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電網建設的逐漸深入,電子式互感器的可靠性引起了相關各方的密切關注。有媒體曾爆出,近年來,作為首批建成的示范智能變電站項目核心元器件之一,電子式互感器接二連三被擊穿,發生爆炸事件,涉及湖南、云南、福建等地。甚至有人據此判斷,國家電網公司可能會放緩智能電網的推進速度,等待新產品成熟。
但事情并沒有像此人所料那樣發展,對于這一問題,國家電網公司給予了充分重視,并努力進行改觀。
終于,在2013年初,受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部(智能電網部)委托,電力工業電氣設備質量檢驗測試中心公布,截止2013年2月1日,已有7個廠家的18臺電子式互感器樣機通過了性能檢測,這些廠家包括南京南瑞繼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南瑞航天(北京)電氣控制技術有限公司、江蘇西電南自智能電力設備有限公司、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華偉光學技術有限公司、南京新寧光電工程有限公司、易能乾元(北京)電力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測試的產品類型則涵蓋了有源型、無源型,以及用于GIS的產品,電壓等級為110?kV和220?kV。
智能關鍵
實際上,為了提高電子式互感器質量,早在2011年7月,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部(智能電網部)、生計部、基建部、物資部、國調中心就共同組織開展了電子式互感器性能檢測工作,對24個廠家的41臺產品進行了性能檢測。2012年2月,其還在北京組織召開了電子式互感器性能檢測情況通報會。
2012年1月,國家電網公司發布了《關于切實加強電子式互感器運行管理的通知》,指出在運電子式互感器的故障率遠高于傳統互感器,對電網安全運行造成了一定影響。
2012年4月,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在武漢組織召開《電子式互感器現場校驗設備技術規范》等4項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標準研討會,對電子式互感器的檢驗方法、檢驗設備及相關技術要求進行了全面規定,目的就在于使電子式互感器測試有法可依,保障投運電子式互感器的質量。
為一個設備舉行多次檢測、召開多次會議,可見國家電網公司對電子式互感器產品的重視。而之所以這么重視是因為該產品是智能電網實現的關鍵點之一。
據了解,為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經濟運行,人們需要對電力系統及其電力設備的相關系數進行測量,以便對其進行必要的計量、監控和保護。互感器的作用便是將高電壓或大電流按比例變換成標準低電壓或標準小電流,供給測量儀器、儀表和繼電保護控制裝置。
近年來,智能電網已逐步成為電力行業的發展趨勢,其核心便是智能變電站。智能變電站以全站信息數字化、通信平臺網絡化、信息共享標準化為基本要求,需要自動完成信息采集、測量、控制、保護、計量和監測等基本功能。而要實現這種測量數字化、控制網絡化、狀態可視化、功能一體化、信息互動化目標,全部需要基于對電壓、電流的精確測量,電子式互感器即是實現變電站運行實時信息數字化的主要設備之一,在電網動態觀測、提高繼電保護可靠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電力系統運行控制整體水平的基礎。
傳統的互感器多為電磁式互感器,自身存在絕緣性能差、動態范圍小、易發生磁飽和等缺陷,而電子式互感器可以成功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在國家電網公司智能變電站試點階段,電子式互感器也得到了大規模試點使用。但由于此前相關技術規范缺乏,電子式互感器在投運前未經過全面有效的測試,導致其在實際運行中暴露出故障率較高的問題。
多方面原因導致可靠性問題
據了解,截止2011年底,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在運電子式互感器共約2538臺,主要運行在河南、山西、遼寧、江蘇等省。根據2011年國家電網公司對24個電子式互感器廠家的41臺樣品檢測,只有4臺通過全部試驗,28臺產品在試驗中出現故障,但完成了全部試驗,9臺產品出現嚴重故障,無法完成試驗,最終退出(見表1)。可見,目前,僅有少數制造商具備較為完善的生產條件、試驗能力、質量管控手段,產品質量可信度較好。
第一輪檢測結束后,大多數企業對照檢測中發現的問題,積極改進產品設計、提升廠內實驗能力,準備第二輪檢測。2012年5月初開始,國家電網公司對該類產品展開了第二輪檢測。截至目前,其共分兩輪對24個廠家59臺次獨立式電子式互感器、10個廠家15臺GIS用電子式互感器樣機進行了性能檢測。
“電子式互感器現階段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可靠性。”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高電壓研究所研發工程師汪本進表示,而可靠性問題有的來源于產品的原理和結構,如原理多樣、結構迥異、關鍵器件可靠性差等;有的來源于標準的滯后和缺陷,如檢驗項目需要完善、試驗能力亟待提高等;有的則來源于制造商方面,如其能力參差不齊、研發投入不足、出廠試驗能力欠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