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既無太多的暑氣,也未見“秋老虎”發威,浙江今年的暑天就這樣過去了。同涼爽的天氣一樣讓人舒心的,還有浙江十余年來最為寬松的用電環境。
杭州正大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俞正福對此感受明顯:“今年電力供應充足,不像往年一到夏天就得錯避峰用電。”
■浙江十年缺電 企業有訂單也不敢接
來自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的數據顯示,浙江電網今年夏季統調最高用電負荷5773萬千瓦,超過去年310萬千瓦,但是全網最高可供電力已經達到6000萬千瓦以上。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對今夏浙江用電形勢的分析中,用了“全省電力供需整體平衡”的字句。而國網浙江電力今年5月份提供給當地媒體的新聞通稿中則出現了“今年夏天的供電形勢將較為寬松”的預計。
對于浙江而言,“用電寬松”這樣的字句實屬久違。2003年,全國大部分區域都遭遇了缺電,浙江的情況尤為嚴重。統計數據顯示,在缺電最為嚴重的2003年至2005年間,浙江三年累計少用電90多億千瓦時,最大電力缺口一度達600萬千瓦。據浙江省統計局當年的一次統計調研,缺電等能源缺乏對浙江2003年GDP造成了0.6個百分點的影響,是當年“非典”影響的2倍。
面對缺電,從政府到民間的主流的聲音都稱其為“成長中的煩惱”,是滯后的電力建設跟不上經濟飛速發展的腳步。加快電力建設成為解決“煩惱”的首選,浙江也迎來了電力建設的高峰期。到2013年末,浙江省的統調裝機容量為4325萬千瓦,是2003年末的3.98倍。
但是,省內大規模的電力建設并沒能成為“靈藥”,缺電有如揮之不去的陰影,十年間與浙江相伴不離。每年一到夏季,充斥媒體的都是由“區域性”“季節性”“時段性”等不同詞語修飾下的缺電。除2012年外,十年來浙江每年用電高峰期都會因供電不足而實施錯避峰方案,“有序用電”成為每年夏季企業和百姓耳熟能詳的詞匯。國網浙江電力稱,2003年到2013年,浙江電網因為電力供應緊張累計損失電量接近160億千瓦時。
俞正福回憶起當年受制于缺電,一周只能“停三開四”甚至“停四開三”時仍然不勝唏噓:“生產計劃沒法安排,有訂單也不敢接啊。”他的許多企業家朋友,有的選擇外遷企業,有的干脆關門歇業。
浙江這樣持續多年的用電困局,根源在于浙江一次能源的極度匱乏。經濟大省能源小省,支撐浙江經濟快速發展所消耗的大量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大多靠省外調入。在電力上也是如此。外購電一直以來都是浙江用電的重要來源,2003年到2013年,浙江每年的外來電占統調用電量的比例平均為23.63%。
■送電900萬千瓦 特高壓一舉扭轉困局
要解決浙江的用電困局,在加大自身電力建設之余,進一步借助好外來電力是重中之重。
國家電網公司一直高度關注浙江持續多年受困于缺電的情況。經過深入研究和分析,公司提出:發揮大電網資源配置優勢,建設特高壓電網,推動西南水電和西北火電入浙,破解缺電困局。
這一構想獲得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認同。
浙江省制定的“2011~2012年電力保障行動計劃”中就提出,要加快推進皖電東送、溪浙等特高壓工程的申報核準建設的工作。而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在浙江省十一屆人大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圍繞健全能源保障網,抓好皖電東送特高壓等項目實施”。2012年,分管浙江工業和電力工作的副省長毛光烈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用電需求的增長,以及在發展過程中環境承載力的制約,外來電力在浙江電力供應中扮演的角色會越來越重要。
特高壓由此與浙江緊密聯系在了一起。2011年10月,皖電東送特高壓工程開工;2012年7月,溪浙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浙江境內的特高壓工程建設進展迅速,特高壓也不負眾望,對改變浙江用電局面的效果立竿見影。今年7月,趕在迎峰度夏最緊要關頭投運的溪浙特高壓,為浙江帶來了700余萬千瓦的電力,加上去年9月就已投運的皖電東送特高壓工程,特高壓在今年夏季為浙江增加了近900萬千瓦的電力供應,成為浙江一舉扭轉十年缺電困局的關鍵“勝負手”。
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今年5月在溪浙特高壓工程現場檢查期間曾談及浙江的電力供應問題。他指出,寧東—浙江的特高壓直流工程建成后,未來一段時間內,浙江都將不會再缺電。
在編制浙江電網“十三五”規劃時,國網浙江電力的規劃專家們反復測算后認為,“兩交兩直”特高壓骨干網架正式形成后,將為浙江增加供電能力近2500萬千瓦,可基本滿足未來乃至“十三五”期間浙江的電力需求。
目前,貫通浙江南北的浙福特高壓交流工程建設如火如荼,年底有望投運。8月初,由寧夏銀川境內煤電基地直送浙江經濟強市紹興的寧東—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計劃于2016年建成。浙江電網“兩交兩直”特高壓骨干網架即將形成,正從根本上扭轉浙江的供電形勢,破解困擾浙江多年的缺電困局。
“我相信特高壓會讓浙江的用電環境越來越寬松。”作為浙江蕭山供電公司聘請多年的行風監督員,俞正福對今后的用電表示樂觀。聽他說,他的不少企業家朋友也正打算回來發展。
