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清潔發展、解決霧霾問題,根本途徑是發展特高壓電網,推動“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實現我國能源從以化石能源為主向以清潔能源為主轉變,從根本上解決大氣污染問題。
近年來,我國多次發生大規模霧霾天氣,引起了各界關注。根據研究,國內霧霾天氣大范圍頻發和PM2.5指數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于電廠燃煤和汽車尾氣排放。為此,國務院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調整能源結構、清潔能源替代等多種手段,減少污染排放。
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中央委員、致公黨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邵志清認為,發展特高壓,可為PM2.5超標治理提供有力支撐,使清潔能源大規模輸送成為可能,有利于西部能源的開發利用,同時有助于解決電網突出問題,防范并控制大面積停電事故。
邵志清說,大力發展特高壓工程,將有力推動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2010年7月±800千伏向家壩—上海特高壓直流工程、2013年9月1000千伏皖電東送特高壓交流工程投產以來,截至2014年年底,共向上海送入西南水電等區外清潔電力約900億千瓦時,共減少上海本地發電燃煤27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0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3.3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29.7萬噸,相當于上海市2013年碳排放總量的36%,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1.5倍,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78%,減排效果顯著。根據測算,全國特高壓交、直流骨干網架建成后,可將西部、北部地區風電開發利用規模由8800萬千瓦大幅提高到3億千瓦以上,每年可向東中部地區送電1.87萬億千瓦時,減少當地電煤消耗8.5億噸、二氧化硫排放430萬噸,東中部地區2020年PM2.5污染比2010年可降低28%左右。
規模化開發利用大型水電、核電、可再生能源(風能、太陽能等)發電等清潔能源,可直接優化我國能源結構,推動能源低碳化進程,具有顯著的環保效益。邵志清分析,特高壓電網一頭連著西部、北部地區清潔能源開發利用,一頭連著東中部霧霾治理,通過特高壓西電東送,一方面可以減輕中東部負荷中心地區的環境壓力,減少環境損失;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將西部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通過東西部對口支援等方式,引入東部的資金、先進技術和一流人才,在西部建設先進環保的能源基地和特高壓輸電設施,彌補環境治理資金缺口,加快西部經濟發展,切實改善民生、就業狀況和環境污染狀況。預計,2015~2030年特高壓電網投資1.5萬億元,帶動其他電壓等級電網投資2.1萬億元、西南水電開發投資3.5萬億元、新能源發電發展投資6.5萬億元,合計超過13萬億元,可持續拉動經濟增長。其中,累計增加西部投資1.45萬億元、就業崗位66萬個、年稅收680億元,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邵志清說,我國東中部負荷中心500千伏電網已經面臨短路電流超標、發展適應性不強、輸送能力不夠、走廊資源稀缺等突出問題,特高壓發展又面臨突出的“強直弱交”過渡期結構性矛盾,嚴重威脅電網安全。如果不加快發展特高壓電網,建成“強交強直”堅強網架結構,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而是單純擴大500千伏電網規模,電網安全風險將越來越大。建成“強交強直”特高壓骨干網架,電網結構更堅強、更合理,調控管理更統一、技術更先進,能夠有力保障大電網安全可控、能控、在控。從實踐看,我國電網電壓等級提高、聯網規模擴大,穩定破壞事故快速下降。1970~1980年年均19次,1981~1996年年均5.2次,1997年以來在電網快速發展、自然災害頻發、國外多次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的情況下,沒有發生電網穩定破壞事故。向家壩—上海特高壓直流工程、皖電東送特高壓交流工程自建成投運以來運行穩定正常,從未發生過安全事故,充分驗證了特高壓技術的成熟性和可靠性,驗證了特高壓電網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邵志清建議,將特高壓電網發展規劃納入國家“十三五”能源電力規劃。結合大型能源基地建設,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促進我國中西部地區清潔能源開發,進一步優化華東地區能源資源配置,提高華東電網綠電吸納能力,增強其供電能力和抵御重大故障的能力。盡快核準建設相關特高壓工程,保障東中部地區電網安全和電力供應,落實國家清潔能源發展戰略、治理大氣污染,促進經濟增長、加快產業升級、化解過剩產能。
