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法國經濟部長阿諾德·蒙特布爾公開表示表示,出售空中客車、賽峰(Safran)及巴黎機場(Aeroports de Paris)部份股份,獲得20多億歐元資金,足以支持政府購得阿爾斯通20%股份。
至此,兩個月來懸而未決的在GE和西門子之間展開的阿爾斯通“競購戰”暫時告一段落。
峰回路轉
GE收購阿爾斯通一度因法國政府的介入和半路殺出西門子而撲朔迷離。
其實,法國政府反對代表“國家利益”的企業被收購早有先例。2005年,法國通過了一項反對收購的法令,起因就是美國百事集團試圖收購法國最大的乳制品生產商達能集團。
阿爾斯通在法國核工業領域的重要地位,使其在經濟發展和產業安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因此,當GE欲以170億美元收購阿爾斯通能源業務的消息甫一傳出,就遭到了激進的法國政壇左派代表人物、經濟部長蒙特布爾的強烈反對。他主張引入西門子作為GE的競爭對手,西門子聯合日本三菱重工提出在股權結構上與GE最終達成的交易方案類似。
事實上GE做出很多妥協:僅收購阿爾斯通最大的業務部門燃氣輪機部門;與阿爾斯通以50:50的股比針對蒸汽輪機、可再生能源和電網設備成立合資公司;向阿爾斯通出售其軌道交通業務。另外,法國政府將以20%股份成為最大股東,同時擁有2個董事會成員的提名權。GE保證不關閉當地工廠,新增1000個就業崗位……
西門子試圖收購阿爾斯通資產擴大在歐洲份額并保持在美國領先的愿望也宣布落空。6月20日西門子公司宣布退出,首席執行官凱颯表示,盡管他們的方案從出價、可操作性和社會影響方面都明顯優于競爭對手,但阿爾斯通管理層帶有偏見甚至不愿意討論這一方案。
《金融時報》報道稱,根據修改后方案估價,阿爾斯通在主三項主營業務的合資公司中擁有的股份為35億美元,這意味著GE對該項收購交易的凈現金成本為100億美元,“這將是GE有史以來最大的行業收購案。”
志在必得
眼下,對于GE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夫·伊梅爾特來說,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取得法國政府的同意,就意味著此次收購基本上取得了成功。
現年58歲的伊梅爾特掌舵GE已經13年,在這期間,他給GE動了大大小小多次“手術”,出售發展前景不明朗塑料、安全和媒體等業務,兼并和收購油氣服務業務等。
今年初,伊梅爾特公開向投資者表示,將開展更大規模的收購兼并行動,隨后4月即傳出了收購阿爾斯通能源業務的消息。在半路遭遇勁敵之后,伊梅爾特親自飛往巴黎,與法國總統奧朗德、法國內閣高級成員會談,并接受持久的公眾質詢,安撫法國涌動的“關閉工廠、辭退員工、竊取國家工業機密”的不安情緒。
也正是得益于他的“外交攻勢和妥協讓步”,此次出訪后,競購案峰回路轉,GE得償所愿,盡管這意愿是按照對方的預期修改過的。
分析認為,GE的利潤結構調整是伊梅爾特的最重要動因。在GE看來,電力業務和能源將是該公司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因此,必須強化這一業務根基。
GE由電力、航空、油氣、金融等7個業務部門構成,其中電力是其最大最重要的部門,但利潤率最高的業務卻是金融,2012年后者利潤率占比達46%。GE計劃強化其在工業領域的競爭力,將金融業務的貢獻率減少至30%以下,公司戰略進一步向工業業務回歸。
“對GE來說,阿爾斯通能源最重要的價值是其蒸汽輪機的客戶和訂單。GE的競爭優勢一直是燃氣輪機,收購后蒸汽輪機業務將擴大GE在歐洲和中國非洲等煤電使用較多的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帶來更長久的競爭力。”有歐洲能源分析人士表示。
誰的勝利
“這是法國在與GE的斗爭中取得的勝利。” 蒙特布爾在宣布法國政府將成為阿爾斯通的最大股東后表示,阿爾斯通收購案最終達成的是一個歐洲解決方案,強化了政府接入企業間跨國并購的能力,是政府力量在經濟影響力上的回歸。
從GE的角度看,該公司最終也得到了最期待的蒸汽輪機業務。而阿爾斯通也按照自己的心意嫁給了“意中人”。但這一事件并沒有完全結束,一方面,交易能否真正達成取決于雙方是否履約,另一方面,交易還需得到法國監管部門的批準以及阿爾斯通工會的通過。
還有一點令人擔心的是,法國政府強勢進入并成為大股東,此后GE的美式風格重組會否一帆風順?美國和歐洲企業的文化鴻溝如何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