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會議進入第二天,中國能源報上會記者今天也是收獲滿滿,獨家專訪到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公司原董事長劉振亞!對比去年我們的報道——《劉振亞: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積極籌備中》,今年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已經取得了不少成績。
關于“十三五”特高壓規劃、國網南網合并問題、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安全性等,從國網一把手位置上退休的劉振亞更加直言不諱,有問必答。
中國能源報:“十三五”我國還要建哪些特高壓工程?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下特高壓的定位?
劉振亞:經過十分艱苦卓越的努力,特高壓技術成功了,工程實踐了。在西方國家研究和工程實踐建設都失敗的情況下,中國成功了。到現在已經投運特高壓交流直流三萬多公里,變電容量超過3.2億千伏安,數量很大。從已經建成和開工的情況看,中國進入了大規模的建設階段。
但“十三五”規劃對特高壓電網的項目不夠明確,“十三五”還建哪些就說不清。我認為“十三五”乃至“十四五”需要抓住戰略機遇,加快特高壓發展。特高壓電網就是電力的高速公路、鐵路,如果沒有高鐵,中國的人流物流是解決不了的。電網也是如此。
目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用電速度增幅不是太高,如果因為這個放松(特高壓)的話,是個誤區,將來是個錯誤。現在東中部已經核準、開工和準備建設的火電還有幾億千瓦,能源局公布到2020年煤電裝機規模控制在11億千瓦,如果這些容量都建了,13億千瓦也壓不住,這是多么大的浪費!原因就是戰略和思想上有欠缺,長期以來把能源當作就地平衡,小范圍小區域的平衡,不是放在全國范圍內平衡。
實現全國范圍內平衡就要有特高壓電網,在大市場內調劑預測,多的消掉,少的補上。戰略上怎么做呢?讓東中部少上機組,特別少上火電,欠缺的電從西部北部的清潔能源送過來補上。現在市場都被火電占了,西部的清潔能源怎么發展?中國的水電還有幾億千瓦可以開發,不開發水白白地流,流的都是煤和油;風和太陽能是大自然給的,不用白不用,如果把新疆甘肅四川等地的水電太陽能風電開發出來,用特高壓送到東部,東部還用再燒煤電嗎?戰略出了問題,布局就出了問題,特高壓電網需要有重大的突破。
中國能源報: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就要先構建全國一張網,國網和南網會不會合并?有沒有時間表?
劉振亞:會不會合并有經濟的、政治的、人文的、人事的多種原因,我不得而知。怎么做符合生產力發展水平,符合建立大市場,這有客觀標準、客觀規律。信息通訊互聯網已經建成了全球的,把地球變成了地球村。全球交通網也基本成雛形。但能源網是個短板。
我提出世界上最大的三網要融合發展,交通網最早,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信息通訊網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但發展迅速。能源網是最落后的,為什么?因為從事能源的人思維觀念落后,跨國的電力公司也不多,其他行業的跨國公司很多,當然我主要是檢討自己。
過去人們對油氣煤等化石能源有依賴,有得用就行了,小富即安,電力技術發展嚴重滯后。特高壓交直流是重大突破,可以送一千五六百公里,五百萬千瓦,特高壓是電力的終極導彈。有了這樣的技術就可以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可以把各種能源變成電,將來能源網發展的趨勢必然是電網。讓化石能源回歸工業原料的屬性。
中國能源報:如何保障能源網的安全運行,從而保證三網融合的安全穩定?
劉振亞:任何事情都有安全問題。任何安全問題的解決靠的是思想和技術。為什么每小時七八十公里的鐵路和每小時三百五十公里的高鐵的安全問題都能解決,就是設計標準和技術標準。各行各業都能用這個思路解決。
安全不是絕對的,信息通訊網有黑客,將來能源互聯網可能有“黃客”,那不可怕。人還有瘟疫疾病,就是個治療斗爭的問題。
中國能源報:“一帶一路”地區有沒有落地的能源互聯網項目?