原標題:發展特高壓電網 根治大氣污染問題
近年來,我國多次發生大規模霧霾天氣,引起了各界關注。根據研究,國內霧霾天氣大范圍頻發和PM2.5指數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于電廠燃煤和汽車尾氣排放。為此,國務院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調整能源結構、清潔能源替代等多種手段,減少污染排放。
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中央委員、致公黨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邵志清認為,發展特高壓,可為PM2.5超標治理提供有力支撐,使清潔能源大規模輸送成為可能,有利于西部能源的開發利用,同時有助于解決電網突出問題,防范并控制大面積停電事故。
邵志清說,大力發展特高壓工程,將有力推動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2010年7月±800千伏向家壩—上海特高壓直流工程、2013年9月1000千伏皖電東送特高壓交流工程投產以來,截至2014年年底,共向上海送入西南水電等區外清潔電力約900億千瓦時,共減少上海本地發電燃煤27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0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3.3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29.7萬噸,相當于上海市2013年碳排放總量的36%,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1.5倍,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78%,減排效果顯著。根據測算,全國特高壓交、直流骨干網架建成后,可將西部、北部地區風電開發利用規模由8800萬千瓦大幅提高到3億千瓦以上,每年可向東中部地區送電1.87萬億千瓦時,減少當地電煤消耗8.5億噸、二氧化硫排放430萬噸,東中部地區2020年PM2.5污染比2010年可降低28%左右。
規模化開發利用大型水電、核電、可再生能源(風能、太陽能等)發電等清潔能源,可直接優化我國能源結構,推動能源低碳化進程,具有顯著的環保效益。邵志清分析,特高壓電網一頭連著西部、北部地區清潔能源開發利用,一頭連著東中部霧霾治理,通過特高壓西電東送,一方面可以減輕中東部負荷中心地區的環境壓力,減少環境損失;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將西部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通過東西部對口支援等方式,引入東部的資金、先進技術和一流人才,在西部建設先進環保的能源基地和特高壓輸電設施,彌補環境治理資金缺口,加快西部經濟發展,切實改善民生、就業狀況和環境污染狀況。預計,2015~2030年特高壓電網投資1.5萬億元,帶動其他電壓等級電網投資2.1萬億元、西南水電開發投資3.5萬億元、新能源發電發展投資6.5萬億元,合計超過13萬億元,可持續拉動經濟增長。其中,累計增加西部投資1.45萬億元、就業崗位66萬個、年稅收680億元,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邵志清說,我國東中部負荷中心500千伏電網已經面臨短路電流超標、發展適應性不強、輸送能力不夠、走廊資源稀缺等突出問題,特高壓發展又面臨突出的“強直弱交”過渡期結構性矛盾,嚴重威脅電網安全。如果不加快發展特高壓電網,建成“強交強直”堅強網架結構,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而是單純擴大500千伏電網規模,電網安全風險將越來越大。建成“強交強直”特高壓骨干網架,電網結構更堅強、更合理,調控管理更統一、技術更先進,能夠有力保障大電網安全可控、能控、在控。從實踐看,我國電網電壓等級提高、聯網規模擴大,穩定破壞事故快速下降。1970~1980年年均19次,1981~1996年年均5.2次,1997年以來在電網快速發展、自然災害頻發、國外多次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的情況下,沒有發生電網穩定破壞事故。向家壩—上海特高壓直流工程、皖電東送特高壓交流工程自建成投運以來運行穩定正常,從未發生過安全事故,充分驗證了特高壓技術的成熟性和可靠性,驗證了特高壓電網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邵志清建議,將特高壓電網發展規劃納入國家“十三五”能源電力規劃。結合大型能源基地建設,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促進我國中西部地區清潔能源開發,進一步優化華東地區能源資源配置,提高華東電網綠電吸納能力,增強其供電能力和抵御重大故障的能力。盡快核準建設相關特高壓工程,保障東中部地區電網安全和電力供應,落實國家清潔能源發展戰略、治理大氣污染,促進經濟增長、加快產業升級、化解過剩產能。
原標題:發展特高壓電網 根治大氣污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