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越南缺電嚴重的矛盾加劇,并更加依賴對中國、老撾以及馬來西亞等國的電力進口。而在2019年12月,越南在針對解決該國國內電力問題時還稱提出:將加大從中國進口電力進口,預計2020年的進口量將超20億千瓦時(1千瓦時=1度電)。
盡管承諾將向中國加大電力購買,但越南國有企業越南電力集團(EVN)近期卻被曝出已與老撾簽署了5項電力購買協議,將于今明兩年向后者購買電力。也就是說,在提出向中國購買20億度電后,越南卻毫無征兆地將訂單交給老撾。
如果回顧越南電力發展的歷程,不難發現中國資金、技術、人才等對于該國的重要性。本文就將從越南電力發展這一短板入手,解讀越南經濟在能源、貿易、投資等各個領域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
1.填補短板:越南發電面臨重重困難
作為東南亞經濟增長引擎,越南近幾年的經濟表現十分突出。越南統計總局半個月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越南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增長7.02%,超過6.6%至6.8%的設定目標。世界銀行也在越南經濟半年報告中指出,越南中短期經濟前景良好,未來幾年經濟增速將在6.5%左右。
然而,在經濟迅猛增長的背后,越南卻日漸感受到“電力缺口”這個短板帶來的負面影響。據越南產業貿易部數據,該國電力供應缺口2021年恐達到66億千瓦時,2022年將擴大至118億千瓦時,到2023年更將達到150億千瓦時。對此,越南就曾明確指出,如果電力供應出現問題,越南經濟將面臨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首當其沖的顯然是推動經濟高速增長的制造業。據統計,除加工業外,越南包括食品、飲料、紡織、輕化工和耐用消費品等輕工業增長也很迅速,這些行業不僅使工業用電量大幅增加,還使單位電量的貢獻產值指標大為提高——目前越南用電量的年平均增長率將達到6.7%。反過來,一旦電力供應遠遠不能跟上需求,越南經濟的支柱產業也將難以推進。
另外,電力短缺帶來的負面影響還直接反饋到相關的經濟數據上。比如,截至2019年7月20日,越南吸引外資金額為202億美元(約合140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3.4%。外資企業此前曾毫不掩飾地指出,在越南建廠最讓他們擔憂的就是用電的問題。
顯然,越南的電力供給已經成為該國經濟發展的攔路虎,但更加艱難的是,越南并不是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只是在其通過自身努力試圖去解決這一短板之后,仍屢次陷入困境。而從更詳細的角度出發,越南面臨的電力發展難題存在以下這3個部分。
(1)火力發電遇瓶頸
在2015年之前,越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煤炭出口國,年均出口煤炭量約達到2100萬噸;加之由于煤炭價格低廉,越南也開始力推煤炭作為發電燃料,火力發電由此成為越南發電行業的中流砥柱。據越南政府的數據顯示,2015年,越南的燃煤發電量已經從2009年的2吉瓦躍升至15吉瓦。
伴隨著燃煤發電量的增加,加之工業的不斷發展,越南的煤炭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更是在2015年轉變為煤炭凈進口國。數據顯示,越南2015年的煤炭進口量較2014年翻了一番,達到770萬噸,出口量則減少至170萬噸。目前,越南仍在從傳統的煤炭出口國向煤炭進口國轉變,但這也反饋出一個問題:越南靠燃煤發電已經變得越來越艱難。
(2)水力發電靠邊站
此外,在開發水電資源上,越南也是頻繁受挫。實際上,作為越南可以唯一利用起來的河流,湄公河的上游地區(通常被稱為“上湄公河”)占整體流域面積的44%,主要流經中國,一小部分涉及緬甸和老撾;而從水量分布上看,老撾擁有湄公河流量的35%,中國、泰國與柬埔寨均占18%,越南則占11%,緬甸僅占2%。也就是說,越南雖有水力發電的優勢,但這一優勢其實也相對有限。
另一方面,由于技術短板,越南國內電力項目建設進度過于遲緩甚至陷入停滯,這也讓水電潛力久久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加之連年來的干旱天氣導致供水減少,這也增加了越南水力發電方面面臨的威脅。總得來說,水力發電的可行性在越南相對有限。
(3)可再生能源電力上資金短缺
