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國家電網公司來說,新疆正成為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推行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重要據點。通過建設輸電通道率先打通新疆與中亞五國,是實現洲內跨國聯網、跨洲聯網,最終實現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關鍵步驟。
國家電網新疆電力公司4月13日消息稱,“十三五”期間計劃投資2019億元,用于疆電外送通道與新疆區內電網骨架建設。屆時,中國西部能源基地與中東部電力傳輸能力將顯著提高,同時為新疆成為中國與中亞地區跨境“電力絲綢之路”核心段和“蓄水池”打下基礎。
作為中國重要的戰略資源開發和儲備基地,新疆的“電力絲綢之路”之稱由來已久。2019億元,相當于國家電網2015年電網擬投資額的近一半。
事實上,新疆一直被國家電網視為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節點。早在去年11月初,國家電網便出臺20條支持新疆電力發展穩定意見,主要集中在持續加大電網投資力度,加快實施特高壓電網和750千伏網架建設等方面,以增強“疆電外送”的能力。
從地理位置而言,新疆本身就是中亞地區有機延綿的一部分,其邊境線長達5600公里,占全國陸地邊境線總長的1/3,同中亞七國中的五國保持邊境接壤。不僅如此,中亞地處亞歐大陸的中心地帶,是連接亞歐的重要樞紐。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國家電網運營著10條與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輸電線路。由俄羅斯遠東地區向中國東北地區送電的線路,已累計向中國送電超過140億千瓦時。東北地區一邊接受外來電,另一邊卻又是自身電力過剩無法解決、長期為嚴重窩電所困。
盡管如此,踏著“一帶一路”的鼓點,國家電網構建跨國互聯電網的計劃正在加速實施。國家電網2015年年度工作會議內容顯示,國家電網將開展哈薩克斯坦埃基巴斯圖茲-南陽±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俄羅斯葉爾科夫齊-河北霸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蒙古錫伯敖包-天津和新疆伊犁-巴基斯坦伊斯蘭堡±660千伏直流工程前期工作。
上述四條線路所提及的特高壓輸電技術,是指交流電壓等級1000千伏及以上、直流電壓等級±800千伏及以上的輸電技術。特高壓也是國家電網高層在公開場合頻頻提及的構建未來全球能源互聯網必須的“骨干網架”,可借此實現全球清潔能源的大規模、大范圍配置。從技術路線選擇上可以看出,國家電網將批量化走出國門的希望,更多地放在特高壓直流上。
根據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所著的《全球能源互聯網》一書的構想,全球能源互聯網將由跨國跨洲骨干網架和涵蓋各國各電壓等級電網(輸電網、配電網)的國家泛在智能電網構成。亞洲各大可再生能源基地——蒙古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基地、俄羅斯遠東和西伯利亞水電基地、中亞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基地、中國“三北”風電和西北太陽能發電基地、白令海峽及庫頁島風電基地、印度太陽能與風電基地等,都將成為亞洲互聯電網內的電源送出點。
其中,中亞地區(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水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打捆后,可根據亞洲和歐洲負荷變化、時差等進行靈活調度送電。
至于中國與中亞的互聯電力通道,則很大程度上可以乘上“一帶一路”的東風。在去年11月舉行的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國家電網總經理舒印彪曾明確表示,國家電網將依托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的特高壓技術來打造“一帶一路”經濟帶輸電走廊,實現與中亞五國的電網相聯,共享哈薩克斯坦大型能源基地和中亞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資源,遠期或將實現和蒙古、俄羅斯等國聯網。
舒印彪還曾系統闡述中國與周邊國家實現聯網有三個重點: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輸電走廊,建設從中國新疆到中亞五國的輸電通道;二是俄羅斯和蒙古國向中國輸電通道;三是與南部鄰國聯網通道。前述四條將于2015年開展前期工作跨國特高壓直流工程,正是對此的部分印證。
國家電網新疆電力公司4月13日消息稱,“十三五”期間計劃投資2019億元,用于疆電外送通道與新疆區內電網骨架建設。屆時,中國西部能源基地與中東部電力傳輸能力將顯著提高,同時為新疆成為中國與中亞地區跨境“電力絲綢之路”核心段和“蓄水池”打下基礎。
作為中國重要的戰略資源開發和儲備基地,新疆的“電力絲綢之路”之稱由來已久。2019億元,相當于國家電網2015年電網擬投資額的近一半。
事實上,新疆一直被國家電網視為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節點。早在去年11月初,國家電網便出臺20條支持新疆電力發展穩定意見,主要集中在持續加大電網投資力度,加快實施特高壓電網和750千伏網架建設等方面,以增強“疆電外送”的能力。
從地理位置而言,新疆本身就是中亞地區有機延綿的一部分,其邊境線長達5600公里,占全國陸地邊境線總長的1/3,同中亞七國中的五國保持邊境接壤。不僅如此,中亞地處亞歐大陸的中心地帶,是連接亞歐的重要樞紐。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國家電網運營著10條與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輸電線路。由俄羅斯遠東地區向中國東北地區送電的線路,已累計向中國送電超過140億千瓦時。東北地區一邊接受外來電,另一邊卻又是自身電力過剩無法解決、長期為嚴重窩電所困。
盡管如此,踏著“一帶一路”的鼓點,國家電網構建跨國互聯電網的計劃正在加速實施。國家電網2015年年度工作會議內容顯示,國家電網將開展哈薩克斯坦埃基巴斯圖茲-南陽±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俄羅斯葉爾科夫齊-河北霸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蒙古錫伯敖包-天津和新疆伊犁-巴基斯坦伊斯蘭堡±660千伏直流工程前期工作。
上述四條線路所提及的特高壓輸電技術,是指交流電壓等級1000千伏及以上、直流電壓等級±800千伏及以上的輸電技術。特高壓也是國家電網高層在公開場合頻頻提及的構建未來全球能源互聯網必須的“骨干網架”,可借此實現全球清潔能源的大規模、大范圍配置。從技術路線選擇上可以看出,國家電網將批量化走出國門的希望,更多地放在特高壓直流上。
根據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所著的《全球能源互聯網》一書的構想,全球能源互聯網將由跨國跨洲骨干網架和涵蓋各國各電壓等級電網(輸電網、配電網)的國家泛在智能電網構成。亞洲各大可再生能源基地——蒙古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基地、俄羅斯遠東和西伯利亞水電基地、中亞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基地、中國“三北”風電和西北太陽能發電基地、白令海峽及庫頁島風電基地、印度太陽能與風電基地等,都將成為亞洲互聯電網內的電源送出點。
其中,中亞地區(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水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打捆后,可根據亞洲和歐洲負荷變化、時差等進行靈活調度送電。
至于中國與中亞的互聯電力通道,則很大程度上可以乘上“一帶一路”的東風。在去年11月舉行的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國家電網總經理舒印彪曾明確表示,國家電網將依托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的特高壓技術來打造“一帶一路”經濟帶輸電走廊,實現與中亞五國的電網相聯,共享哈薩克斯坦大型能源基地和中亞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資源,遠期或將實現和蒙古、俄羅斯等國聯網。
舒印彪還曾系統闡述中國與周邊國家實現聯網有三個重點: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輸電走廊,建設從中國新疆到中亞五國的輸電通道;二是俄羅斯和蒙古國向中國輸電通道;三是與南部鄰國聯網通道。前述四條將于2015年開展前期工作跨國特高壓直流工程,正是對此的部分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