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于“國家電網公司‘十二五’規劃”、“中石油集團‘十二五’規劃”的名稱或將銷聲匿跡。
國家能源局高層在4月份的一次會議上稱,“能源局是國家的能源局,而不是某一個企業、某一個部門的能源局。”
業內普遍認為,這是國家能源局轉變工作方式的重要信號。“企業規劃不能代替國家規劃,曾經各自為營的混亂局面終將結束。”上述知情人士向記者強調。
“多年來,公眾已快要分不清國家規劃與國企、央企規劃的區別了。”原國家電網建設公司顧問、原電力規劃總院規劃處長丁功揚告訴本報記者,“企業規劃往往代替了國家規劃,從而造成混亂。”
在丁功揚看來,這一趨勢發端于2005年,是年,國家電網公司發布“全國一張網”的公司規劃。
此后8年中,雖經屢次修改,但作為主管單位的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始終未能完全擺脫企業規劃的影響。
“十二五”已經過半,電網“十二五”規劃拖沓至今未能出臺,目前只能以電網企業的“2013-2020年規劃”取而代之。
丁功揚認為,電力規劃至少要明確電源、電網和用電需求三方面內容,電網只是傳輸介質,單獨以電網公司的名義做規劃,只能是空中樓閣。
事實上,大型企業主導的規劃早已顯露出與國家規劃的沖突,并直接導致企業的投資風險。
以風電為例,“五大電力、六小電力”為主的風電開發商各自為政,其風電場建設布局與電網難以銜接,在過去的5年中,曾屢屢出現建好了風電場卻無法送出的尷尬局面。
風力資源最為優質的“三北”地區,成為棄風限電最為嚴重的地區。國家能源局統計,2012年我國總共放棄風電200億度,直接損失100多億元。
今后企業的規劃在上報國家能源局前不能對外發布,并且要帶上‘研究’兩個字。”原國家電力公司戰略規劃部主任姜紹俊向本報記者解讀:“只有在組織專家討論通過后才能以國家能源局的名義對外發布。”姜紹俊也是“南方電網2012-2020年規劃”的專家組成員。
在姜紹俊與丁功揚看來,按照新方式制定電網規劃將更加科學,以往那種在不明確電源規模和用電需求就制定規劃的時代即將終結。
為保證國家規劃的順利執行,國家能源局在各地的派出機構將承擔糾偏矯正的職能。據悉,原國家電監會派駐各地的電監辦歸并國家能源局后,其地位類似于財政部、審計署、國家稅務總局的派出機構,將重點監管國家規劃的執行。
姜紹俊稱:“如發現不符合規劃的現象,各地能源局將會采取必要措施。”截至發稿,記者尚未獲得大型央企對此轉變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