在火力、水力等發電方式陷入瓶頸之后,越南也開始另辟蹊徑——由傳統能源發電轉為可再生能源發電;甚至還出臺措施,對向對綠色生產、善對環境、可再生能源等行業進行投資的企業提供資金。即便如此,按照多家越南企業的說法,盡管比此前有更多的機遇和有利條件,但是可再生能源項目在資金方面仍面臨許多困難,特別是對太陽能等施工時間較快的項目。
據了解,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發展經費雖然已大大降低,但與傳統能源投資相比仍較高,特別是使用先進技術的項目。另一個,可再生能源領域對越南而言是一個新興領域,需要較長的投資回收期,投資成本較高、高風險,因此特別需要關于貸款期限和成本的優惠,但越南政府能給予到的幫助卻相對有限。
也就是說,不管走哪一條路,僅靠越南國內的力量來發展電力,確實有點力不從心。
2.借力中國:三大方面解決電力供應難題
于是,在自身無法解決發電難題的情況下,越南將目光轉向了中國市場。作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中國在發電領域具備極大的優勢。據水利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水電裝機容量達到了3.5億千瓦,年發電量更是接近1.24萬億千瓦時,較1949年初期增長了1027倍,年均增長率也連年穩居世界第一。
從更加直觀的數據來看,當全世界以3.7%的平均增速在“發電”時,中國卻以8.4%的巨大差距領跑全球,全年發電量(包括火電、水電、風能、太陽能等)達到71118億千瓦時,生產了全球超過四分之一的電量;而有聲音指出,如果按照總的發電量來計算,中國平均每2秒產生的電力,就足以滿足一個國人一輩子的電力需求。
眼見中國電力工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越南向中國電力市場靠攏似乎也顯得順理成章。在梳理了這一東南亞經濟體與中國市場的主要電力合作之后,可以發現,越南主要在以下這幾個方面發力。
(1)加大購買中國電力
自21世紀以來,為了應對國內電力嚴重不足,越南就已謀求從中國購買電力,以解燃眉之急。起初的10年,越南向中國購買的電力是通過3套110潛伏的輸電線路——即連接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和越南廣寧省芒街、云南省河口和老街省老街市、云南省文山和河江省,輸電能力總計達230兆瓦,每月的送電量平均近6000萬千瓦時。
通過上述輸電線路從中國購買電力,有效地緩解越南2007年4至7月北部電力供應緊張的問題。
自此之后,中越間的電力貿易更加突飛猛進。據南方電網統計,目前已有3回220千伏線路,向越南北部7省(越南老街、河江、宣光、富壽、安沛、山羅和太原)送電,最大送電能力110萬千瓦;且自第一回110千伏線路投運至今,中越貿易電力累計約367億千瓦時。
此外,目前中越還正按計劃推進500千伏中越聯網項目,爭取為越南南部地區輸送更多的電量。可以看出,通過以多條輸電線路作為媒介,中國正將電力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越南供電困難的地區,這顯然也為早已不堪重負的越南電網緩解了不小的壓力。
(2)吸引中企赴當地建電廠
除了從中國市場購買電力之外,越南近年來還向中國企業放開其電力市場,并通過在項目給予優先等扶持,吸引諸多中企赴越參與大項目合作。目前,中企投資承建的越南發電項目——越南海陽燃煤電廠、永新一期燃煤電廠等代表中國水平的大項目進展順利,越南與中企對接成效顯著。
在這一系列項目之中,被譽為“花園式工廠”的越南平順省永新燃煤電廠一期項目尤為引發市場關注。2018年4月,中國企業投資建設的首個BOT電廠——越南永新電廠一期工程1號機組在越南實現首次并網,這標志著這一BOT項目從建設期正式轉入運營期。
據悉,永新燃煤電廠一期項目由南方電網公司(投資比例為55%)、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40%)、越南煤炭集團(5%)共同出資,總投資額達17.55億美元,建設兩臺60萬千瓦級超臨界火電機組,計劃年發電量達80億千瓦時,最大供電范圍可達到越南北部十二省,投產后將極大地緩解該國中南部地區的“電荒”問題。
永新一期雙機商業運行一年來,機組連續高負荷運行的優勢凸顯,2號機組還實現新機投產后連續運行277天的記錄。永新一期投產一年來發電量達86.86億度,提前17天完成本年度合同約定的可用小時數。平均負荷率、年等效滿負荷發電小時數等重要衡量指標,在越南已投產的同類型機組中遙遙領先。
按照越南方面的說法,電力為該國經濟持續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越中企業加強在電力等能源領域合作,將為越南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動力。”
(3)推進與中國技術人才的交流
