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變革的大勢中,南方電網正努力朝著智能電網運營商、能源產業價值鏈整合商、能源生態系統服務商轉型,為我國南方五省區提供更高質量的電能。
西電東送是南方電網的生命線,“八交十直”西電東送通道的送電能力達到5000萬千瓦,年送電量超2100億千瓦時,推動了西部清潔能源源源不斷輸送至東部地區。2018年南方區域的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51.5%,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目前,南方電網公司正加快高質量建成“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等多個重點輸電項目,讓更多清潔能源輸送至千家萬戶。同時,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
做好西電東送
保持企業戰略定力
“經過多年建設,我們建成并運營世界上最復雜的交直流互聯大電網。在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要持續加強西電東送通道建設,持續優化南方五省區的電力營商環境,推動數字化轉型,不斷提高千家萬戶對能源發展成果的獲得感。”近日,記者走訪南方電網公司,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孟振平告訴記者,在全球能源變革的大勢中,南方電網正努力朝著智能電網運營商、能源產業價值鏈整合商、能源生態系統服務商轉型,為南方五省區提供更高質量的電能。
在廣州黃埔科學城的LG Display樂金顯示(中國)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在顏色亮麗的廠房里,一排排OLED面板正在生產線上流轉。
“我們的生產設備對電能質量要求極高,只要出現幾秒鐘的停電,就可能造成上億元的損失。”該公司電氣科科長張秀向記者描述了近些年的用電體驗:“公司自2014年投產以來,沒有出現過停電。在廣東辦高端制造業企業,沒有‘用電焦慮’。”
如今,廣州、深圳、佛山等城市的核心區域,客戶年平均停電時間紛紛縮短至5分鐘以內。深圳的福田核心區的供電可靠性,更是比肩世界發達城市。
但是在30年前,廣東地區卻是“電荒”頻發。大多數工廠都經歷過“開三停四”的痛苦,電力供應一時間成為扼制社會經濟發展的命門。改變這一歷史的,正是“西電東送”國家戰略的實施。
1993年,在廣東佛山南海獅子山畔的羅洞變電站,時任站長程志海見證了西電送廣東的第1千瓦時電:“我親手拉下并網閘,來自云貴高原的第1千瓦時西電,就這樣送到廣東。”
1999年,黨中央、國務院啟動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開啟了南方區域西電東送大發展的局面。經過多年努力,南方區域建成了“八交十直”18條西電東送輸電大通道,與周邊電網互聯互通規模也逐步擴大。
如今,“八交十直”西電東送通道的送電能力達到5000萬千瓦,年送電量超過2100億千瓦時,推動了西部清潔能源源源不斷輸送至東部地區。廣東約三分之一的用電量來自西部,其中八成是西部的清潔能源;2018年南方區域的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51.5%,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電力工業也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逐步轉型升級,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電力保障。2018年,南方區域發電量達到1.2萬億千瓦時,是新中國成立前的5200倍以上,接近全國五分之一。1千瓦時電可支撐南方區域13.5元的GDP產出,比全國高出0.3元,有效支撐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西電東送是南方電網的生命線,是立網之本。我們要保持西電東送的戰略定力。”孟振平表示,該公司正加快高質量建成“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等多個重點輸電項目,讓更多清潔能源輸送至千家萬戶。同時,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為地方電力供需平衡、網源規劃當好參謀,深化南方區域未來西電東送重大項目儲備研究。
優化營商環境
釋放電力服務軟實力
如果說,西電東送是在宏觀上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充足強勁的動力;那么,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則是在微觀上為每一個經濟細胞的成長提供至精至微的服務。
當前,經濟發展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的經濟發展,必然要有一流的電力營商環境。南方電網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以提升“獲得電力”水平為核心,實施減少接電成本、精簡辦電資料、縮短辦電時間、提升供電可靠性等多項舉措,優化南方區域電力營商環境,服務五省區高質量發展。
減環節減資料減時間,讓客戶辦電更便捷。過去,高壓、低壓用戶辦理業務報裝,都要經過5個環節,如今縮減為3個環節和2個環節。今年上半年,小微企業、高壓單電源用戶平均接電時間比2018年末分別下降38%和51%。
東莞市柏新自動化公司是一間研發手機攝像頭產品的企業,用電報裝程序簡化后,該企業從報裝到通電僅用了5天時間。公司經理葉潤濤對快捷的報裝通電模式感到非常滿意。
持續延伸投資界面,讓小微企業接電零成本。南方電網持續延伸投資界面到客戶的用地紅線,紅線外的電力工程都由供電企業負責,實現用電客戶的接電零成本。今年上半年,在五省區省會城市和重要城市實施100-160千伏安小微企業低壓供電。7月1日起,面向小微企業的接電零成本措施正式推廣到全網地級市城區。
