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力裝備的安裝情況、投資規模來看,電力裝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電源建設用設備,即發電設備,包括水、火、核、風、光等發電設備,另一部分是電網建設用設備,包括輸電、配電、用電設備等。2015年,發電設備產量的絕對值在增加,但是增速在逐漸放緩。而輸配電設備的產量增速在上升。”2月17日,在“東芝中國論壇2017”工業電氣分論壇上,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會長助理、智能電網設備委員會秘書長王琨表示。
近年來,在配網投資、農網改造、城鎮化建設、配電變壓器改造等一系列政策利好下,輸配電設備需求量上升趨勢明顯,同時經歷了高度發展的過程。這也要求輸配電企業要盡快轉型,以適應市場需求。
電網設備需求量超過電源設備
日前,國家能源局公布了2016年全國電力工業數據。從電網投資來看,2016年1~12月,全國電網投資額達到5426億元,同比增長16.9%,占整個電力投資的60.8%。
“可以看出,電網建設速度已經超過了電源建設速度。此外,據統計,110千伏以下的變電、配電設備的占有率已經超過了58%,同比增長35.9%,電網建設增速是16.9%,通過對比不難看出,低壓配電產品增速與電網建設的增速成倍數的關系。”王琨分析說,這說明一方面我國電網建設投資強度已經大于電源建設,另一方面在電網建設投資強度上,低壓配電設備的份額超過了一半,增速也大于110千伏以上的輸電設備。
在王琨看來,出現電網建設投資強度大于電源建設的情況實屬正常。他給出了原因。首先,電力系統中,有發出來的電就要進行輸出、配送,輸配電設備需求會隨著電源建設的增加而增加。其次,電網建設滯后于電源建設。滯后周期通常在2~4年之間。現在我國電源建設已經進入一個探底的過程,2015~2016年,我國輸變電設備經歷了高速發展的過程,但是未來2~4年之后,電網建設的增速也會隨之放緩,根本原因就是社會用電量需求在下降。
但是以綠色、節能為特點的智能電網建設始終不變。因此,需要輸變電設備企業與時俱進,轉變觀念。“從裝備的角度而言,裝備是電網技術和電網新結構的承載體,沒有裝備的支撐,任何技術、政策、發展趨勢都是無源之水。”王琨表示。
因此,在推進智能電網建設的過程中,我國出臺了一些輸變電設備相關的政策,如《關于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提出,“十三五”期間,我國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于1.7萬億元,并對配電變壓器升級改造提出了要求。又如《關于配電變壓器能效提升計劃(2015~2017年)》,其中提出到今年年底,高效配電變壓器在網運行比例提高14%,累計推廣高效配電變壓器6億千伏安。其中,新建增量推廣不低于3.5億千伏安。
輸配電設備企業需以這些政策為導向,加快研發。王琨表示,未來電力裝備技術將有四個發展趨勢,一是經濟發展新常態要求電力裝備制造業必須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目前,配電、輸電設備行業產能過剩,隨著國家“三去一補一降”,去產能將會成為“十三五”的一個基調;二是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要求電力裝備制造業向智能化轉變;三是制造大國向強國轉變要求電力裝備制造業必須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四是“一帶一路”的戰略總體布局要求電力裝備制造業必須要加快實施“走出去”。
智能制造成輸變電設備企業競爭優勢
“近期世界上主要國家都推出了智能制造國家發展戰略,將發展智能制造作為戰略核心。從目前來看,以智能制造為代表的新一代產業革命將是釋放未來競爭力的關鍵,也是行業洗牌的關鍵。”王琨指出了智能制造的重要性。
對于輸變電設備,智能制造從廣義上講,包括產品制造部分,指設計、加工、裝配、實驗、檢測、運行等智能化,另一方面指的是設備本身的智能化功能,如智能變壓器、智能開關。
“對于輸變電設備而言,目前核心部件的設計、制造難度大。使用環境復雜,現場遠程檢測運維需求較為迫切。對于高壓、超高壓輸變電設備制造企業,需要統一協調利用資源,實現統一技術管理,協同制造過程。”王琨表示。
而對于配電設備,目前業內提出以柔性制造為特征智能制造系統設計,實現定制化的制造。目前,配電設備企業利潤率很低,受材料成本波動、用工成本上升、市場終端產品售價降低等因素的影響,現有產品的經營和制造模式不進行改變,那么利潤率降低會越來越明顯,對行業會造成較大沖擊。需要輸配電企業盡快實現智能化產品設計,柔性管理低壓配電設備智能制造,其中包括產品生命周期管理、數字化產品設計和生產布局仿真。
那么,如何實現柔性制造?王琨提出,要以數字化的設計為前提,建立柔性自動化生產線,實現生產工藝、系統運行,物流布局以及生產節拍的均衡,并配套數字化車間透明信息過程管理系統。
