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輸配分開是電力市場化很重要的方向,但輸配分開是不是就把國家電網打碎。分成五六個區域網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政府游戲規則、市場格局設置不合理。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深化電力體制改革若干意見》第一稿已起草完成,新一輪電改有望實質性向前推進。消息一出,立即引起極大關注,十二年來的電改僵局能否就此打破?業內對此滿懷期待。
在2002年,國務院以“國發[2002]5號文件”下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業內通稱“五號文”),正式啟動第二輪電改。
當年,“五號文”提出了“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四大目標任務,要求“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電價機制,優化資源配置,促進電力發展,推進全國聯網,構建政府監管下的政企分開、公平競爭、開放有序、健康發展的電力市場體系”。
然而,十二年過去了,當初的電改愿景僅僅實現了最容易的第一步,即廠網分開。原有的國家電力公司被拆分為發電和電網兩大部分,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等五大發電企業,以及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
看似簡單的電改“四步走”在剛剛走完第一步之后,就開始徘徊不前。這顯然是背離了當初的電改初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曾對此怒斥:“我們做了第一步,后面的都沒做,結果電網公司變成唯一壟斷買家”。
其實,“后三步”改革才是關鍵!在主輔不分、輸配一體的情況下,電網公司自然壟斷負面影響日益放大,將輸電、配電、售電大權獨攬一身,兩張巨網直接就扼住了發電企業和用電企業的咽喉。
在現行機制下,電網公司并非純粹的“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通過發電企業上網電價與終端消費者電費間的差價,來獲取巨額利益。再者,電網公司這種將調度、交易和輸電三者結合,形成獨買獨賣的交易模式,極易滋生腐敗
按照電改的設計藍圖,電網公司會朝著公用事業服務企業方向轉型。也就是說,往后電網公司只輸電,不賣電,電網公司只是象征性的按輸配電價收取“過路費”,用于電網投資建設和維護。
顯然,這樣的改革設想,將直接動兩大電網公司的“奶酪”,電改繼續往前推進,觸及電網公司的核心利益將不可避免!
那么,僵持十二年之久的電改能不能向前推進?電改的難點究竟又在哪里?為此,我們特別梳理了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等幾位能源界“大佬”、(前)政府官員、學者在此前和近期發表的一些觀點和看法,從這里面或許可以尋找到大家想要的答案!
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對于電改問題一直諱莫如深,但從其撰寫的《中國電力與能源》一書中,依然對此有著清晰的表述。
劉振亞認為,應堅持現有輸配一體化、調度和電網一體化的格局。他認為電改的方向應是構建政府監管下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電力市場體系,關鍵要放開發電市場和售電市場兩頭,改進中間輸配電網環節的監管,形成“多買方多賣方”的市場格局。
在劉振亞眼中,現行的輸配一體化和電網調度一體化符合國情,能夠實現各方高效協調運作,最大限度降低電力系統瓦解和大面積停電風險。
南方電網董事長趙建國在去年年初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電網改革可以按照區域屬性分片經營,但不能再將電網分段切分。趙建國也認為,電網輸配分開不符合中國國情,因為這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電網本身具有自然壟斷特性,因此不能對電網進行輸配分開。趙建國還說,電網企業應定位于只干電力的工作。
原電監會副主席邵秉仁對于電改直言不諱,他將電改停滯的根源歸結于政府。邵秉仁在接受《財經》采訪時表示,2004年國資委給國家電網核定的主營業務就是“電力供應及相關技術服務”這一個業務。當時改革的大方向就是要精簡,專業化,主多分開,主輔分開,就是集中優勢,專心做一個行業。幾年下來,國家電網的職能越來越多,傳媒、金融、裝備產業等等廣泛涉獵,越來越看不清是不是個電網公司。
“企業玩命地擴大規模,增加的成本最終都要進入電價,由老百姓買單。既然如此,企業花多花少、怎么花,就要有人代表老百姓來管,不能企業自己說了算。誰替老百姓來把關?只能是政府”,在邵秉仁看來,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的游戲規則、市場格局設置不合理,最后形成企業行為的不合理。
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國家能源委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張國寶認為,“全盤否定過去能源和電力體制改革的言論有失偏頗”。張國寶表示,電改一直在努力向前推進,電價一廠一價的定價模式,變為地區的標桿電價,發電領域也已經打破了壟斷,實現了多家競爭辦電的局面。張國寶認為,改革,應該允許“摸著石頭過河”,看準的就改,一時看不準的,允許再看看。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則認為,輸配分開是必須的。他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輸配分開是電力市場化一個很重要的方向。但輸配電分開是不是就把國家電網打碎,分成五六個區域網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分成五六個網輸配也還是沒有分開。輸配分開和解散國家電網是兩碼事。國內外的經驗都是輸電電網要進行管制。從電源這個方向,可以競價上網來進行優化、來確定價格。這是一個大方向。這個方向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就是因為我們現在還有很多非市場的因素在里面,很難一步到位。
