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電價補貼是逐年下降的。按照規劃,分布式發電補貼只有兩三年的時間。如果到2015年,用戶側分布式發電實現平價上網后,政府就不再給補貼了。”孟憲淦表示,國家發改委和世界各國預計大型地面電站在發電側實現平價上網的時間在2020年左右,之后也不再享有補貼。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光伏應用規模仍較小,光伏發電規模只有中國發電裝機容量的1%,而德國已達7%。孟憲淦建議,企業應充分利用現有政策,積極投入到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中,“這個時機不會太長,也不會太多。”
民企怎樣抓住:
“將重心從組件生產轉移到光伏工程建設上來”
新機遇來了,光伏企業正轉型謀求生機。
8月22日,招商新能源、國電光伏、國網南瑞、國電蒙電新能源、保利新能源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48研究所,共同成立“光伏綠色生態合作組織”,簽署六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在未來5年建成總裝機容量為5GW的太陽能電站。按合作預期,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分別建成太陽能電站總裝機容量為400MW、600MW和1GW。
“從電站開發者來看,大型地面電站主要是國企的市場。”孟憲淦表示,前幾年政策不明朗,光伏發電上網難,價格機制還未形成,開發風險較大,而國企有較好抗風險能力和資金實力,所以進入到大型地面建站的開發工作。
而分布式電站由于小型、分散、手續繁雜、開發困難較多等問題,孟憲淦認為,民企很熱衷進入這一市場。
作為民營企業代表,強生企業集團董事長沙曉林難掩在分布式光伏項目上的“野心”。“大規模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已水到渠成。”沙曉林表示,國家對光伏原料和組件的產能擴張給予限制,但對光伏發電應用卻給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按國家對光伏發電電價補貼政策測算,光伏發電項目是目前收入穩定、投資回報率較好的項目。
沙曉林透露,強生光電已開始將重心從組件生產轉移到光伏工程建設上來。
據沙曉林介紹,強生光電在工程建設方面已具備豐富經驗。比如,早在2008年就在甘肅酒泉建設了3MW地面電站,在南通如東建設了1.05MW光電建筑一體化項目;同時,與國外企業合作,先后多國建設20多處地面和屋頂電站。
沙曉林表示,2014年將在兩至三個國家級開發區再建建設150-200MW分布式光伏電站。2016年,公司縮減分布式光伏電站年發電量達5億度,年發電收入5億元。
還有哪些困難:
“貸款門檻高、貸款期限不匹配”
不過,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分布式發電項目的融資問題還有待解決。
“政策好比游戲規則,資本是游戲籌碼,沒有籌碼,你只能旁觀。”晶科能源全球品牌總監錢晶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只有資本市場的積極涌入,才能啟動光伏商業模式的創新,光伏市場才會真正爆發,但目前光伏項目融資存在困難。
“銀行業貸款利率普遍較高,同時,貸款門檻也高,光伏企業在申請銀行貸款時,根據要求,除了準備資本金外,還需對貸款額提供額外等額擔保。而且中國只有少數銀行能夠提供10年甚至15年以上長期貸款,一般的商業銀行最長只5年,這與光伏電站的運營期限25年不符。”錢晶表示,商業銀行并不是光伏電站項目融資對象。
錢晶建議,國家應該允許商業銀行對可再生能源項目,比如光伏融資這部分業務適當放寬貸款期限,開設10年甚至15年以上的長期貸款。在光伏融資利率方面,特事特辦,降低貸款利率,特別是對于民營企業的貸款利率,從而降低項目開發的融資成本。
在銀行融資渠道不順暢之時,沙曉林表示,強生光電計劃尋求投資基金、上市企業、央企、大型國企和大型民企等,組建合作合資公司,共同開發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