劉振亞: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抓手。我們已經把全球的清潔能源、資源大概念的測試調查過,繪制出圖了全球的電網主干網架。去年四季度誕生了世界第一張圖,而且最近才開的全球能源互聯網成果發布會發布了三個報告。
一個國際組織成立不到一年出來這么多震撼的成果,外國人都感到不可思議,非常服氣的。從泰國、老撾、緬甸到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中東六國等等,各國的電力情況、現實情況、長遠情況我們都測算過,對當前應該怎么走,長遠怎么走都有規劃。
中國能源報:和周邊國家是什么樣的合作機制?怎么達到互利?
劉振亞:這個機制就是商業價值,就是經濟利益,不靠天吃飯,不靠政府給錢,能賺錢才投資。比如說中國目前的電多了怎么辦?應該考慮把電輸送到緬甸、孟加拉、泰國、越南去。印度缺資源,買了煤炭又污染環境,換總理也解決不了先天性的資源不治之癥。用全球能源互聯網可以把中亞的太陽能風電,西藏、云南、四川的水電賣過去。
中國能源報:如何提高清潔能源的比重?
劉振亞:清潔能源從道理上應該快速發展,但它能不能快速發展,和政策、市場、有沒有大的困難都有關系。有些清潔能源的地方當地沒有消納能力,向外送的特高壓項目又需要審批。東部已經上了這么多火電,清潔能源又沒有市場,這樣布局就出了問題。布局有問題,再怎么調整也難以提高清潔能源的比重。
中國能源報:有沒有辦法調整?
劉振亞:大的趨勢是清潔能源在逐步上升。我們有個預測,2025年前清潔能源的經濟性要全面超過所有化石能源,無論風電還是太陽能。我們都做過測算,太陽能到2025年發電成本可以做到1-3美分/度電,所有化石能源都做不到。到時不用動員大家也要用清潔能源。
中國能源報:“十三五”電力規劃提出大幅度提高天然氣發電的比重,您如何評價天然氣發電?
劉振亞:其實我有不太同意的意見。我們國家缺氣缺油,用氣發電的度電成本很高,成本高了還是用戶來負擔。天然氣發電只能適時適度的用作靈活電源調峰用,而不是基本負荷。
中國能源報:能源消費結構如何優化?
劉振亞:兩個替代,一個回歸。逐步用清潔能源代替化石能源,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關于“十三五”特高壓規劃、國網南網合并問題、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安全性等,從國網一把手位置上退休的劉振亞更加直言不諱,有問必答。
中國能源報:“十三五”我國還要建哪些特高壓工程?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下特高壓的定位?
劉振亞:經過十分艱苦卓越的努力,特高壓技術成功了,工程實踐了。在西方國家研究和工程實踐建設都失敗的情況下,中國成功了。到現在已經投運特高壓交流直流三萬多公里,變電容量超過3.2億千伏安,數量很大。從已經建成和開工的情況看,中國進入了大規模的建設階段。
但“十三五”規劃對特高壓電網的項目不夠明確,“十三五”還建哪些就說不清。我認為“十三五”乃至“十四五”需要抓住戰略機遇,加快特高壓發展。特高壓電網就是電力的高速公路、鐵路,如果沒有高鐵,中國的人流物流是解決不了的。電網也是如此。
目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用電速度增幅不是太高,如果因為這個放松(特高壓)的話,是個誤區,將來是個錯誤。現在東中部已經核準、開工和準備建設的火電還有幾億千瓦,能源局公布到2020年煤電裝機規模控制在11億千瓦,如果這些容量都建了,13億千瓦也壓不住,這是多么大的浪費!原因就是戰略和思想上有欠缺,長期以來把能源當作就地平衡,小范圍小區域的平衡,不是放在全國范圍內平衡。
實現全國范圍內平衡就要有特高壓電網,在大市場內調劑預測,多的消掉,少的補上。戰略上怎么做呢?讓東中部少上機組,特別少上火電,欠缺的電從西部北部的清潔能源送過來補上。現在市場都被火電占了,西部的清潔能源怎么發展?中國的水電還有幾億千瓦可以開發,不開發水白白地流,流的都是煤和油;風和太陽能是大自然給的,不用白不用,如果把新疆甘肅四川等地的水電太陽能風電開發出來,用特高壓送到東部,東部還用再燒煤電嗎?戰略出了問題,布局就出了問題,特高壓電網需要有重大的突破。
中國能源報: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就要先構建全國一張網,國網和南網會不會合并?有沒有時間表?