電改延宕十余年而未決,個中緣由也并非簡單的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道得明。如今,新一輪的電改呼之欲出,這注定是一場重大而復雜的博弈。結果如何,我們惟有拭目以待!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深化電力體制改革若干意見》第一稿已起草完成,新一輪電改有望實質性向前推進。消息一出,立即引起極大關注,十二年來的電改僵局能否就此打破?業內對此滿懷期待。
在2002年,國務院以“國發[2002]5號文件”下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業內通稱“五號文”),正式啟動第二輪電改。
當年,“五號文”提出了“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四大目標任務,要求“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電價機制,優化資源配置,促進電力發展,推進全國聯網,構建政府監管下的政企分開、公平競爭、開放有序、健康發展的電力市場體系”。
然而,十二年過去了,當初的電改愿景僅僅實現了最容易的第一步,即廠網分開。原有的國家電力公司被拆分為發電和電網兩大部分,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等五大發電企業,以及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
看似簡單的電改“四步走”在剛剛走完第一步之后,就開始徘徊不前。這顯然是背離了當初的電改初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曾對此怒斥:“我們做了第一步,后面的都沒做,結果電網公司變成唯一壟斷買家”。
其實,“后三步”改革才是關鍵!在主輔不分、輸配一體的情況下,電網公司自然壟斷負面影響日益放大,將輸電、配電、售電大權獨攬一身,兩張巨網直接就扼住了發電企業和用電企業的咽喉。
在現行機制下,電網公司并非純粹的“不以盈利為目的”,而是通過發電企業上網電價與終端消費者電費間的差價,來獲取巨額利益。再者,電網公司這種將調度、交易和輸電三者結合,形成獨買獨賣的交易模式,極易滋生腐敗
按照電改的設計藍圖,電網公司會朝著公用事業服務企業方向轉型。也就是說,往后電網公司只輸電,不賣電,電網公司只是象征性的按輸配電價收取“過路費”,用于電網投資建設和維護。
顯然,這樣的改革設想,將直接動兩大電網公司的“奶酪”,電改繼續往前推進,觸及電網公司的核心利益將不可避免!
那么,僵持十二年之久的電改能不能向前推進?電改的難點究竟又在哪里?為此,我們特別梳理了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等幾位能源界“大佬”、(前)政府官員、學者在此前和近期發表的一些觀點和看法,從這里面或許可以尋找到大家想要的答案!
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對于電改問題一直諱莫如深,但從其撰寫的《中國電力與能源》一書中,依然對此有著清晰的表述。
劉振亞認為,應堅持現有輸配一體化、調度和電網一體化的格局。他認為電改的方向應是構建政府監管下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電力市場體系,關鍵要放開發電市場和售電市場兩頭,改進中間輸配電網環節的監管,形成“多買方多賣方”的市場格局。
在劉振亞眼中,現行的輸配一體化和電網調度一體化符合國情,能夠實現各方高效協調運作,最大限度降低電力系統瓦解和大面積停電風險。
南方電網董事長趙建國在去年年初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電網改革可以按照區域屬性分片經營,但不能再將電網分段切分。趙建國也認為,電網輸配分開不符合中國國情,因為這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電網本身具有自然壟斷特性,因此不能對電網進行輸配分開。趙建國還說,電網企業應定位于只干電力的工作。
原電監會副主席邵秉仁對于電改直言不諱,他將電改停滯的根源歸結于政府。邵秉仁在接受《財經》采訪時表示,2004年國資委給國家電網核定的主營業務就是“電力供應及相關技術服務”這一個業務。當時改革的大方向就是要精簡,專業化,主多分開,主輔分開,就是集中優勢,專心做一個行業。幾年下來,國家電網的職能越來越多,傳媒、金融、裝備產業等等廣泛涉獵,越來越看不清是不是個電網公司。
“企業玩命地擴大規模,增加的成本最終都要進入電價,由老百姓買單。既然如此,企業花多花少、怎么花,就要有人代表老百姓來管,不能企業自己說了算。誰替老百姓來把關?只能是政府”,在邵秉仁看來,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的游戲規則、市場格局設置不合理,最后形成企業行為的不合理。
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國家能源委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張國寶認為,“全盤否定過去能源和電力體制改革的言論有失偏頗”。張國寶表示,電改一直在努力向前推進,電價一廠一價的定價模式,變為地區的標桿電價,發電領域也已經打破了壟斷,實現了多家競爭辦電的局面。張國寶認為,改革,應該允許“摸著石頭過河”,看準的就改,一時看不準的,允許再看看。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則認為,輸配分開是必須的。他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輸配分開是電力市場化一個很重要的方向。但輸配電分開是不是就把國家電網打碎,分成五六個區域網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分成五六個網輸配也還是沒有分開。輸配分開和解散國家電網是兩碼事。國內外的經驗都是輸電電網要進行管制。從電源這個方向,可以競價上網來進行優化、來確定價格。這是一個大方向。這個方向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就是因為我們現在還有很多非市場的因素在里面,很難一步到位。
電改延宕十余年而未決,個中緣由也并非簡單的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道得明。如今,新一輪的電改呼之欲出,這注定是一場重大而復雜的博弈。結果如何,我們惟有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