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電力缺口逐漸加大與環境污染加劇的矛盾,如何平衡環境治理與發展經濟,成為當前社會面臨的難題。
山東“煤改電”以來,面對電需求持續增長,本就不足的供電量更顯捉襟見肘。從“求溫飽”到“求環保”,市場需求和霧霾治理正倒逼山東加快能源結構調整,由此“外電入魯”成為破解之道。
近日,記者在臨沂和濰坊分別就上海廟-山東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和榆橫-濰坊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進行采訪。
“外電入魯不但能緩解山東用電緊張的矛盾,還能減少山東本地的火力發電,藍天白云也將逐漸增多。”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臨沂換流站業主項目部項目執行經理張達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工程建設規模龐大
上海廟-山東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山東省首個±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該工程起于內蒙古鄂爾多斯上海廟換流站,途經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6省(自治區),止于臨沂換流站,線路全長1237.5公里,黃河大跨越線路2.9公里,其中山東境內線路長約302.1公里。
而榆橫-濰坊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是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四交四直”特高壓工程中第5條獲得核準開工的輸電通道,也是山東境內開工建設的第2條特高壓輸變電工程,是華北特高壓交直流主網架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起于陜西榆橫,途經陜西、山西、河北、山東4省,止于山東濰坊。工程總投資227億元,變電容量1500萬千伏安,全長1059.3公里。
在位于沂南縣的上海廟-山東臨沂±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臨沂換流站施工現場,經濟導報記者看到,目前項目土建部分已基本結束,正在進行電氣設備安裝。
張達介紹說,該工程是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12條重點輸電通道之一,臨沂換流站額定功率雙極1000萬千瓦,額定電流6250安培。同址建設的還有臨沂3×300兆乏調相機工程和500kV智圣變電站工程,整個工程的建設規模堪稱特高壓工程建設前所未有的“航空母艦”。
“由于濰坊換電站址處于鄌郚葛溝大斷裂帶與安丘莒縣大斷裂帶之間,西側距離鄌郚葛溝大斷裂帶僅5公里,工程中首次采用110千伏匯流母線、懸吊式管型分支母線、110千伏電抗器低位布置等措施,將濰坊站建成了‘抗震示范站’,抗震烈度達到8度,這也是迄今為止抗震烈度最高的特高壓變電站。”該工程業主項目部經理張斌表示,濰坊變電站的標準是在對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受損電氣設備分析研究基礎上形成的。變壓器落在隔震器上,一旦發生地震,變壓器底座可來回擺動,就像彈簧一樣,把地震的力量給消除掉。
緩解山東用電緊張
根據山東省電力平衡分析,2017年全省電力缺額約為20967MW左右,2020年全省電力缺額約達33975MW左右,接受區外來電對保障山東電網安全可靠供電至關重要。
“十三五”期間,濟南、淄博、濰坊、臨沂、日照、德州、濱州、東營等地區一直為山東電網主要缺電區。其中,2017年主要缺電區一是中部的濟南(缺口2306MW)、淄博(缺口2944MW)、濰坊(缺口3537MW),共計8800MW左右;二是南部的臨沂(缺口4561MW)、日照(缺口1334MW),共計5900MW左右;三是北部的東營(缺口1575MW)、德州(缺口1377MW)、濱州(缺口1279MW),共計4200MW左右。“建設上海廟—山東±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山東段),將蒙西地區煤電資源送往山東負荷中心,將有利于滿足山東電網負荷增長的需要,為山東省持續快速經濟發展提供電力保證。”張達表示。
同時,臨沂特高壓及配套工程建成后,可為臨沂提供年用電量近65%的電能支撐,輸電能力達1000萬千瓦,將從根本上解決供電緊張的局面。
還山東藍天白云
張達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特高壓作為一項全國防治大氣污染的重點工程,對周邊省市污染防治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條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相當于70萬輛重載卡車的標煤運輸能力,一條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相當于100萬輛重載卡車的標煤運輸能力。根據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的報告,特高壓每輸送1億度電力,可使負荷中心減排PM2.5約7噸,PM10約17噸,減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約450噸。”
以臨沂為例,目前該市用電高峰時期60%以上的電是本地發電,其中絕大部分是火電,對當地環境造成極大負擔。臨沂特高壓及配套工程建成后,臨沂一半以上的用電量有望實現“從遠方來”。1000萬千瓦的輸電能力,相當于減少標煤消耗100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816萬噸、二氧化硫2.9萬噸,將大幅提升臨沂的環境質量。
張達表示,該工程建成投運后,每年可向山東送電約550億千瓦時,減少燃煤運輸2520萬噸,減排煙塵2萬噸、二氧化硫12.4萬噸、氮氧化物13.1萬噸、二氧化碳4950萬噸。
而榆橫-濰坊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以向濰坊輸送電量達70億千瓦時,年可減少濰坊標煤消耗32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620萬噸、二氧化硫1.56萬噸。“不僅能充分滿足濰坊乃至半島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電力需求,為毗鄰的青島、煙臺、威海、淄博等地提供強有力電力支持,更能直接緩解城市發展與節能降耗之間的矛盾,有效減少大氣污染。”張斌表示。
按照規劃,“十三五”末山東電網將率先建成以5個交流落點為重要支撐,2個特高壓直流落點深入負荷中心的交直流混合特高壓骨干網架。工程建成后,省外來電將占全省用電量的三分之一,每年可減少省內標煤消耗7560萬噸。山東接受外電能力可達3000萬千瓦以上,年輸送電量1650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14850萬噸、二氧化硫37.3萬噸,將為打造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生態山東”作出更大貢獻。
