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50年來,特別是國網西藏電力成立以來,西藏電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您能簡單介紹一下西藏電力發展情況嗎?
劉曉明:由于西藏特殊的自然、歷史、環境等原因,西藏電力發展長期滯后。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時,全區電力裝機容量僅8000多千瓦,全社會用電量2600萬千瓦時,僅有35千伏拉薩電網雛形。除拉薩、日喀則等少數城鎮外,其他地區基本無電可用。在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西藏電力發展都難以滿足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電力的需求,西藏電網長期處于缺電狀態。
從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隨著納金電站、羊八井地熱試驗電站、羊湖抽水蓄能電站等一些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電站建成投產,西藏電網裝機規模不斷擴大,缺電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進入21世紀,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國家有關部委、電力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西藏電力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特別是自2007年7月西藏公司上劃國家電網公司控股管理以來,國家電網公司舉全公司之力,在項目、資金、人才和管理等方面進一步加大了對國網西藏電力的支持力度。昌都金河電站、拉薩直孔電站、阿里獅泉河電站、林芝雪卡電站、老虎嘴電站、拉薩過渡電源和旁多、藏木等一批骨干電站先后建成,西藏電網裝機規模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全區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176萬千瓦,是“十一五”末的2.25倍,是自治區成立初期的200倍;全社會用電量42億千瓦時,是“十一五”末的1.75倍,是自治區成立初期的153倍。
在西藏電源建設的同時,電網實現了同步發展,由最初的一個電站帶一片配電網,到各地市小的區域電網,直至2000年初逐步形成藏中、昌都、阿里“一大兩小”三個區域電網,電壓等級實現從6千伏到35千伏和110千伏的升級。進入21世紀,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西藏電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隨著青藏聯網工程的建成投運,藏中電網實現了與全國聯網,結束了西藏電網孤網運行歷史。藏中220千伏骨干環網工程建成投產,實現了電網主網架電壓等級由110千伏到220千伏的升級,電網技術裝備水平和供電能力顯著提升。提前建成川藏聯網工程,徹底解決了昌都電網缺電問題。大力實施城市電網改造工程,供電能力和可靠性顯著提升。全面加快“戶戶通電”工程和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建設,主電網覆蓋范圍不斷擴大,用電人口不斷增加,極大地改善了農牧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截至目前,西藏公司共管轄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10643公里,變電容量286萬千伏安,分別是“十一五”末的1.63倍和1.70倍。預計到今年年底,主電網覆蓋范圍將由“十一五”末的32個縣擴大至58個縣,供電人口達到218萬人。
今年6月1日,青藏直流聯網工程歷史性實現電力外送,標志著西藏清潔能源首次參與西北區域電力平衡,西藏電網與青海電網實現電力互濟,青藏直流聯網工程效益得到進一步發揮。隨著西藏后續水電站的陸續投運,電力外送規模將進一步加大。
《國家電網》:電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西藏電網在助力西藏自治區經濟發展上有哪些作用?
劉曉明:電力作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基礎產業和支撐產業,對推動西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公司講政治、顧大局,從政治高度、國家利益、科學發展出發,投入163億元巨資,于2011年11月提前一年建成青藏交直流聯網工程,西藏電網聯入了全國電網,結束了西藏電網孤網運行的歷史,極大地緩解了藏中電網缺電矛盾,為實現電力資源更大范圍互濟創造了條件。時任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評價:青藏交直流聯網工程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川藏電力聯網工程是公司貫徹中央西藏戰略工作部署,落實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服務川藏兩地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工程。公司主動履行社會責任,根據昌都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缺電現狀,將原規劃“十三五”期間建設的川藏聯網工程提前到“十二五”期間建設。2014年11月,總投資66.3億元的第二條“電力天路”——川藏聯網工程建成投運,徹底解決了昌都電網缺電問題,極大促進了昌都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對推動藏東南水電資源開發和外送具有重大意義。
實施“戶戶通電”工程、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和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是公司和自治區堅持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切實履行電力普遍服務責任和企業社會責任,加快推進自治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具體體現。“十一五”、“十二五”期間,國網西藏電力先后實施了三期農網工程建設,不斷擴大主電網覆蓋面,持續提升供電質量和可靠性,極大地改善了廣大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為促進農牧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的能源保障。
《國家電網》:今年下半年,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開始。這對進一步增強電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能力有著重要意義,國網西藏電力將如何開展相關工作?