東莞市金科偉業公司是一家自主研發高磁化自來水器和空氣凈化器的企業,一年用電量大約150萬千瓦時,最近公司需要擴大生產。該公司副總經理薛麟表示:“適逢供電部門推出投資界面延伸政策,為我們節省了100多萬元的電力設備投入,大大減輕了我們的壓力。”
大企業同樣享受無微不至的供電服務。歐派家居正在廣州(清遠)轉移產業園區如火如荼地開展第二期基地建設,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將達到100億元。“我們的全自動化生產線對供電可靠性有著極高的要求。電壓波動較大將導致機器頻繁跳閘,讓我們面臨巨額的損失。”該項目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南方電網廣東清遠供電局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新建了一回10千伏線路,為企業提供更加穩定的電力。該線路無需企業投資建設。
“我們還要立足世界一流,努力打造廣州、深圳樣板工程,努力走在全國前列。”孟振平表示。
據了解,南方電網廣州供電局致力打造“花城事好辦、用電更簡單”的服務品牌,在全國率先進駐市區兩級政務中心、不動產登記中心,實現政企業務通窗辦理;率先使用先進信息化工具優化辦電業務全流程,形成“業擴一張圖”提高辦電效率。
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則提出“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城市奠基未來”的品牌主張,推出“今天提申請,明天用上電”的極速小微企業用電報裝服務。此外,該局還結合市政府的新型智慧城市暨“數字政府”建設,完成政務信息共享平臺接入,實現身份證、房產信息、商事主體信息獲取和共享,推出“零資料”“零審核”的無感低壓用電報裝。
數字重構電網
激活能源生態新生命力
“明者因時而變,智者隨勢而制”。作為一家關系國計民生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南方電網并未止步于目前的供電能力和服務水平。
“我們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孟振平表示,以新一代數字技術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面滲透。對電網企業來說,推動“全要素、全業務、全流程”的數字化轉型,降低能耗、減少浪費、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提升自身運營效率和競爭力,已成為電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今年5月份,南方電網公司印發《數字化轉型和數字南網建設行動方案(2019年版)》,提出建設“數字南網”,開展“4321”建設行動,即建設電網管理平臺等四大業務平臺,建設南網云平臺、數字電網和物聯網三大基礎平臺,實現與國家工業互聯網、數字政府及粵港澳大灣區利益相關方的對接,建設完善公司統一的數據中心。
南方電網公司數字化部主任婁山表示,南方電網的“數字化”包括兩個階段。首先是數字化建設,把做的、看到的、聽到的和感受到的信息用數字終端、傳感器通過通信網絡、數字處理平臺形成可供信息系統使用的數據資源,這是數字化的基礎。接著是數字化轉型,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的數字化應用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學習、計算,通過應用系統自動決策和執行,這是數字化的目標和成果。
在廣州從化明珠工業園多元互動項目里,南方電網廣州供電局正利用數字化技術,向工業園區提供綜合能源服務。該項目通過分析園區企業用能特點以及附近可使用的能源,建設運行了含光伏發電、冷熱電三聯供、儲能、冰蓄冷設備在內的綜合能源系統,年用能成本可節約21%。
記者在園區內的萬力輪胎廠看到,該廠密煉工藝由11臺密煉機組成,用電占企業總用電的50%以上。當這些機器無序生產控制1小時,最大功率達到6200千瓦。通過設置不同的平移時間對11臺密煉機進行有序控制,最大功率已變為5000千瓦,削峰比例19%。“這個過程對萬力輪胎廠的生產沒有任何影響,但是通過這樣的調節,最高能削減尖峰負荷35%。”南方電網廣州供電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只是“數字南網”建設初期的小應用場景,未來的用能應用場景將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孟振平表示,南方電網將把先進數字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建成覆蓋電網全環節、貫穿業務全過程、輻射能源產業鏈上下游的數字平臺,實現電網數字化、運營數字化和能源生態系統數字化,推動公司向智能電網運營商、能源產業價值鏈整合商、能源生態系統服務商轉型,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今年,新一代數字化基礎平臺南網云已正式上線投運;全球首家數字電網研究院——南方電網數字電網研究院有限公司也正式掛牌,專注研究電網的智能化、數字化和信息化。”孟振平告訴記者,到2020年,南方電網將全面建成基于南網云的新一代數字化基礎平臺和廣泛的互聯網應用,實現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互聯互通,基本具備支撐公司開展智能電網運營、能源價值鏈整合和能源生態服務的能力。2025年數字南網將基本實現,電網的生態、經營、管理、服務模式將發生根本性變革。(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龐彩霞 張建軍)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