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組書記、常務副理事長楊昆在會上表示,預計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7萬億千瓦時,“十三五”用電量年均增長48%左右。
國家將重點推進電力裝備技術標準和工程服務國際合作,打破國際壁壘,推動我國電力裝備產業的健康發展。
2016年11月28日,主題為“轉型升級綠色高效智能互聯”的2016中國國際能源峰會暨展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組書記、常務副理事長楊昆在會上表示,預計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7萬億千瓦時,“十三五”用電量年均增長4.8%左右。
以下為楊昆理事長講話原文:
圖為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組書記、常務副理事長楊昆
楊昆:尊敬的王會長、李會長、各位領導、代表,很高興參加2016中國國際能源峰會,按照會議的安排我就電力行業發展形勢與展望與大家交流分享。
十二五電力工業發展情況,裝機規模迅速增長,供需形勢趨于寬松,十二五期間我國發電裝機容量由2010年的9.7億千瓦增長到2015年的15.3億千瓦,年均增長9.6%。截止到2016年10月底,全國6000千瓦以上電場的裝機容量15.6億千瓦,同比增長10.8%,其中水電2.91億千瓦,火電10.3億千瓦,核電3352萬千瓦,風電1.4億千瓦,2015年底全國電網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回路長度61萬千米,便點容量31億千伏安,大容量遠距離輸電的格局形成,全國跨省跨區電力資源配置規模達到2億千瓦,其中西電東輸規模1.4億千瓦,全社會用電量2010年4.2萬億千瓦時,增長到2015年底的5.17億千瓦時,年均增長6.3%,人均用電量2010年的3140千瓦時提升到2015年4142千瓦時超越世界平均水平,電力終端能源消費中的占比達到25.8%。
近幾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是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2015年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3988小時,較2010年下降742小時,2016年1到10月份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3122小時,同比降低188小時,總的形勢看,電力供需趨于寬松。
電力綠色發展轉型加快,結構調整成效顯著,電力結構進一步優化,十二五期間我國風電規模高速增長,光電發展跨越式,水力發電穩步增長,核電建設規模居世界第一位。五年累計進增非石化能源裝機2.7億千瓦,2015年末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5.3億千瓦,占全國總裝機比重由2010年25%提高到2015年的34%,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由2010年的8.6%,提高到2015年的12%。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的目標!
供電煤耗進一步下降,2015年全國火電機組供電標準煤耗315克千瓦時,較2010年下降了18克每千瓦時,低于國家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確定的2015年325克千瓦時的目標,處于世界平均水平。污染物排放大幅度降低,2015年底脫硫機組比例接近100%,脫硝機組比例92%,火電裝機容量增長到2015年9.9億千瓦,2015年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比2010年減少425萬噸和501萬噸,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
電力科技創新取得重大突破,諸多技術國際領先,一千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等提升并實現大規模應用,已建成特高壓工程,我國柔性直流輸電技術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智能電網技術攻關、設備研制、標準制定、工程建設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中信天津生態城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張北國家風光儲示范工程等先后投入運行。
百萬千瓦華龍1號自主核電三代壓水堆技術開工建設,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CAP1400核電技術研發基本完成,自主開發具有第四代安全特征的全球首個商用高溫氣冷堆開工建設,60萬千瓦、100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先后投產,循環硫化鍋爐投入商用化運營,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空冷機組開工建設、800兆瓦水電機組研制成功并實現工程應用等,我國形成大容量風電機組整體設計體系和比較完整的風電裝備制造科技體系,3兆瓦風電機組廣泛采用,規模化光伏開發利用技術取得重要的進展,工程建設方面,先后建成世界最高的305米井平和水電站混凝土拱壩等建成。