杭州正大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俞正福對此感受明顯:“今年電力供應充足,不像往年一到夏天就得錯避峰用電。”
■浙江十年缺電 企業有訂單也不敢接
來自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的數據顯示,浙江電網今年夏季統調最高用電負荷5773萬千瓦,超過去年310萬千瓦,但是全網最高可供電力已經達到6000萬千瓦以上。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對今夏浙江用電形勢的分析中,用了“全省電力供需整體平衡”的字句。而國網浙江電力今年5月份提供給當地媒體的新聞通稿中則出現了“今年夏天的供電形勢將較為寬松”的預計。
對于浙江而言,“用電寬松”這樣的字句實屬久違。2003年,全國大部分區域都遭遇了缺電,浙江的情況尤為嚴重。統計數據顯示,在缺電最為嚴重的2003年至2005年間,浙江三年累計少用電90多億千瓦時,最大電力缺口一度達600萬千瓦。據浙江省統計局當年的一次統計調研,缺電等能源缺乏對浙江2003年GDP造成了0.6個百分點的影響,是當年“非典”影響的2倍。
面對缺電,從政府到民間的主流的聲音都稱其為“成長中的煩惱”,是滯后的電力建設跟不上經濟飛速發展的腳步。加快電力建設成為解決“煩惱”的首選,浙江也迎來了電力建設的高峰期。到2013年末,浙江省的統調裝機容量為4325萬千瓦,是2003年末的3.98倍。
但是,省內大規模的電力建設并沒能成為“靈藥”,缺電有如揮之不去的陰影,十年間與浙江相伴不離。每年一到夏季,充斥媒體的都是由“區域性”“季節性”“時段性”等不同詞語修飾下的缺電。除2012年外,十年來浙江每年用電高峰期都會因供電不足而實施錯避峰方案,“有序用電”成為每年夏季企業和百姓耳熟能詳的詞匯。國網浙江電力稱,2003年到2013年,浙江電網因為電力供應緊張累計損失電量接近160億千瓦時。
俞正福回憶起當年受制于缺電,一周只能“停三開四”甚至“停四開三”時仍然不勝唏噓:“生產計劃沒法安排,有訂單也不敢接啊。”他的許多企業家朋友,有的選擇外遷企業,有的干脆關門歇業。
浙江這樣持續多年的用電困局,根源在于浙江一次能源的極度匱乏。經濟大省能源小省,支撐浙江經濟快速發展所消耗的大量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大多靠省外調入。在電力上也是如此。外購電一直以來都是浙江用電的重要來源,2003年到2013年,浙江每年的外來電占統調用電量的比例平均為23.63%。
■送電900萬千瓦 特高壓一舉扭轉困局
要解決浙江的用電困局,在加大自身電力建設之余,進一步借助好外來電力是重中之重。
國家電網公司一直高度關注浙江持續多年受困于缺電的情況。經過深入研究和分析,公司提出:發揮大電網資源配置優勢,建設特高壓電網,推動西南水電和西北火電入浙,破解缺電困局。
這一構想獲得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認同。
浙江省制定的“2011~2012年電力保障行動計劃”中就提出,要加快推進皖電東送、溪浙等特高壓工程的申報核準建設的工作。而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在浙江省十一屆人大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圍繞健全能源保障網,抓好皖電東送特高壓等項目實施”。2012年,分管浙江工業和電力工作的副省長毛光烈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用電需求的增長,以及在發展過程中環境承載力的制約,外來電力在浙江電力供應中扮演的角色會越來越重要。
特高壓由此與浙江緊密聯系在了一起。2011年10月,皖電東送特高壓工程開工;2012年7月,溪浙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浙江境內的特高壓工程建設進展迅速,特高壓也不負眾望,對改變浙江用電局面的效果立竿見影。今年7月,趕在迎峰度夏最緊要關頭投運的溪浙特高壓,為浙江帶來了700余萬千瓦的電力,加上去年9月就已投運的皖電東送特高壓工程,特高壓在今年夏季為浙江增加了近900萬千瓦的電力供應,成為浙江一舉扭轉十年缺電困局的關鍵“勝負手”。
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今年5月在溪浙特高壓工程現場檢查期間曾談及浙江的電力供應問題。他指出,寧東—浙江的特高壓直流工程建成后,未來一段時間內,浙江都將不會再缺電。
在編制浙江電網“十三五”規劃時,國網浙江電力的規劃專家們反復測算后認為,“兩交兩直”特高壓骨干網架正式形成后,將為浙江增加供電能力近2500萬千瓦,可基本滿足未來乃至“十三五”期間浙江的電力需求。
目前,貫通浙江南北的浙福特高壓交流工程建設如火如荼,年底有望投運。8月初,由寧夏銀川境內煤電基地直送浙江經濟強市紹興的寧東—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計劃于2016年建成。浙江電網“兩交兩直”特高壓骨干網架即將形成,正從根本上扭轉浙江的供電形勢,破解困擾浙江多年的缺電困局。
“我相信特高壓會讓浙江的用電環境越來越寬松。”作為浙江蕭山供電公司聘請多年的行風監督員,俞正福對今后的用電表示樂觀。聽他說,他的不少企業家朋友也正打算回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