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輸電網絡相比,中國配電網的投資和建設一直明顯落后于前者。這一情況,或將在5年后發生扭轉。中國國家能源局計劃在未來5年,將對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逾2萬億元。
2015年8月31日,國家能源局對外發布《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下稱《行動計劃》)。該《行動計劃》明確指出,要有效加大配電網資金投入。2015-2020年,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于2萬億元,其中2015年投資不低于3000億元,“十三五”期間累計投資不低于1.7萬億元。
配電網是指從變電站到負荷端的電力線路,在電力網中主要承擔著分配電能的作用。按供電區的功能來分類,可分為城市配電網、農村配電網和工廠配電網等。按電壓等級來分類可分為高壓配電網、中壓配電網和低壓配電網。
該《行動計劃》表示,中國近年的配電網建設投入不斷加大,配電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但用電水平相對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差距,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供電質量有待改善。
能源局計劃,到2020年,中國高壓配電網變電容量達到21億千伏安、線路長度達到101萬公里,分別是2014年的1.5倍、1.4倍。中壓公用配變容量達到11.5億千伏安、線路長度達到404萬公里,分別是2014年的1.4倍、1.3倍。
信達證券電氣設備新能源分析師、能源互聯網首席研究員曹寅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國家能源局出臺配電網建設的改造計劃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為了彌補過去在配電網方面的投資不足,解決“欠賬”;二是為了適應未來電力的發展格局。
“在過去中國電力投資更為重視發電端,電力投資中約60%用于電源,40%用于電網。直到2010年以后發生轉換,電網投資占比上升到60%,電源投資占比下降到40%。”曹寅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在電網投資中,又仍以輸電側投資為主,尤其是基于對特高壓的投資。“隨著特高壓等輸電網絡的完善,未來電網會更加注重配網側和用戶側,可靠性、互動性、清潔性和靈活性發是未來配電網智能化發展大勢所趨。”曹寅說。
配電網的完善和升級,主要是為了適應未來能源的消費革命,包括技術革命和體制革命兩方面。
曹寅表示,技術革命指的是未來電動車、分布式能源、燃氣冷熱電三聯供、儲能、電能替代、主動式配電網、需求側智慧管理等新的能源消費和配送方式。電網更注重對消費側的管理,這需要強大并且智能的配電網的支撐。
體制革命是指隨著電力改革的深入,比如售電側市場、增量配電市場、以及電力交易等開放。這些也必須以完善的配電網為基礎。
“此外,強壯、智慧、互動的配電網,也是是建設能源互聯網的基石,互聯網+的核心在于價值鏈全環節的互動,以及跨行業的融合,這都需要配電網來完成。”曹寅認為。
該《行動計劃》指出,要以配電網為支撐平臺,構建多種能源優化互補的綜合能源供應體系,實現能源、信息雙向流動,逐步構建以能源流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
國家能源局還特別強調,要提升農村和邊遠地區的供電能力,加強這些地區的配電網建設。通過電網延伸和光伏、風電、小水電等供電方式,在今年解決全部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并從側面推動新能源的發展。
普樂士首席執行官、全民光伏聯合創始人歐文凱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在中國農村和西部等邊遠地區,配電網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成為發展光伏等新能源項目的瓶頸。“加強這些地區的配電網建設,也為新能源解決了基礎投資的問題,促成新能源項目的落成。”
該《行動計劃》中,還特別指出要實施新能源及多元化負荷接入暢通行動,推廣應用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系統、分布式電源“即插即用”并網設備等技術。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配電網投資,開展試點示范,逐步向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放開增量配電投資業務。表示將研究出臺社會資本投資配電業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建設經營配電網基礎設施的具體措施。
此外,還鼓勵符合國家準入條件的配電網企業成立售電公司,采取多種方式通過電力市場購電,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承擔電力基金、政策性交叉補貼、普遍服務、社會責任等義務前提下,向用戶售電。
2015年8月31日,國家能源局對外發布《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下稱《行動計劃》)。該《行動計劃》明確指出,要有效加大配電網資金投入。2015-2020年,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于2萬億元,其中2015年投資不低于3000億元,“十三五”期間累計投資不低于1.7萬億元。
配電網是指從變電站到負荷端的電力線路,在電力網中主要承擔著分配電能的作用。按供電區的功能來分類,可分為城市配電網、農村配電網和工廠配電網等。按電壓等級來分類可分為高壓配電網、中壓配電網和低壓配電網。
該《行動計劃》表示,中國近年的配電網建設投入不斷加大,配電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但用電水平相對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差距,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供電質量有待改善。
能源局計劃,到2020年,中國高壓配電網變電容量達到21億千伏安、線路長度達到101萬公里,分別是2014年的1.5倍、1.4倍。中壓公用配變容量達到11.5億千伏安、線路長度達到404萬公里,分別是2014年的1.4倍、1.3倍。
信達證券電氣設備新能源分析師、能源互聯網首席研究員曹寅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國家能源局出臺配電網建設的改造計劃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為了彌補過去在配電網方面的投資不足,解決“欠賬”;二是為了適應未來電力的發展格局。
“在過去中國電力投資更為重視發電端,電力投資中約60%用于電源,40%用于電網。直到2010年以后發生轉換,電網投資占比上升到60%,電源投資占比下降到40%。”曹寅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在電網投資中,又仍以輸電側投資為主,尤其是基于對特高壓的投資。“隨著特高壓等輸電網絡的完善,未來電網會更加注重配網側和用戶側,可靠性、互動性、清潔性和靈活性發是未來配電網智能化發展大勢所趨。”曹寅說。
配電網的完善和升級,主要是為了適應未來能源的消費革命,包括技術革命和體制革命兩方面。
曹寅表示,技術革命指的是未來電動車、分布式能源、燃氣冷熱電三聯供、儲能、電能替代、主動式配電網、需求側智慧管理等新的能源消費和配送方式。電網更注重對消費側的管理,這需要強大并且智能的配電網的支撐。
體制革命是指隨著電力改革的深入,比如售電側市場、增量配電市場、以及電力交易等開放。這些也必須以完善的配電網為基礎。
“此外,強壯、智慧、互動的配電網,也是是建設能源互聯網的基石,互聯網+的核心在于價值鏈全環節的互動,以及跨行業的融合,這都需要配電網來完成。”曹寅認為。
該《行動計劃》指出,要以配電網為支撐平臺,構建多種能源優化互補的綜合能源供應體系,實現能源、信息雙向流動,逐步構建以能源流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
國家能源局還特別強調,要提升農村和邊遠地區的供電能力,加強這些地區的配電網建設。通過電網延伸和光伏、風電、小水電等供電方式,在今年解決全部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并從側面推動新能源的發展。
普樂士首席執行官、全民光伏聯合創始人歐文凱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在中國農村和西部等邊遠地區,配電網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成為發展光伏等新能源項目的瓶頸。“加強這些地區的配電網建設,也為新能源解決了基礎投資的問題,促成新能源項目的落成。”
該《行動計劃》中,還特別指出要實施新能源及多元化負荷接入暢通行動,推廣應用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系統、分布式電源“即插即用”并網設備等技術。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配電網投資,開展試點示范,逐步向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放開增量配電投資業務。表示將研究出臺社會資本投資配電業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建設經營配電網基礎設施的具體措施。
此外,還鼓勵符合國家準入條件的配電網企業成立售電公司,采取多種方式通過電力市場購電,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承擔電力基金、政策性交叉補貼、普遍服務、社會責任等義務前提下,向用戶售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