全球能源互聯網倡議取得廣泛的共識,2015年9月習主席聯合國發展峰會上,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的電力需求,電力行業積極落實倡議精神,成立了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開展了大量區域電網互聯互通研究和宣傳,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倡議得到了廣泛的共識,在電力投資、技術進步、產業合作等方面帶來新的機遇。
近年來電力行業企業積極貫徹落實國家走出去戰略要求,加大對外投資的力度,投資范圍涉及水電、火電、風電、輸變電等領域,目前我國電力企業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意大利、新加坡、印尼、越南等多個國家投資運營項目,特高壓技術走出國門了,核電企業與多個國家簽署了合作協議,電力建設企業項目遍及世界各地,帶動了電力技術和裝備出口,2013到2015年電力行業對外直接投資388億美元,工程承包累計1273.9億美元,電力機具和電器零件出口8585億美元。
“十三五”電力工業發展展望,第一電力需求,2020年電力需求仍處于中速增長,按照國民經濟“十三五”規劃目標,預計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7萬億千瓦時,“十三五”用電量年均增長4.8%左右。
電力發展的目標,根據電力需求預計2020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0億千瓦,其中煤電不超過4億千萬,常規水電3.4億千瓦,核電5800萬千萬等,2020年全國110千伏及以上線路,達到176萬公里,變電容量79億千伏安。
清潔能源發展力度加大,完成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的目標,“十三五”期間清潔能源將得到優先發展,首先平衡水電、風電、光伏和核能,在用氣電、煤電補貼,首先要清潔電力要得到充分的利用,然后再通過煤電、氣電來實現調峰。
2020年非化石發電裝機比重提高四個百分點,“十三五”風電新增裝機7900萬千瓦,三北地區提高風電就近消納的能力,建設外送通道,擴大風電消納范圍,來解決問題。棄風、棄光、棄水問題比較的嚴重嘛。
中東部、南方風電開展力度進一步加大,因地制宜推進海上風電建設,規劃海上風電新增500千瓦,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和光伏+綜合利用工程,支持光熱發電,規劃太陽能發電新增680萬千瓦,實現風電光伏發展目標,積極推廣應用5到6兆瓦等級研制8到10兆瓦等級海上風電機組,并進行工程示范,集中研制新型高效低成本的光伏電池,突破大型光伏電站設計集成和運行維護關鍵技術,掌握兆瓦級光伏電站集群控制技術,組織開展風電場智能控制,調度及能效評估加強大規模分布式電源電網集成控制技術研究,新增水電四千萬千瓦以上,新增核電三千萬千瓦,開工三千萬千萬。
煤電轉型升級力度加大,實施燃煤電場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提速工程,加大能耗高污染重煤電機組改造的淘汰力度,“十三五”全國煤電超低排放改造4.2億千瓦,節能改造3.4億千瓦,通過靈活性改造增加調峰能力4600萬千瓦,積極推廣應用清潔高效發電技術。
到一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循環硫化發電技術、媒氣化聯合循環基礎等等,調整煤電的布局。電網投資力度加大,加強外送通道建設,新增西電東送能力1.3億千瓦,為清潔能源配置和消納奠定基礎,持續優化電網結構,調整區域電網主網架,提升等級電網協調性,探索大電網柔性互聯,區域省級電網的能力,規劃新增五百千伏及以上交流線路9.2萬公里,升級改造配電網,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
加強智能電網基礎,推進互聯網+智能電網建設,全面提升電網間的優化配置和多種能源的能力,使節能替代力度加大,居民采暖、生產制造、交通用水、電力供應與消費開展節能替代,實現能源終端消費環節電能替代散燒煤、燃油消費總量約1.3億標煤,用電量4500億千瓦時,電能由目前的25.8%至27%,淘汰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燃煤供熱小鍋爐,滿足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
電力合作力度國際合作,國家將重點推進電力裝備技術標準和工程服務國際合作,積極推進高效清潔火電、水電、核電、輸變電等大型成套設備出口,依托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以及國際多邊雙邊合作機制,穩步有序開拓國際市場,推動區域電網互通互聯,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破除國際貿易技術壁壘。今年6月中電聯牽頭成立了中國電力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為電力及相關企業走出去搭建了合作平臺,目前陸續有合作項目通過平臺實現了落地,隨著“一帶一路”推進國際合作機會越來越多,平臺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希望電力和相關企業通過平臺加強合作。