山東“煤改電”以來,面對電需求持續增長,本就不足的供電量更顯捉襟見肘。從“求溫飽”到“求環保”,市場需求和霧霾治理正倒逼山東加快能源結構調整,由此“外電入魯”成為破解之道。
近日,記者在臨沂和濰坊分別就上海廟-山東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和榆橫-濰坊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進行采訪。
“外電入魯不但能緩解山東用電緊張的矛盾,還能減少山東本地的火力發電,藍天白云也將逐漸增多。”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臨沂換流站業主項目部項目執行經理張達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工程建設規模龐大
上海廟-山東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山東省首個±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該工程起于內蒙古鄂爾多斯上海廟換流站,途經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6省(自治區),止于臨沂換流站,線路全長1237.5公里,黃河大跨越線路2.9公里,其中山東境內線路長約302.1公里。
而榆橫-濰坊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是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四交四直”特高壓工程中第5條獲得核準開工的輸電通道,也是山東境內開工建設的第2條特高壓輸變電工程,是華北特高壓交直流主網架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起于陜西榆橫,途經陜西、山西、河北、山東4省,止于山東濰坊。工程總投資227億元,變電容量1500萬千伏安,全長1059.3公里。
在位于沂南縣的上海廟-山東臨沂±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臨沂換流站施工現場,經濟導報記者看到,目前項目土建部分已基本結束,正在進行電氣設備安裝。
張達介紹說,該工程是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12條重點輸電通道之一,臨沂換流站額定功率雙極1000萬千瓦,額定電流6250安培。同址建設的還有臨沂3×300兆乏調相機工程和500kV智圣變電站工程,整個工程的建設規模堪稱特高壓工程建設前所未有的“航空母艦”。
“由于濰坊換電站址處于鄌郚葛溝大斷裂帶與安丘莒縣大斷裂帶之間,西側距離鄌郚葛溝大斷裂帶僅5公里,工程中首次采用110千伏匯流母線、懸吊式管型分支母線、110千伏電抗器低位布置等措施,將濰坊站建成了‘抗震示范站’,抗震烈度達到8度,這也是迄今為止抗震烈度最高的特高壓變電站。”該工程業主項目部經理張斌表示,濰坊變電站的標準是在對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受損電氣設備分析研究基礎上形成的。變壓器落在隔震器上,一旦發生地震,變壓器底座可來回擺動,就像彈簧一樣,把地震的力量給消除掉。
緩解山東用電緊張
根據山東省電力平衡分析,2017年全省電力缺額約為20967MW左右,2020年全省電力缺額約達33975MW左右,接受區外來電對保障山東電網安全可靠供電至關重要。
“十三五”期間,濟南、淄博、濰坊、臨沂、日照、德州、濱州、東營等地區一直為山東電網主要缺電區。其中,2017年主要缺電區一是中部的濟南(缺口2306MW)、淄博(缺口2944MW)、濰坊(缺口3537MW),共計8800MW左右;二是南部的臨沂(缺口4561MW)、日照(缺口1334MW),共計5900MW左右;三是北部的東營(缺口1575MW)、德州(缺口1377MW)、濱州(缺口1279MW),共計4200MW左右。“建設上海廟—山東±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山東段),將蒙西地區煤電資源送往山東負荷中心,將有利于滿足山東電網負荷增長的需要,為山東省持續快速經濟發展提供電力保證。”張達表示。
同時,臨沂特高壓及配套工程建成后,可為臨沂提供年用電量近65%的電能支撐,輸電能力達1000萬千瓦,將從根本上解決供電緊張的局面。
還山東藍天白云
張達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特高壓作為一項全國防治大氣污染的重點工程,對周邊省市污染防治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條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相當于70萬輛重載卡車的標煤運輸能力,一條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相當于100萬輛重載卡車的標煤運輸能力。根據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的報告,特高壓每輸送1億度電力,可使負荷中心減排PM2.5約7噸,PM10約17噸,減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約450噸。”
以臨沂為例,目前該市用電高峰時期60%以上的電是本地發電,其中絕大部分是火電,對當地環境造成極大負擔。臨沂特高壓及配套工程建成后,臨沂一半以上的用電量有望實現“從遠方來”。1000萬千瓦的輸電能力,相當于減少標煤消耗100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816萬噸、二氧化硫2.9萬噸,將大幅提升臨沂的環境質量。
張達表示,該工程建成投運后,每年可向山東送電約550億千瓦時,減少燃煤運輸2520萬噸,減排煙塵2萬噸、二氧化硫12.4萬噸、氮氧化物13.1萬噸、二氧化碳4950萬噸。
而榆橫-濰坊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以向濰坊輸送電量達70億千瓦時,年可減少濰坊標煤消耗32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620萬噸、二氧化硫1.56萬噸。“不僅能充分滿足濰坊乃至半島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電力需求,為毗鄰的青島、煙臺、威海、淄博等地提供強有力電力支持,更能直接緩解城市發展與節能降耗之間的矛盾,有效減少大氣污染。”張斌表示。
按照規劃,“十三五”末山東電網將率先建成以5個交流落點為重要支撐,2個特高壓直流落點深入負荷中心的交直流混合特高壓骨干網架。工程建成后,省外來電將占全省用電量的三分之一,每年可減少省內標煤消耗7560萬噸。山東接受外電能力可達3000萬千瓦以上,年輸送電量1650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14850萬噸、二氧化硫37.3萬噸,將為打造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生態山東”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