劉曉明:由于西藏電力起步晚、底子薄,電源、電網建設相對滯后,主電網沒有實現全區覆蓋,仍有16個縣90萬人通過小水電局域網、太陽能光伏電站及戶用系統(金太陽工程)等方式供電,供電質量和可靠性得不到保障。同時,部分地區農網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日益突出,配電設施陳舊、供電半徑過長、變壓器布點不足、供電可靠性不高等問題逐步呈現,亟須加快推進農網改造升級,進一步提升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能力,滿足農牧民生產生活和區域經濟發展需要。
今年6月17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通過調整結構、盤活存量,增加安排中央投資,投向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等領域。公司積極響應,迅速貫徹落實,提出工作方案、全面動員部署。根據公司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作部署,新增安排投資12.5億元(中央預算投資10億元、企業自籌2.5億元)用于西藏農網改造升級。
國網西藏電力將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作為一項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高度重視,加強統籌,對工程建設早安排、早準備、早部署,目前工程已全部開工建設,后續將進一步加強工程建設管理,精心組織、精心施工,確保工程早日建成,早日惠及農牧民群眾。
《國家電網》:西藏將要建設統一電網并且實現水電外送,國網西藏電力在未來有哪些規劃?
劉曉明:西藏河流眾多,水能資源居全國首位,主要集中在藏東南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流域及雅魯藏布江流域,理論蘊藏量2.1億千瓦,技術可開發量超過1.4億千瓦,目前開發利用率較低,開發率僅1%。加快西藏水電資源開發,構建國家“西電東送”接續能源基地,對優化調整能源結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防止大氣污染,以及將西藏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西藏跨越式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2014年8月,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赴藏與自治區黨委政府領導座談,共商西藏電力發展大計,提出“構建西南同步電網、建設西藏統一電網,加快推進水電等清潔能源開發”的戰略部署,為西藏電網未來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是落實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的具體行動。
根據公司與自治區黨委政府座談會議精神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十三五”期間,西藏電網建設投資規模將在“十二五”基礎上翻一番。將加快構建川、渝、藏西南同步電網,建設以500千伏為主網架、各級電壓電網協調發展的西藏統一電網,實現藏中、昌都、阿里全區聯網;進一步擴大主電網覆蓋范圍,由現在的58個縣擴展到74個縣城及主要鄉鎮,從根本上解決我區城鎮及農牧民的用電問題;積極推進西藏水電等清潔能源開發,加快建設“西電東送”接續能源基地,實現西藏清潔能源外送。
原標題:構建西藏統一電網 從根本上解決城鎮及農牧民用電問題
劉曉明:由于西藏特殊的自然、歷史、環境等原因,西藏電力發展長期滯后。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時,全區電力裝機容量僅8000多千瓦,全社會用電量2600萬千瓦時,僅有35千伏拉薩電網雛形。除拉薩、日喀則等少數城鎮外,其他地區基本無電可用。在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西藏電力發展都難以滿足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電力的需求,西藏電網長期處于缺電狀態。
從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隨著納金電站、羊八井地熱試驗電站、羊湖抽水蓄能電站等一些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電站建成投產,西藏電網裝機規模不斷擴大,缺電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進入21世紀,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國家有關部委、電力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西藏電力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特別是自2007年7月西藏公司上劃國家電網公司控股管理以來,國家電網公司舉全公司之力,在項目、資金、人才和管理等方面進一步加大了對國網西藏電力的支持力度。昌都金河電站、拉薩直孔電站、阿里獅泉河電站、林芝雪卡電站、老虎嘴電站、拉薩過渡電源和旁多、藏木等一批骨干電站先后建成,西藏電網裝機規模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全區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176萬千瓦,是“十一五”末的2.25倍,是自治區成立初期的200倍;全社會用電量42億千瓦時,是“十一五”末的1.75倍,是自治區成立初期的153倍。
在西藏電源建設的同時,電網實現了同步發展,由最初的一個電站帶一片配電網,到各地市小的區域電網,直至2000年初逐步形成藏中、昌都、阿里“一大兩小”三個區域電網,電壓等級實現從6千伏到35千伏和110千伏的升級。進入21世紀,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西藏電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隨著青藏聯網工程的建成投運,藏中電網實現了與全國聯網,結束了西藏電網孤網運行歷史。藏中220千伏骨干環網工程建成投產,實現了電網主網架電壓等級由110千伏到220千伏的升級,電網技術裝備水平和供電能力顯著提升。提前建成川藏聯網工程,徹底解決了昌都電網缺電問題。大力實施城市電網改造工程,供電能力和可靠性顯著提升。全面加快“戶戶通電”工程和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建設,主電網覆蓋范圍不斷擴大,用電人口不斷增加,極大地改善了農牧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截至目前,西藏公司共管轄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10643公里,變電容量286萬千伏安,分別是“十一五”末的1.63倍和1.70倍。預計到今年年底,主電網覆蓋范圍將由“十一五”末的32個縣擴大至58個縣,供電人口達到218萬人。
今年6月1日,青藏直流聯網工程歷史性實現電力外送,標志著西藏清潔能源首次參與西北區域電力平衡,西藏電網與青海電網實現電力互濟,青藏直流聯網工程效益得到進一步發揮。隨著西藏后續水電站的陸續投運,電力外送規模將進一步加大。
《國家電網》:電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西藏電網在助力西藏自治區經濟發展上有哪些作用?
