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中國電力(02380.HK)發布公告,與國家電投訂立意向書,擬收購國家電投旗下河南電力100%權益。公告指出,該次收購將擴大中國電力經營規模,預計收購后的裝機容量將增加30%。此外,收購也將消除雙方在河南省的不良競爭,提升公司整體在河南省的協同效應與經營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電投持有中國電力55.35%的股權,是后者的間接控股股東,河南電力則是國家電投全資子公司。這也就意味著,本次收購實際上是國家電投內部在河南省境內的火電電源資產重組。
“供給側改革的核心之一便是去掉過剩產能,產能向優勢資源集中。”信達證券電氣設備新能源分析師曹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中國火電產能過剩情況比較嚴重,國家電投內部將火電優勢資產集中到一個企業旗下,有利于在供給側改革去產能方面獲得先發優勢。”
4600兆瓦火電資產擬整合
本次收購所涉及整合的火電電源資產約為4600兆瓦。收購事項一旦落地,將有望規避國家電投內部在河南省的不良競爭。
資料顯示,國家電投全資持有的河南電力成立于2010年,主要從事電力及熱能發電的經營、生產、投資及管理。截至2015年,河南電力擁有的合并裝機容量總額約5600兆瓦(不包括其聯營公司的裝機容量),其中約4600兆瓦來自火電。
而中國電力則為國家電投常規能源業務的核心子公司,擁有并經營大容量燃煤火力發電廠、水力與風力等清潔能源發電廠。
“國家電投整合火電資源,很可能是為了應對目前的火電過剩壓力,提高內部資源配置效率。”中國社科院能源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馮永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
事實上,在馮永晟看來,目前電力企業壓力倍增,提早布局、控本增效是應有之義。根據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5年我國全年絕對發電量5618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2%,其中火力絕對發電量4210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8%。在電力消費需求增速持續下滑的背景下,火電產能不減反增。2015年,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12974萬千瓦,其中,水電1608萬千瓦,火電6400萬千瓦。因此,2016年火電或將面臨嚴峻考驗。
在曹寅看來,當前國內火電產能過剩的背景下,國家電投此舉可能將獲得供給側改革去產能方面的先發優勢。“國家電投將其內部火電資產集中到一個企業旗下,就會形成相對于地方火電裝機企業的比較優勢。”曹寅指出,“供給側改革提倡產能集中化、產能向優勢資源集中,該次重組將國家電投內部的區域產能集中,無疑將增強企業在區域的競爭力。”
資本市場不買單
盡管中國電力收購河南電力100%權益的建議“看上去很美”,但資本市場卻并不怎么買單。
公告發布后當天,中國電力股票跌幅逾9%,收報3.62元,成交3283萬股,涉資1.22億元。相較之下,同為港股電力概念的大唐發電(00991.HK)當日上漲2.381%,華電國際(01071.HK)上漲3.786%,華能國電(00902.HK)上漲1.278%,華潤電力(00836.HK)上漲0.149%。中國電力20日收跌1.1%,報收3.58港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多位投資者對本次收購中河南電力資產的優質性存疑。“現在火電已經在走下坡路了,不知道收購的會不會是集團公司的劣質資產。”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資者表示。
投資者的擔心并非空穴來風。除去火電本身產能過剩之外,未來火電還將受到水電、核電、風光發電等的抑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副主任郭焦鋒此前向記者透露,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國整體能源結構中將占比達15%,煤炭占比57%。與煤炭一脈相承的火電,其市場也將相應受到擠壓。
體現到中國電力上,其水電業務在整體業務中占據相當部分比重,新能源業務亦增速迅猛,火電業務反倒略顯乏力。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電力火電總發電量約為3221萬兆瓦時,同比下降5.99%,水電總發電量約1481萬兆瓦時,同比上升3.4%,風電發電總量約25萬兆瓦時,同比上升68%。
能源行業觀察人士韓啟明指出,一方面,港股投資者對于中國電力的水電運營方面給予了較好的價值認可,現在收購火電資產的舉動,反倒會拉低企業估值。另一方面,從毛利率來看,河南電力對于中國電力的業績增厚能力有限。
“按照4000發電利用小時數來計算,4600兆瓦的裝機規模一年對應20多億收入。而意向書中指明,河南電力2015年除稅及扣除非控股股東權益后的凈利潤為8.24億元,如此算來,毛利率只維持在正常水平。”韓啟明直言。
但曹寅從另一個角度指出,專業化的公司在資本市場是應該有溢價的。“國家電投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擁有火電、水電、核電及新能源資產的綜合能源集團,有必要在公司內部做各個電源資產的整合,形成火電、核電、水電等的專業公司,專業性在資本市場應該體現出一定的溢價能力。”
