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府推動電力市場深化改革
售電側放開為電力市場帶來了新變化,售電側放開為市場成員、市場構成、市場模式、市場體系等帶來了較大變化:一是售電主體的大量涌入,使得單邊市場變為多邊市場,電力交易更為復雜;二是競爭的加劇,導致現貨市場(日前市場、日內市場、實時平衡市場)等得以快速發展;三是新增了以差價合同為主的集中式市場模式,對原有市場模式沖擊較大;四是打破地域、層級限制,建立區域、省電力市場,并分別依托北京、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和省級交易中心開展電力交易業務,改變了原有的市場體系。
(二)“一帶一路”帶來了新機遇
電力投資項目增加了,我國在巴基斯坦投資的輸變電項目主要有默蒂亞里-拉合爾輸變電項目,水電項目有卡洛特水電站,火電項目有卡西姆港火電項目。卡洛特水電站是“中巴經濟走廊”首個水電投資項目,總投資額約16.5億美元,卡西姆港火電項目是中巴經濟走廊簽署后首個“優先實施項目”。我國在老撾投資的輸變電項目有色貢輸變電項目,水電項目有南塔河一號水電站;在埃塞俄比亞投資的電力項目有GDHA500千伏輸變電工程,且該項目的建設標志著我國電力設備與標準成功走進非洲。
(三)能源互聯網能有效解決電網集中管理難題
能源互聯網技術能支持新能源實現就地采集、存儲并應用,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支持下,能源的集中式管理將被智能化的分散式管理所取代,能有效地解決電網集中管理的難題。同時,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將會促進電力資產市場的形成,對于電力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電力產業的上下游資源將被整合起來,實現供需信息的實時匹配,完成交易過程。
二、不利因素
(一)電力市場缺乏競爭
在我國,供電由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兩個巨無霸以及一些獨立電網公司組成,發電由五大集團和若干小發電集團組成,電力交易中心也是由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及省政府設立,因此,由于電力生產和供應的壟斷局面,電力市場短時間內還難以達到自由競爭狀態。
(二)供電技術未實現智能化,制約電力經濟的發展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地貌多樣的國家,相應地,電網建設不僅復雜系統,更需要對其進行精細化管理。在精細化管理中,就需要依托電子智能系統,不過當前實際存在的問題是我國電網建設雖然已經基本完善,但是精細化管理工作卻有待提高,電子智能系統的運用還不全面,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電力經濟的進一步擴展。
三)新能源產業發展尚未成熟
目前電力行業還是以傳統的火力發電為主,風電、水電、生物質能發電及太陽能光伏發電因為技術尚未成熟,商業模式尚未明確等因素,目前還是依靠政府補貼為主,在環保要求趨嚴的情況下,對電力行業發展造成一定壓力。
電力生產行業收入預測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電力生產行業收入將達到19,373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98%,2022年將達到22,645億元。
電力供應行業收入預測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電力供應行業收入將達到38,756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50%,2022年將達到42,783億元。
發電量預測
2015年1-12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56,183.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2%;2016年1-12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59,111.2億千瓦時,同比上升4.5%。2017年1-10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51,944.3億千瓦時,同比上升6.00%。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發電量將達到65,618億千瓦時,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07%,2022年將達到74,054億千瓦時。
一、有利因素
(一)政府推動電力市場深化改革
售電側放開為電力市場帶來了新變化,售電側放開為市場成員、市場構成、市場模式、市場體系等帶來了較大變化:一是售電主體的大量涌入,使得單邊市場變為多邊市場,電力交易更為復雜;二是競爭的加劇,導致現貨市場(日前市場、日內市場、實時平衡市場)等得以快速發展;三是新增了以差價合同為主的集中式市場模式,對原有市場模式沖擊較大;四是打破地域、層級限制,建立區域、省電力市場,并分別依托北京、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和省級交易中心開展電力交易業務,改變了原有的市場體系。
(二)“一帶一路”帶來了新機遇
電力投資項目增加了,我國在巴基斯坦投資的輸變電項目主要有默蒂亞里-拉合爾輸變電項目,水電項目有卡洛特水電站,火電項目有卡西姆港火電項目。卡洛特水電站是“中巴經濟走廊”首個水電投資項目,總投資額約16.5億美元,卡西姆港火電項目是中巴經濟走廊簽署后首個“優先實施項目”。我國在老撾投資的輸變電項目有色貢輸變電項目,水電項目有南塔河一號水電站;在埃塞俄比亞投資的電力項目有GDHA500千伏輸變電工程,且該項目的建設標志著我國電力設備與標準成功走進非洲。
(三)能源互聯網能有效解決電網集中管理難題
能源互聯網技術能支持新能源實現就地采集、存儲并應用,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支持下,能源的集中式管理將被智能化的分散式管理所取代,能有效地解決電網集中管理的難題。同時,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將會促進電力資產市場的形成,對于電力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電力產業的上下游資源將被整合起來,實現供需信息的實時匹配,完成交易過程。
二、不利因素
(一)電力市場缺乏競爭
在我國,供電由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兩個巨無霸以及一些獨立電網公司組成,發電由五大集團和若干小發電集團組成,電力交易中心也是由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及省政府設立,因此,由于電力生產和供應的壟斷局面,電力市場短時間內還難以達到自由競爭狀態。
(二)供電技術未實現智能化,制約電力經濟的發展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地貌多樣的國家,相應地,電網建設不僅復雜系統,更需要對其進行精細化管理。在精細化管理中,就需要依托電子智能系統,不過當前實際存在的問題是我國電網建設雖然已經基本完善,但是精細化管理工作卻有待提高,電子智能系統的運用還不全面,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電力經濟的進一步擴展。
三)新能源產業發展尚未成熟
目前電力行業還是以傳統的火力發電為主,風電、水電、生物質能發電及太陽能光伏發電因為技術尚未成熟,商業模式尚未明確等因素,目前還是依靠政府補貼為主,在環保要求趨嚴的情況下,對電力行業發展造成一定壓力。
電力生產行業收入預測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電力生產行業收入將達到19,373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98%,2022年將達到22,645億元。
電力供應行業收入預測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電力供應行業收入將達到38,756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50%,2022年將達到42,783億元。
發電量預測
2015年1-12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56,183.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2%;2016年1-12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59,111.2億千瓦時,同比上升4.5%。2017年1-10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51,944.3億千瓦時,同比上升6.00%。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發電量將達到65,618億千瓦時,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07%,2022年將達到74,054億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