電力行業發展與包括機械行業在內唇齒相依,電力行業為上下游產業裝備制造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中電聯作為電力行業協會組織愿意于各行業兄弟協會一起團結協作、把握機遇,為促進能源與裝備行業間合作共贏做出新得更大貢獻,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國家將重點推進電力裝備技術標準和工程服務國際合作,打破國際壁壘,推動我國電力裝備產業的健康發展。
2016年11月28日,主題為“轉型升級綠色高效智能互聯”的2016中國國際能源峰會暨展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組書記、常務副理事長楊昆在會上表示,預計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7萬億千瓦時,“十三五”用電量年均增長4.8%左右。
以下為楊昆理事長講話原文:
圖為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組書記、常務副理事長楊昆
楊昆:尊敬的王會長、李會長、各位領導、代表,很高興參加2016中國國際能源峰會,按照會議的安排我就電力行業發展形勢與展望與大家交流分享。
十二五電力工業發展情況,裝機規模迅速增長,供需形勢趨于寬松,十二五期間我國發電裝機容量由2010年的9.7億千瓦增長到2015年的15.3億千瓦,年均增長9.6%。截止到2016年10月底,全國6000千瓦以上電場的裝機容量15.6億千瓦,同比增長10.8%,其中水電2.91億千瓦,火電10.3億千瓦,核電3352萬千瓦,風電1.4億千瓦,2015年底全國電網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回路長度61萬千米,便點容量31億千伏安,大容量遠距離輸電的格局形成,全國跨省跨區電力資源配置規模達到2億千瓦,其中西電東輸規模1.4億千瓦,全社會用電量2010年4.2萬億千瓦時,增長到2015年底的5.17億千瓦時,年均增長6.3%,人均用電量2010年的3140千瓦時提升到2015年4142千瓦時超越世界平均水平,電力終端能源消費中的占比達到25.8%。
近幾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是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2015年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3988小時,較2010年下降742小時,2016年1到10月份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3122小時,同比降低188小時,總的形勢看,電力供需趨于寬松。
電力綠色發展轉型加快,結構調整成效顯著,電力結構進一步優化,十二五期間我國風電規模高速增長,光電發展跨越式,水力發電穩步增長,核電建設規模居世界第一位。五年累計進增非石化能源裝機2.7億千瓦,2015年末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5.3億千瓦,占全國總裝機比重由2010年25%提高到2015年的34%,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由2010年的8.6%,提高到2015年的12%。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的目標!
供電煤耗進一步下降,2015年全國火電機組供電標準煤耗315克千瓦時,較2010年下降了18克每千瓦時,低于國家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確定的2015年325克千瓦時的目標,處于世界平均水平。污染物排放大幅度降低,2015年底脫硫機組比例接近100%,脫硝機組比例92%,火電裝機容量增長到2015年9.9億千瓦,2015年電力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比2010年減少425萬噸和501萬噸,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
電力科技創新取得重大突破,諸多技術國際領先,一千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等提升并實現大規模應用,已建成特高壓工程,我國柔性直流輸電技術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智能電網技術攻關、設備研制、標準制定、工程建設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中信天津生態城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張北國家風光儲示范工程等先后投入運行。
百萬千瓦華龍1號自主核電三代壓水堆技術開工建設,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CAP1400核電技術研發基本完成,自主開發具有第四代安全特征的全球首個商用高溫氣冷堆開工建設,60萬千瓦、100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先后投產,循環硫化鍋爐投入商用化運營,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空冷機組開工建設、800兆瓦水電機組研制成功并實現工程應用等,我國形成大容量風電機組整體設計體系和比較完整的風電裝備制造科技體系,3兆瓦風電機組廣泛采用,規模化光伏開發利用技術取得重要的進展,工程建設方面,先后建成世界最高的305米井平和水電站混凝土拱壩等建成。
