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來,國家電網公司實施“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農電發(fā)展戰(zhàn)略,大力推進“戶戶通電”工程,累計投資198.9億元,為149.1萬無電戶571.9萬無電人口解決了通電問題。“十二五”期間,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任務主要集中在四川、西藏、新疆、青海、甘肅、蒙東6個?。▍^(qū))。2011~2012年,國家電網公司投資43.7億元,采用電網延伸方式解決了14.6萬戶61.98萬人的用電問題。經各級政府和國家電網公司相關單位進一步調查核實,截至2012年年底,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qū)內共有59.74萬戶無電戶252.7萬無電人口。“十二五”后三年,實現(xiàn)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qū)內全部無電人口用上電,需通過電網延伸解決42.87萬戶175.6萬人的用電問題,地方政府采取新能源分散供電方式解決16.87萬戶77.1萬人的用電問題。
“十二五”期間實現(xiàn)“全部無電人口用上電”,是國家電網公司向黨中央、國務院和無電地區(qū)人民做出的鄭重承諾。
國家電網公司2013年第二季度工作會議提出:“解決無電人口供電問題,是公司重要的社會責任。”為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履行央企社會責任,盡快實現(xiàn)全部無電人口用上電,國家電網公司與國網四川、西藏、新疆、青海、甘肅電力共同研究,要求爭取在2014年年底提前基本完成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任務,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2013年完成建設任務。
國家電網公司聽取了六家省級電力公司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工作匯報,并分析了當前工程建設面臨的困難與挑戰(zhàn):無電人口全部分布在自然條件艱苦的邊遠地區(qū)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用戶分散、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惡劣、施工建設條件極為艱苦。在2014年基本實現(xiàn)無電人口用上電的目標,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這是對相關單位干部職工隊伍的嚴峻考驗。
國家電網公司要求各單位和相關部門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克服各種困難,逐級落實責任,確保按期實現(xiàn)通電目標,重點做好七個方面的工作: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統(tǒng)籌安排,落實規(guī)劃和優(yōu)化計劃,滿足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的需要;強化工程建設及管理力量保障,集中力量打突擊戰(zhàn)、攻堅戰(zhàn);強化物資供應保障,特事特辦,保證施工需要;高度重視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積極爭取政府投資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做好工程驗收等工作。
四川 點亮黃草坪希望
“我們這一輩人,真是趕上好時候了,做夢也想不到能用上電。”家住四川阿壩州小金縣高山上的藏族漢子楊廷華,正是農網改造工程的受益人。
楊廷華所住的大板村離縣城80公里,村子位于海拔3500米的黃草坪,大電網無法延伸,生活在這里的6戶人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王廷華曾跟其他5戶一起購置了一臺5千瓦微型水力發(fā)電機,安裝在山上一條小溪邊。發(fā)電機僅能在夏季勉強提供照明用電,而小溪上游每年暴發(fā)泥石流,發(fā)電機屢屢遭到損壞,無法供電。
當時,王廷華買了車跑運輸。但由于沒電,手機成了擺設,有急事只能步行幾公里到街上打電話,經常錯過生意。
去年年初,國網四川電力為黃草坪的6戶人家送了電,黃草坪的燈亮了。王廷華給家里購置了電視機、電飯煲、電磁爐、電熱水器、浴霸等家電。不僅如此,由于與客戶間溝通順暢,生意也紅火起來。
像王廷華這樣告別無電歷史的,在阿壩州共有9.5萬人。自2008年以來的5年間,國家電網公司累計在阿壩州投資農網工程共6.8億元,解決了2萬余戶9.5萬余人的用電問題。
2012年9月投運的“新甘石”聯(lián)網工程結束了甘孜州北部地區(qū)的農牧民群眾“點酥油燈照明、燒牛糞團取暖”的歷史,實現(xiàn)全年全時用上安全電。從2013年開始,被稱為甘孜州“電力天路”工程、包括35千伏及以下至500千伏的多項電網工程,將用三年時間建設,總投資約175億元,投運后將極大提升甘孜州水電送出能力,實現(xiàn)成為電力外送基地的目標,解決全州898個無電村22萬缺電農牧民群眾的用電問題。5月16日,國網四川電力啟動的川藏聯(lián)網工程建設,將有力支撐西藏昌都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從根本上解決工程沿線川藏兩省區(qū)無電地區(qū)的通電問題。
2010年以來,國網四川電力累計投入7.6684億元用于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計劃實現(xiàn)21936戶無電農戶通電,涉及無電人口92131人。截至2013年4月底,已完成投資7.1063億元,投資完成率92.67%,實現(xiàn)19495戶無電農戶通電,涉及81879人。
目前,按照國家電網公司要求,國網四川電力總投資74億元,倒排工期,在明年年底前實現(xiàn)14萬戶無電農戶的全部通電。
青海 牧區(qū)迎來現(xiàn)代化生活
5月的嘉塘草原,在燦爛陽光的照耀下已是一派生機勃勃、春意濃濃的景象。25日,筆者走進牧民巴毛的家里,藏族傳統(tǒng)美食擺滿了桌子,新居里收拾得井井有條,液晶電視、電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一應俱全,廚房里的電磁爐上,一鍋手抓羊肉正冒著香噴噴的熱氣。
家里通電后,巴毛購買了家用電器,而最讓他開心的是能上網聊天、玩游戲了。“你說,現(xiàn)在的生活有多美!”巴毛的話語里滿是自豪。
巴毛居住的青海玉樹州稱多縣珍秦鎮(zhèn)游牧民安置點有1180座牧民新居,是玉樹地區(qū)最大的游牧民安置點。受氣候、環(huán)境、經濟等條件的制約,這里多數(shù)藏族牧民一直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鎮(zhèn)長更尕才讓感慨地說:“國家電網只用了短短6個月時間就完成了通電工程,為我們送來了光明和溫暖。喜遷新居后,幾乎家家都購置了家用電器,原來靠酥油點燈、牛糞取暖的生活一去不復返了,牧民們的生活進一步邁入了現(xiàn)代化。”
有了充足電力的可靠保證,玉樹地區(qū)最大的奶制品生產企業(yè)也已經在珍秦鎮(zhèn)落戶,進行藏牦牛牛奶的深加工,生產出來的酥油、酸奶等奶制品供不應求。
2006~2012年,國網青海電力共投資15.6億元,新建110千伏變電站4座、線路398公里,35千伏線路7706公里、配電變壓器2130臺、低壓線路8687公里,共解決了7.03萬無電戶28.69萬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
青海省地廣人稀,農牧民居住分散,新的無電人口不斷形成。目前,青海省還有無電戶11.57萬戶,無電人口44.8萬人,其中大電網營業(yè)區(qū)無電戶6.03萬戶,無電人口21.9萬人,大部分無電地區(qū)地處偏遠、高寒、交通不便的牧業(yè)區(qū)。
5月初,青海省成立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協(xié)調領導小組,全力抓緊抓好無電地區(qū)電力建設工作,確保無電群眾早日用電。按照計劃,2013~2015年電網延伸通電工程規(guī)劃投資13.03億元,共計新建110千伏變電站2座、線路71公里,35千伏變電站22座、線路1000公里,10千伏線路1498公里、配電變壓器512臺、低壓線路183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