不僅吸引中企投資,對于中國技術人員,越南也抱著相當大的期待。此前,越南就曾喊話稱,該國將對采用高科技的環境友好型項目給予優先,歡迎中國企業對越南企業進行技術轉讓。
在這樣一種導向之下,永新燃煤電廠一期項目建設時期,南方電網就曾牽頭組織編撰了首部中、越多語對照的燃煤火電專業技術工具書——《越漢英燃煤電廠技術詞匯》,這不僅填補了中越燃煤火電合作領域中專業技術工具書的空白,同時也成為中越電力人員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為越南的燃煤火電發電建設帶去了巨大的推進作用。
此外,為了確保向越南輸電的安全可靠性,云南電網公司每年還定期與越南電力集團召開聯席會議,尤其是開展電力技術交流、培訓,解決生產、運行等問題,累計為越方培訓58人次。也正是不斷推進與中企的技術與人才交流,越南電力發展才從漫長的蟄伏期向投資高峰期進行轉變。
誠然,不管是中國資源、技術,還是人才,都對越南電力發展起著難以忽視的重要影響。而實際上,中企的到來影響的也絕非是越南這一個國家。比方說,在南方電網的推動之下,瀾湄國家的電力已經實現互聯互通。
根據官方梳理,自2004年110千伏中國河口-越南老街輸電線路投運至今,南方電網已經建成了13回11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并實現與越南、老撾、緬甸電網相連接,同時中越老緬四國間累計電力貿易超過560億千瓦時,緩解了三國北部地區的電力緊缺,也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不難看出,中國市場的資源、技術、人才等發揮的帶動作用已經為越南電力發展增添了不少色彩。而如果從越南整體的經濟發展出發,包括從能源、貿易、投資等各方各面來看,中國市場的輻射作用其實也在越南經濟交出的亮眼成績單中或多或少地得以體現。
3.傍人籬落:越南經濟跟上中國改革騰飛節奏
金十數據此前曾介紹過,對于整個越南經濟而言,其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也愈加依賴中國市場,這一結論其實從進出口數據就得以體現。最新一期數據顯示,2019年11月,中越雙邊進出口總額超過100億美元,其中越南對華出口額達42.34億美元、進口額達66.18億美元。
此外,今年前11個月,中越的進出口貿易總額累計達1057.5億美元,為歷史之最;而截至2019年底,中國仍是越南唯一的“百億美元”貿易伙伴。中越間的經貿數據體現的絕不僅僅是雙方貿易往來愈發密切這么簡單,這背后其實也反映出越南市場依賴中國產品的事實。
早在2014年,越南就曾特別指出,希望能尋找到新的貿易對象,以減少對亞洲最大市場的進出口赤字;在這之后,不管是越南農民還是制造商,均紛紛開始尋找“替代的供應商”。然而,現實的情況卻表明,從筷子、衣服到機械零件,當地商店和市場依然依賴中國產品。
其次,在投資領域,中國資金的到來也為越南經濟發展注入了更加新鮮的活力。不過,在中企投資這一“下一個世界工廠”的過程中,其實也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據新華網援引調研小組的報告指出,日本和韓國一直是越南吸收外商直接投資(FDI)的主要來源——長期以來,來自日本和韓國的投資資金合計占越南FDI總額的40%左右,2017、2018這兩年的數值更是分別達到48%和45%的高位水平。相比之下,中國進入越南投資布局是相對滯后的。
2006年起,中國企業才開始有規模地在越南進行投資布局。從紡織業、機電設備到電子設備等,從單個企業的轉移,到整個產業的轉移,雖然中企進軍越南市場的時間較晚,但方向卻更加明確、執行力更強。數據顯示,2019年前11個月,越南吸引中國內地的FDI資金規模達22.8億美元,低基數下同比增長155.5%,占比進一步提升至7.2%。
與此同時,盡管日韓企業目前對越南市場的投資規模更大,但從越南政府“開放”的這個理念來看,其實也是“源于”其高度重視學習中國開放發展的經驗。
據了解,廣東省是越南唯一一個以國家的名義與中國地方政府簽署合作協議的省份,中國的開放措施對越南的影響力顯然不容小覷;而不管是中國企業還是其他外資企業,他們目前仍認為,堅持對外開放、吸收外商投資依舊是未來越南政府積極融入世界的重要舉措。
不難看出,越南目前已經清楚地意識到學習中國開放對自身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而其當前在經濟上實現的質的飛躍或多或少也是跟上了中國改革騰飛的節奏。就如越南總理所說,中國開放4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值得祝賀,而越南如果不實施改革創新,那“我們將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