劉曉明:電力作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基礎產業和支撐產業,對推動西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公司講政治、顧大局,從政治高度、國家利益、科學發展出發,投入163億元巨資,于2011年11月提前一年建成青藏交直流聯網工程,西藏電網聯入了全國電網,結束了西藏電網孤網運行的歷史,極大地緩解了藏中電網缺電矛盾,為實現電力資源更大范圍互濟創造了條件。時任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評價:青藏交直流聯網工程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川藏電力聯網工程是公司貫徹中央西藏戰略工作部署,落實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服務川藏兩地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工程。公司主動履行社會責任,根據昌都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缺電現狀,將原規劃“十三五”期間建設的川藏聯網工程提前到“十二五”期間建設。2014年11月,總投資66.3億元的第二條“電力天路”——川藏聯網工程建成投運,徹底解決了昌都電網缺電問題,極大促進了昌都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對推動藏東南水電資源開發和外送具有重大意義。
實施“戶戶通電”工程、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和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是公司和自治區堅持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切實履行電力普遍服務責任和企業社會責任,加快推進自治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具體體現。“十一五”、“十二五”期間,國網西藏電力先后實施了三期農網工程建設,不斷擴大主電網覆蓋面,持續提升供電質量和可靠性,極大地改善了廣大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為促進農牧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的能源保障。
《國家電網》:今年下半年,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開始。這對進一步增強電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能力有著重要意義,國網西藏電力將如何開展相關工作?
劉曉明:由于西藏電力起步晚、底子薄,電源、電網建設相對滯后,主電網沒有實現全區覆蓋,仍有16個縣90萬人通過小水電局域網、太陽能光伏電站及戶用系統(金太陽工程)等方式供電,供電質量和可靠性得不到保障。同時,部分地區農網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日益突出,配電設施陳舊、供電半徑過長、變壓器布點不足、供電可靠性不高等問題逐步呈現,亟須加快推進農網改造升級,進一步提升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能力,滿足農牧民生產生活和區域經濟發展需要。
今年6月17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通過調整結構、盤活存量,增加安排中央投資,投向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等領域。公司積極響應,迅速貫徹落實,提出工作方案、全面動員部署。根據公司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作部署,新增安排投資12.5億元(中央預算投資10億元、企業自籌2.5億元)用于西藏農網改造升級。
國網西藏電力將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作為一項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高度重視,加強統籌,對工程建設早安排、早準備、早部署,目前工程已全部開工建設,后續將進一步加強工程建設管理,精心組織、精心施工,確保工程早日建成,早日惠及農牧民群眾。
《國家電網》:西藏將要建設統一電網并且實現水電外送,國網西藏電力在未來有哪些規劃?
劉曉明:西藏河流眾多,水能資源居全國首位,主要集中在藏東南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流域及雅魯藏布江流域,理論蘊藏量2.1億千瓦,技術可開發量超過1.4億千瓦,目前開發利用率較低,開發率僅1%。加快西藏水電資源開發,構建國家“西電東送”接續能源基地,對優化調整能源結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防止大氣污染,以及將西藏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西藏跨越式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2014年8月,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赴藏與自治區黨委政府領導座談,共商西藏電力發展大計,提出“構建西南同步電網、建設西藏統一電網,加快推進水電等清潔能源開發”的戰略部署,為西藏電網未來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是落實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的具體行動。
根據公司與自治區黨委政府座談會議精神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十三五”期間,西藏電網建設投資規模將在“十二五”基礎上翻一番。將加快構建川、渝、藏西南同步電網,建設以500千伏為主網架、各級電壓電網協調發展的西藏統一電網,實現藏中、昌都、阿里全區聯網;進一步擴大主電網覆蓋范圍,由現在的58個縣擴展到74個縣城及主要鄉鎮,從根本上解決我區城鎮及農牧民的用電問題;積極推進西藏水電等清潔能源開發,加快建設“西電東送”接續能源基地,實現西藏清潔能源外送。
原標題:構建西藏統一電網 從根本上解決城鎮及農牧民用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