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處偉大的時代。公司正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是科技人員干事創業的好時期。”4月8日,在南方電網公司2018年科技創新大會現場,公司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立浧院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2017年,由李立浧院士為第一完成人的“特高壓±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由公司牽頭的“特大型交直流電網技術創新及其在國家西電東送中的應用”成果分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二等獎。會上,當一位位獲獎代表上臺領獎時,全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榮譽屬于南方電網,屬于每一位南網科研工作者。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敢為人先、敢于突破,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為早日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增添強大創新動力。這樣的理想信念,正激蕩在南方電網公司廣大科技工作者心中。
當前,南方電網公司既努力在科學技術關鍵環節取得重大成果,在特高壓直流輸電領域繼續“領跑”,又積極探索運用“云大物移智”、“南網芯”、機器人等具有前瞻性、前沿引領性的技術項目,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將公司科技創新工作不斷推向新高度、新境界、新水平。
在世界特高壓直流輸電領域繼續“領跑”
作為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特高壓±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項目第一完成人,李立浧院士十分自豪:“研究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是國家賦予我們電力人的使命,很高興它得到國家的認可。”
1968年參加工作,在電力行業耕耘50年,李立浧是我國電網建設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也是我國直流輸電工程主要開拓者之一。銳意進取、敢為人先,正是在李立浧等一批南網科技人員馳而不息的奮斗下,近年來,公司攻克特高壓及柔性直流輸電核心技術,投產世界首個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多端柔性直流工程以及最高電壓等級柔性直流異步聯網工程,在特高壓直流輸電領域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榮譽屬于過去。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再創輝煌,再創領先世界的佳績。”李立浧寄語公司科研工作者在特高壓±800千伏直流輸電技術的基礎上,繼續鉆研特高壓±1100千伏直流輸電技術和特高壓柔性直流技術,讓遠距離輸電更安全、更可靠、更穩定。
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據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核準的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建成后將創造多項世界第一: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特高壓多端直流輸電工程、世界上首個特高壓多端混合直流工程、首個特高壓柔性直流換流站工程、首個具備架空線路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的柔性直流輸電工程。
“通過烏東德項目,我們將突破并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核心關鍵技術,繼續保持特高壓直流輸電領域的‘領跑’優勢,占據全球直流技術制高點。”公司科技部副主任鄭耀東說。
加強前瞻性關鍵性前沿引領性技術研究
“世界一流企業有很多指標,但科技創新發揮著支撐作用。”南方電網公司首席技術專家、南網科研院董事長饒宏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加速興起,公司科研人員應積極主動應對挑戰,加強前瞻性、關鍵性、前沿引領性技術研究,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據介紹,南方電網公司正在推進電網“2050”技術路線研究,力爭在直流電網、大容量多端柔直、儲能、超導、機器人、透明電網等高技術領域不斷取得突破。
3月16日至17日,廣蓄B廠引水隧洞上平洞,調峰調頻公司研發的水下機器人成功完成水下檢測,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各項檢測任務,收集隧洞清晰的影像和視頻數據。此前,在廣東電網公司中山供電局,“大眼萌”巡視機器人已經在變電站上班,再惡劣的天氣,它們也能巡檢設備……
“目前,機器人巡視作業在南方電網相關單位得到應用。未來3-5年,我們將整合全網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資源和力量,集中攻堅克難,爭取研發能實現故障處置、帶電作業等機器人,真正實現‘機器代人’。”公司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說。
