結構面臨大量挑戰性工作
張曉強說,調結構面臨大量挑戰性工作。調結構的難點,從產業結構來說有三個方面。近年來我國農業雖然取得很大成績,但是農業基礎依然薄弱。今后我們建設小康社會,不僅要使城鎮富裕,還要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同時,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服務業增加就業容納量很大,尤其現代服務業,包括金融、物流等,對經濟增長有強勁作用,對一、二產業發展都有重要作用。
第二產業本身,我們感覺規模非常大,中國制造業、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都是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強,很多企業缺乏核心技術,核心競爭力不強。這就需要今后在更加開放、更加激烈的國際合作與競爭中,加快可持續發展,實現制造業優化升級。(信息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