不過,無論資本市場如何回應,國家電投電源資產整合的面紗,無疑正在緩慢掀起。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電投持有中國電力55.35%的股權,是后者的間接控股股東,河南電力則是國家電投全資子公司。這也就意味著,本次收購實際上是國家電投內部在河南省境內的火電電源資產重組。
“供給側改革的核心之一便是去掉過剩產能,產能向優勢資源集中。”信達證券電氣設備新能源分析師曹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中國火電產能過剩情況比較嚴重,國家電投內部將火電優勢資產集中到一個企業旗下,有利于在供給側改革去產能方面獲得先發優勢。”
4600兆瓦火電資產擬整合
本次收購所涉及整合的火電電源資產約為4600兆瓦。收購事項一旦落地,將有望規避國家電投內部在河南省的不良競爭。
資料顯示,國家電投全資持有的河南電力成立于2010年,主要從事電力及熱能發電的經營、生產、投資及管理。截至2015年,河南電力擁有的合并裝機容量總額約5600兆瓦(不包括其聯營公司的裝機容量),其中約4600兆瓦來自火電。
而中國電力則為國家電投常規能源業務的核心子公司,擁有并經營大容量燃煤火力發電廠、水力與風力等清潔能源發電廠。
“國家電投整合火電資源,很可能是為了應對目前的火電過剩壓力,提高內部資源配置效率。”中國社科院能源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馮永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
事實上,在馮永晟看來,目前電力企業壓力倍增,提早布局、控本增效是應有之義。根據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5年我國全年絕對發電量5618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2%,其中火力絕對發電量4210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8%。在電力消費需求增速持續下滑的背景下,火電產能不減反增。2015年,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12974萬千瓦,其中,水電1608萬千瓦,火電6400萬千瓦。因此,2016年火電或將面臨嚴峻考驗。
在曹寅看來,當前國內火電產能過剩的背景下,國家電投此舉可能將獲得供給側改革去產能方面的先發優勢。“國家電投將其內部火電資產集中到一個企業旗下,就會形成相對于地方火電裝機企業的比較優勢。”曹寅指出,“供給側改革提倡產能集中化、產能向優勢資源集中,該次重組將國家電投內部的區域產能集中,無疑將增強企業在區域的競爭力。”
資本市場不買單
盡管中國電力收購河南電力100%權益的建議“看上去很美”,但資本市場卻并不怎么買單。
公告發布后當天,中國電力股票跌幅逾9%,收報3.62元,成交3283萬股,涉資1.22億元。相較之下,同為港股電力概念的大唐發電(00991.HK)當日上漲2.381%,華電國際(01071.HK)上漲3.786%,華能國電(00902.HK)上漲1.278%,華潤電力(00836.HK)上漲0.149%。中國電力20日收跌1.1%,報收3.58港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多位投資者對本次收購中河南電力資產的優質性存疑。“現在火電已經在走下坡路了,不知道收購的會不會是集團公司的劣質資產。”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資者表示。
投資者的擔心并非空穴來風。除去火電本身產能過剩之外,未來火電還將受到水電、核電、風光發電等的抑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副主任郭焦鋒此前向記者透露,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國整體能源結構中將占比達15%,煤炭占比57%。與煤炭一脈相承的火電,其市場也將相應受到擠壓。
體現到中國電力上,其水電業務在整體業務中占據相當部分比重,新能源業務亦增速迅猛,火電業務反倒略顯乏力。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電力火電總發電量約為3221萬兆瓦時,同比下降5.99%,水電總發電量約1481萬兆瓦時,同比上升3.4%,風電發電總量約25萬兆瓦時,同比上升68%。
能源行業觀察人士韓啟明指出,一方面,港股投資者對于中國電力的水電運營方面給予了較好的價值認可,現在收購火電資產的舉動,反倒會拉低企業估值。另一方面,從毛利率來看,河南電力對于中國電力的業績增厚能力有限。
“按照4000發電利用小時數來計算,4600兆瓦的裝機規模一年對應20多億收入。而意向書中指明,河南電力2015年除稅及扣除非控股股東權益后的凈利潤為8.24億元,如此算來,毛利率只維持在正常水平。”韓啟明直言。
但曹寅從另一個角度指出,專業化的公司在資本市場是應該有溢價的。“國家電投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擁有火電、水電、核電及新能源資產的綜合能源集團,有必要在公司內部做各個電源資產的整合,形成火電、核電、水電等的專業公司,專業性在資本市場應該體現出一定的溢價能力。”
不過,無論資本市場如何回應,國家電投電源資產整合的面紗,無疑正在緩慢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