在儲能領域,由南網科研院牽頭的梯次利用動力電池規模化工程應用關鍵技術項目已申報國家項目,并爭取在深圳、珠海等城市開展試點。據統計,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170萬輛。如按照動力電池服役壽命3-5年推算,預計我國將在不久邁入動力電池年退役量超10兆瓦級的時代。通過梯次利用技術,將退役動力電池運用于儲能,將緩解大規模動力電池退役所帶來的回收產能及環境保護壓力。
在超導領域,深圳供電局正在積極研制適用于電纜隧道敷設的配網高溫超導交流電纜,力爭應用于高負荷密度供電區域的超導電纜示范工程,以滿足土地資源受限的大型城市電網對高供電可靠性、高負荷密度、高電能質量的需求。“簡單說,以前需要6-8根普通電纜解決的輸電容量問題,現在只需要一根超導電纜,這將大大緩解高負荷密集地區輸電通道受限問題。”深圳供電局科技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能源革命的大潮勢不可擋,電力體制改革的洪流滾滾而下,用科技創新為新一輪電力市場化改革保駕護航。廣東是全國第一批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地區,記者從廣東電網公司了解到,今年3月,國內首套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現貨技術支持系統完成出廠驗收,適應廣東交直流混聯復雜受端電網安全穩定要求,為未來現貨市場的運行奠定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將科技用于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
“歡迎光臨,我是大堂經理‘小智’,有什么問題,盡管問我吧!”在深圳供電局南山智慧營業廳,一款1米高的移動機器人面對客戶提問對答自如。它運用國內先進的聲音、人臉和方位識別技術,并與營銷系統同步聯動,向客戶提供迎賓咨詢、業務查詢及移動導航服務。
這是南方電網將科技用于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的冰山一角。通過建設“數字南網”“智慧南網”,探索運用“云大物移智”等技術、“三表合一”、“四網融合”等技術手段,南方電網正推動服務方式向多樣化、個性化、智能化轉變。
在智能小區的樓宇管道井內,同樓層四戶人家的智能電表、水表,都通過一根銀色導線連向墻上的集中器。2017年3月,南方電網首個“互聯網+智慧用能綜合示范小區”在廣州中新知識城投產。它以電力光纖入戶而構筑的通信網絡為基礎,通過整合電、水、氣三表一體化集抄系統、智能小區綜合管理系統、智能家居、分布式能源、充電設施等關鍵元素,將能源與信息深度融合,為用戶打造智慧用電、高效便捷的生活。
電能關系千家萬戶,數據的安全至關重要。在南方電網計量中心的商密產品密鑰注入實驗室里,機器輕鳴,一個個相當于四分之一指甲蓋大小的高科技含量芯片,正源源不斷地按照設定的參數自動傳送到包裝裝置上進行掩膜、封裝……
截至去年年底,這些由南網科研院自主研發的智能電能表安全芯片,已經有3500萬片進入南方五省區的智能電表中。“這個‘南網芯’就像銀行的U盾,有了它,不僅可以保障用戶的數據安全,還能保障電力設備、網絡免受黑客攻擊。”
此外,南方電網還在加大智能配電網研發力度,主動探索新能源、微電網、用電側管理、海島供電等基礎性關鍵技術,利用技術手段推動清潔能源優化配置,積極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貢獻力量。
2017年,由李立浧院士為第一完成人的“特高壓±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由公司牽頭的“特大型交直流電網技術創新及其在國家西電東送中的應用”成果分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二等獎。會上,當一位位獲獎代表上臺領獎時,全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榮譽屬于南方電網,屬于每一位南網科研工作者。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敢為人先、敢于突破,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為早日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增添強大創新動力。這樣的理想信念,正激蕩在南方電網公司廣大科技工作者心中。
當前,南方電網公司既努力在科學技術關鍵環節取得重大成果,在特高壓直流輸電領域繼續“領跑”,又積極探索運用“云大物移智”、“南網芯”、機器人等具有前瞻性、前沿引領性的技術項目,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將公司科技創新工作不斷推向新高度、新境界、新水平。
在世界特高壓直流輸電領域繼續“領跑”
作為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特高壓±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項目第一完成人,李立浧院士十分自豪:“研究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是國家賦予我們電力人的使命,很高興它得到國家的認可。”
1968年參加工作,在電力行業耕耘50年,李立浧是我國電網建設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也是我國直流輸電工程主要開拓者之一。銳意進取、敢為人先,正是在李立浧等一批南網科技人員馳而不息的奮斗下,近年來,公司攻克特高壓及柔性直流輸電核心技術,投產世界首個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多端柔性直流工程以及最高電壓等級柔性直流異步聯網工程,在特高壓直流輸電領域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榮譽屬于過去。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再創輝煌,再創領先世界的佳績。”李立浧寄語公司科研工作者在特高壓±800千伏直流輸電技術的基礎上,繼續鉆研特高壓±1100千伏直流輸電技術和特高壓柔性直流技術,讓遠距離輸電更安全、更可靠、更穩定。