全球能源互聯網倡議取得廣泛的共識,2015年9月習主席聯合國發展峰會上,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的電力需求,電力行業積極落實倡議精神,成立了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開展了大量區域電網互聯互通研究和宣傳,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倡議得到了廣泛的共識,在電力投資、技術進步、產業合作等方面帶來新的機遇。
近年來電力行業企業積極貫徹落實國家走出去戰略要求,加大對外投資的力度,投資范圍涉及水電、火電、風電、輸變電等領域,目前我國電力企業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意大利、新加坡、印尼、越南等多個國家投資運營項目,特高壓技術走出國門了,核電企業與多個國家簽署了合作協議,電力建設企業項目遍及世界各地,帶動了電力技術和裝備出口,2013到2015年電力行業對外直接投資388億美元,工程承包累計1273.9億美元,電力機具和電器零件出口8585億美元。
“十三五”電力工業發展展望,第一電力需求,2020年電力需求仍處于中速增長,按照國民經濟“十三五”規劃目標,預計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7萬億千瓦時,“十三五”用電量年均增長4.8%左右。
電力發展的目標,根據電力需求預計2020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0億千瓦,其中煤電不超過4億千萬,常規水電3.4億千瓦,核電5800萬千萬等,2020年全國110千伏及以上線路,達到176萬公里,變電容量79億千伏安。
清潔能源發展力度加大,完成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的目標,“十三五”期間清潔能源將得到優先發展,首先平衡水電、風電、光伏和核能,在用氣電、煤電補貼,首先要清潔電力要得到充分的利用,然后再通過煤電、氣電來實現調峰。
2020年非化石發電裝機比重提高四個百分點,“十三五”風電新增裝機7900萬千瓦,三北地區提高風電就近消納的能力,建設外送通道,擴大風電消納范圍,來解決問題。棄風、棄光、棄水問題比較的嚴重嘛。
中東部、南方風電開展力度進一步加大,因地制宜推進海上風電建設,規劃海上風電新增500千瓦,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和光伏+綜合利用工程,支持光熱發電,規劃太陽能發電新增680萬千瓦,實現風電光伏發展目標,積極推廣應用5到6兆瓦等級研制8到10兆瓦等級海上風電機組,并進行工程示范,集中研制新型高效低成本的光伏電池,突破大型光伏電站設計集成和運行維護關鍵技術,掌握兆瓦級光伏電站集群控制技術,組織開展風電場智能控制,調度及能效評估加強大規模分布式電源電網集成控制技術研究,新增水電四千萬千瓦以上,新增核電三千萬千瓦,開工三千萬千萬。
煤電轉型升級力度加大,實施燃煤電場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提速工程,加大能耗高污染重煤電機組改造的淘汰力度,“十三五”全國煤電超低排放改造4.2億千瓦,節能改造3.4億千瓦,通過靈活性改造增加調峰能力4600萬千瓦,積極推廣應用清潔高效發電技術。
到一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循環硫化發電技術、媒氣化聯合循環基礎等等,調整煤電的布局。電網投資力度加大,加強外送通道建設,新增西電東送能力1.3億千瓦,為清潔能源配置和消納奠定基礎,持續優化電網結構,調整區域電網主網架,提升等級電網協調性,探索大電網柔性互聯,區域省級電網的能力,規劃新增五百千伏及以上交流線路9.2萬公里,升級改造配電網,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
加強智能電網基礎,推進互聯網+智能電網建設,全面提升電網間的優化配置和多種能源的能力,使節能替代力度加大,居民采暖、生產制造、交通用水、電力供應與消費開展節能替代,實現能源終端消費環節電能替代散燒煤、燃油消費總量約1.3億標煤,用電量4500億千瓦時,電能由目前的25.8%至27%,淘汰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燃煤供熱小鍋爐,滿足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
電力合作力度國際合作,國家將重點推進電力裝備技術標準和工程服務國際合作,積極推進高效清潔火電、水電、核電、輸變電等大型成套設備出口,依托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以及國際多邊雙邊合作機制,穩步有序開拓國際市場,推動區域電網互通互聯,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破除國際貿易技術壁壘。今年6月中電聯牽頭成立了中國電力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為電力及相關企業走出去搭建了合作平臺,目前陸續有合作項目通過平臺實現了落地,隨著“一帶一路”推進國際合作機會越來越多,平臺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希望電力和相關企業通過平臺加強合作。
電力行業發展與包括機械行業在內唇齒相依,電力行業為上下游產業裝備制造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中電聯作為電力行業協會組織愿意于各行業兄弟協會一起團結協作、把握機遇,為促進能源與裝備行業間合作共贏做出新得更大貢獻,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