劉振亞:會不會合并有經濟的、政治的、人文的、人事的多種原因,我不得而知。怎么做符合生產力發展水平,符合建立大市場,這有客觀標準、客觀規律。信息通訊互聯網已經建成了全球的,把地球變成了地球村。全球交通網也基本成雛形。但能源網是個短板。
我提出世界上最大的三網要融合發展,交通網最早,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信息通訊網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但發展迅速。能源網是最落后的,為什么?因為從事能源的人思維觀念落后,跨國的電力公司也不多,其他行業的跨國公司很多,當然我主要是檢討自己。
過去人們對油氣煤等化石能源有依賴,有得用就行了,小富即安,電力技術發展嚴重滯后。特高壓交直流是重大突破,可以送一千五六百公里,五百萬千瓦,特高壓是電力的終極導彈。有了這樣的技術就可以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可以把各種能源變成電,將來能源網發展的趨勢必然是電網。讓化石能源回歸工業原料的屬性。
中國能源報:如何保障能源網的安全運行,從而保證三網融合的安全穩定?
劉振亞:任何事情都有安全問題。任何安全問題的解決靠的是思想和技術。為什么每小時七八十公里的鐵路和每小時三百五十公里的高鐵的安全問題都能解決,就是設計標準和技術標準。各行各業都能用這個思路解決。
安全不是絕對的,信息通訊網有黑客,將來能源互聯網可能有“黃客”,那不可怕。人還有瘟疫疾病,就是個治療斗爭的問題。
中國能源報:“一帶一路”地區有沒有落地的能源互聯網項目?
劉振亞: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抓手。我們已經把全球的清潔能源、資源大概念的測試調查過,繪制出圖了全球的電網主干網架。去年四季度誕生了世界第一張圖,而且最近才開的全球能源互聯網成果發布會發布了三個報告。
一個國際組織成立不到一年出來這么多震撼的成果,外國人都感到不可思議,非常服氣的。從泰國、老撾、緬甸到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中東六國等等,各國的電力情況、現實情況、長遠情況我們都測算過,對當前應該怎么走,長遠怎么走都有規劃。
中國能源報:和周邊國家是什么樣的合作機制?怎么達到互利?
劉振亞:這個機制就是商業價值,就是經濟利益,不靠天吃飯,不靠政府給錢,能賺錢才投資。比如說中國目前的電多了怎么辦?應該考慮把電輸送到緬甸、孟加拉、泰國、越南去。印度缺資源,買了煤炭又污染環境,換總理也解決不了先天性的資源不治之癥。用全球能源互聯網可以把中亞的太陽能風電,西藏、云南、四川的水電賣過去。
中國能源報:如何提高清潔能源的比重?
劉振亞:清潔能源從道理上應該快速發展,但它能不能快速發展,和政策、市場、有沒有大的困難都有關系。有些清潔能源的地方當地沒有消納能力,向外送的特高壓項目又需要審批。東部已經上了這么多火電,清潔能源又沒有市場,這樣布局就出了問題。布局有問題,再怎么調整也難以提高清潔能源的比重。
中國能源報:有沒有辦法調整?
劉振亞:大的趨勢是清潔能源在逐步上升。我們有個預測,2025年前清潔能源的經濟性要全面超過所有化石能源,無論風電還是太陽能。我們都做過測算,太陽能到2025年發電成本可以做到1-3美分/度電,所有化石能源都做不到。到時不用動員大家也要用清潔能源。
中國能源報:“十三五”電力規劃提出大幅度提高天然氣發電的比重,您如何評價天然氣發電?
劉振亞:其實我有不太同意的意見。我們國家缺氣缺油,用氣發電的度電成本很高,成本高了還是用戶來負擔。天然氣發電只能適時適度的用作靈活電源調峰用,而不是基本負荷。
中國能源報:能源消費結構如何優化?
劉振亞:兩個替代,一個回歸。逐步用清潔能源代替化石能源,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