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據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核準的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建成后將創造多項世界第一: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特高壓多端直流輸電工程、世界上首個特高壓多端混合直流工程、首個特高壓柔性直流換流站工程、首個具備架空線路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的柔性直流輸電工程。
“通過烏東德項目,我們將突破并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核心關鍵技術,繼續保持特高壓直流輸電領域的‘領跑’優勢,占據全球直流技術制高點。”公司科技部副主任鄭耀東說。
加強前瞻性關鍵性前沿引領性技術研究
“世界一流企業有很多指標,但科技創新發揮著支撐作用。”南方電網公司首席技術專家、南網科研院董事長饒宏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加速興起,公司科研人員應積極主動應對挑戰,加強前瞻性、關鍵性、前沿引領性技術研究,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據介紹,南方電網公司正在推進電網“2050”技術路線研究,力爭在直流電網、大容量多端柔直、儲能、超導、機器人、透明電網等高技術領域不斷取得突破。
3月16日至17日,廣蓄B廠引水隧洞上平洞,調峰調頻公司研發的水下機器人成功完成水下檢測,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各項檢測任務,收集隧洞清晰的影像和視頻數據。此前,在廣東電網公司中山供電局,“大眼萌”巡視機器人已經在變電站上班,再惡劣的天氣,它們也能巡檢設備……
“目前,機器人巡視作業在南方電網相關單位得到應用。未來3-5年,我們將整合全網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資源和力量,集中攻堅克難,爭取研發能實現故障處置、帶電作業等機器人,真正實現‘機器代人’。”公司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說。
在儲能領域,由南網科研院牽頭的梯次利用動力電池規模化工程應用關鍵技術項目已申報國家項目,并爭取在深圳、珠海等城市開展試點。據統計,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170萬輛。如按照動力電池服役壽命3-5年推算,預計我國將在不久邁入動力電池年退役量超10兆瓦級的時代。通過梯次利用技術,將退役動力電池運用于儲能,將緩解大規模動力電池退役所帶來的回收產能及環境保護壓力。
在超導領域,深圳供電局正在積極研制適用于電纜隧道敷設的配網高溫超導交流電纜,力爭應用于高負荷密度供電區域的超導電纜示范工程,以滿足土地資源受限的大型城市電網對高供電可靠性、高負荷密度、高電能質量的需求。“簡單說,以前需要6-8根普通電纜解決的輸電容量問題,現在只需要一根超導電纜,這將大大緩解高負荷密集地區輸電通道受限問題。”深圳供電局科技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能源革命的大潮勢不可擋,電力體制改革的洪流滾滾而下,用科技創新為新一輪電力市場化改革保駕護航。廣東是全國第一批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地區,記者從廣東電網公司了解到,今年3月,國內首套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現貨技術支持系統完成出廠驗收,適應廣東交直流混聯復雜受端電網安全穩定要求,為未來現貨市場的運行奠定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將科技用于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
“歡迎光臨,我是大堂經理‘小智’,有什么問題,盡管問我吧!”在深圳供電局南山智慧營業廳,一款1米高的移動機器人面對客戶提問對答自如。它運用國內先進的聲音、人臉和方位識別技術,并與營銷系統同步聯動,向客戶提供迎賓咨詢、業務查詢及移動導航服務。
這是南方電網將科技用于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的冰山一角。通過建設“數字南網”“智慧南網”,探索運用“云大物移智”等技術、“三表合一”、“四網融合”等技術手段,南方電網正推動服務方式向多樣化、個性化、智能化轉變。
在智能小區的樓宇管道井內,同樓層四戶人家的智能電表、水表,都通過一根銀色導線連向墻上的集中器。2017年3月,南方電網首個“互聯網+智慧用能綜合示范小區”在廣州中新知識城投產。它以電力光纖入戶而構筑的通信網絡為基礎,通過整合電、水、氣三表一體化集抄系統、智能小區綜合管理系統、智能家居、分布式能源、充電設施等關鍵元素,將能源與信息深度融合,為用戶打造智慧用電、高效便捷的生活。
電能關系千家萬戶,數據的安全至關重要。在南方電網計量中心的商密產品密鑰注入實驗室里,機器輕鳴,一個個相當于四分之一指甲蓋大小的高科技含量芯片,正源源不斷地按照設定的參數自動傳送到包裝裝置上進行掩膜、封裝……
截至去年年底,這些由南網科研院自主研發的智能電能表安全芯片,已經有3500萬片進入南方五省區的智能電表中。“這個‘南網芯’就像銀行的U盾,有了它,不僅可以保障用戶的數據安全,還能保障電力設備、網絡免受黑客攻擊。”
此外,南方電網還在加大智能配電網研發力度,主動探索新能源、微電網、用電側管理、海島供電等基礎性關鍵技術,利用技術手段推動清潔能源優化配置,積極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