目前,國內很多輸配電設備企業都在走智能制造的道路。如天水長城開關廠有限公司實施的“中壓空氣絕緣開關設備制造數字化車間”、中天科技智能制造車間,浙江樂清低壓電器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等。
近年來,在配網投資、農網改造、城鎮化建設、配電變壓器改造等一系列政策利好下,輸配電設備需求量上升趨勢明顯,同時經歷了高度發展的過程。這也要求輸配電企業要盡快轉型,以適應市場需求。
電網設備需求量超過電源設備
日前,國家能源局公布了2016年全國電力工業數據。從電網投資來看,2016年1~12月,全國電網投資額達到5426億元,同比增長16.9%,占整個電力投資的60.8%。
“可以看出,電網建設速度已經超過了電源建設速度。此外,據統計,110千伏以下的變電、配電設備的占有率已經超過了58%,同比增長35.9%,電網建設增速是16.9%,通過對比不難看出,低壓配電產品增速與電網建設的增速成倍數的關系。”王琨分析說,這說明一方面我國電網建設投資強度已經大于電源建設,另一方面在電網建設投資強度上,低壓配電設備的份額超過了一半,增速也大于110千伏以上的輸電設備。
在王琨看來,出現電網建設投資強度大于電源建設的情況實屬正常。他給出了原因。首先,電力系統中,有發出來的電就要進行輸出、配送,輸配電設備需求會隨著電源建設的增加而增加。其次,電網建設滯后于電源建設。滯后周期通常在2~4年之間。現在我國電源建設已經進入一個探底的過程,2015~2016年,我國輸變電設備經歷了高速發展的過程,但是未來2~4年之后,電網建設的增速也會隨之放緩,根本原因就是社會用電量需求在下降。
但是以綠色、節能為特點的智能電網建設始終不變。因此,需要輸變電設備企業與時俱進,轉變觀念。“從裝備的角度而言,裝備是電網技術和電網新結構的承載體,沒有裝備的支撐,任何技術、政策、發展趨勢都是無源之水。”王琨表示。
因此,在推進智能電網建設的過程中,我國出臺了一些輸變電設備相關的政策,如《關于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提出,“十三五”期間,我國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于1.7萬億元,并對配電變壓器升級改造提出了要求。又如《關于配電變壓器能效提升計劃(2015~2017年)》,其中提出到今年年底,高效配電變壓器在網運行比例提高14%,累計推廣高效配電變壓器6億千伏安。其中,新建增量推廣不低于3.5億千伏安。
輸配電設備企業需以這些政策為導向,加快研發。王琨表示,未來電力裝備技術將有四個發展趨勢,一是經濟發展新常態要求電力裝備制造業必須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目前,配電、輸電設備行業產能過剩,隨著國家“三去一補一降”,去產能將會成為“十三五”的一個基調;二是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要求電力裝備制造業向智能化轉變;三是制造大國向強國轉變要求電力裝備制造業必須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四是“一帶一路”的戰略總體布局要求電力裝備制造業必須要加快實施“走出去”。
智能制造成輸變電設備企業競爭優勢
“近期世界上主要國家都推出了智能制造國家發展戰略,將發展智能制造作為戰略核心。從目前來看,以智能制造為代表的新一代產業革命將是釋放未來競爭力的關鍵,也是行業洗牌的關鍵。”王琨指出了智能制造的重要性。
對于輸變電設備,智能制造從廣義上講,包括產品制造部分,指設計、加工、裝配、實驗、檢測、運行等智能化,另一方面指的是設備本身的智能化功能,如智能變壓器、智能開關。
“對于輸變電設備而言,目前核心部件的設計、制造難度大。使用環境復雜,現場遠程檢測運維需求較為迫切。對于高壓、超高壓輸變電設備制造企業,需要統一協調利用資源,實現統一技術管理,協同制造過程。”王琨表示。
而對于配電設備,目前業內提出以柔性制造為特征智能制造系統設計,實現定制化的制造。目前,配電設備企業利潤率很低,受材料成本波動、用工成本上升、市場終端產品售價降低等因素的影響,現有產品的經營和制造模式不進行改變,那么利潤率降低會越來越明顯,對行業會造成較大沖擊。需要輸配電企業盡快實現智能化產品設計,柔性管理低壓配電設備智能制造,其中包括產品生命周期管理、數字化產品設計和生產布局仿真。
那么,如何實現柔性制造?王琨提出,要以數字化的設計為前提,建立柔性自動化生產線,實現生產工藝、系統運行,物流布局以及生產節拍的均衡,并配套數字化車間透明信息過程管理系統。
目前,國內很多輸配電設備企業都在走智能制造的道路。如天水長城開關廠有限公司實施的“中壓空氣絕緣開關設備制造數字化車間”、中天科技智能制造車間,浙江樂清低壓電器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