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了《關于完善居民階梯電價制度的通知》對相關制度進行了補充和規定,此《通知》的出臺,能夠更好地引導居民電力消費,進一步提高階梯電價制度實施效果。
《通知》一是要求各地結合老城區和棚戶區改造,加大居民用電“一戶一表”改造力度,在2017年底前完成全國95%以上存量居民合表用戶改造,做到抄表到戶;二是全面推行居民用電峰谷電價,要求尚未出臺居民用電峰谷電價的地區在2015年底前出臺政策,由居民用戶選擇執行;三是要求各地結合實際完善政策措施,細化操作辦法,規范出租房屋電費結算行為,妥善處理“一房多戶”、“一戶多人口”等問題。
根據《通知》中要求,各地要結合老城區和棚戶區改造,加大居民用電“一戶一表”改造力度,在2017年建成全國95%以上存量居民合表用戶改造,做到抄表到戶。這一要求提出無疑是給智能電表市場開啟了一個擴容的大窗口。
分析人士認為,通過價格機制,此舉一方面分散了用戶的用電密度,有利于緩解高峰時段的電網輸電壓力,另一方面,也體現出更加細致、更加公平的人性化思路,契合《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精神。但由于削峰填谷的用電方式與價格加量方式需要更加智能的電表加以配合,預計智能電表出貨量會迅速走高。
從分析人士的預測來看,智能電表的擴容模式已經開啟,這也開始打消了很多智能電表業內人士的疑慮,在早前,國網第四次智能電表招標遭四家智能電表龍頭企業瓜分之時,把各個智能電表生產廠商嚇的萌生退意:智能電表市場都被瓜分,小企業該如何生存?智能電表市場何時才能突破?擴容之日何在?這一個個問題開始困擾著智能電表的生產廠商。
智能電表市場保持高位增長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的發展規劃,中國智能電網的發展將經歷三個發展階段,分別為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階段、全面建設階段和完善提升階段。目前中國智能電網的發展已經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對智能電表產生了巨大市場需求。
而近年來,國家對節能環保產業也愈加重視,并已確定為我國"十二五"時期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之一,此外能源供應緊張、電力供應不足、電能質量不高推動了智能電網的大力建設。
由此帶動了智能電力儀表市場的大發展,從近三年的情況來看,2010年我國智能電力儀表行業市場銷量不足250萬臺,2011年增長至330萬臺左右,去年這一數值已超過400萬臺。近三年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9.62%,預計到2016年,我國智能電力儀表增長將超過40%。
據HSElectronics&Media分析師朱慧介紹,近年來,國內市場需求穩中有升,政府對智能表的采購和安裝進度明顯加快。2012年,中國電表總產量達到1.1億只。2013年電表生產則繼續保持高位,預計全年產量在1.2億只左右,其中91%為智能表。
智能電表民營企業如何破局
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以及極大的商機,作為智能電表的生產的民營企業卻面臨著“前怕狼后怕虎”的尷尬境地:一方面害怕自身實力不夠,無法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搶占“一杯羹”另一方面又難以跟龍頭企業較量,因此,擺在智能電表的民營企業面前的形式相當嚴峻,而面對這樣的態勢,要如何抓住機遇,不被淘汰呢?
首先,完善本地配套設施。目前,智能電表行業企業多集中在長三角等南方地區,因此,其他地區的智能電表民營企業要想打造出影響力,必須要完善貝蒂的配套設施。
其次,人才是關鍵。不管是發展何種產業,關鍵是要吸納人才。智能電表的生產也算的上市高技術生產,已草擬在研發、制造以及產品方面的要求就非常高,而目前的人才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完善人才配套成為民營企業求得生存的大課題。
最后,必須實現業務的多元化。盡管智能電表市場目前還處于一個黃金期,但是行業的競爭也異常激烈。2010年,國網采取低價中標從而壓低了競標企業的利潤空間。2011年國家電網招標有所改變,綜合考慮廠商的產能、質量、交貨準時性、產品價格等因素,使得智能電表中標均價有所上升。因此不管是上市公司還是民營企業,必須要向海外拓展市場,實現良性發展。
智能電表民營企業要想在智能電表擴容的情況下成功分羹,保必須要從自身以及業務拓展這兩個方面來實現突破,打破上市公司的“壟斷”模式,壯大自身實力,實現企業成功立足。
《通知》一是要求各地結合老城區和棚戶區改造,加大居民用電“一戶一表”改造力度,在2017年底前完成全國95%以上存量居民合表用戶改造,做到抄表到戶;二是全面推行居民用電峰谷電價,要求尚未出臺居民用電峰谷電價的地區在2015年底前出臺政策,由居民用戶選擇執行;三是要求各地結合實際完善政策措施,細化操作辦法,規范出租房屋電費結算行為,妥善處理“一房多戶”、“一戶多人口”等問題。
根據《通知》中要求,各地要結合老城區和棚戶區改造,加大居民用電“一戶一表”改造力度,在2017年建成全國95%以上存量居民合表用戶改造,做到抄表到戶。這一要求提出無疑是給智能電表市場開啟了一個擴容的大窗口。
分析人士認為,通過價格機制,此舉一方面分散了用戶的用電密度,有利于緩解高峰時段的電網輸電壓力,另一方面,也體現出更加細致、更加公平的人性化思路,契合《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精神。但由于削峰填谷的用電方式與價格加量方式需要更加智能的電表加以配合,預計智能電表出貨量會迅速走高。
從分析人士的預測來看,智能電表的擴容模式已經開啟,這也開始打消了很多智能電表業內人士的疑慮,在早前,國網第四次智能電表招標遭四家智能電表龍頭企業瓜分之時,把各個智能電表生產廠商嚇的萌生退意:智能電表市場都被瓜分,小企業該如何生存?智能電表市場何時才能突破?擴容之日何在?這一個個問題開始困擾著智能電表的生產廠商。
智能電表市場保持高位增長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的發展規劃,中國智能電網的發展將經歷三個發展階段,分別為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階段、全面建設階段和完善提升階段。目前中國智能電網的發展已經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對智能電表產生了巨大市場需求。
而近年來,國家對節能環保產業也愈加重視,并已確定為我國"十二五"時期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之一,此外能源供應緊張、電力供應不足、電能質量不高推動了智能電網的大力建設。
由此帶動了智能電力儀表市場的大發展,從近三年的情況來看,2010年我國智能電力儀表行業市場銷量不足250萬臺,2011年增長至330萬臺左右,去年這一數值已超過400萬臺。近三年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9.62%,預計到2016年,我國智能電力儀表增長將超過40%。
據HSElectronics&Media分析師朱慧介紹,近年來,國內市場需求穩中有升,政府對智能表的采購和安裝進度明顯加快。2012年,中國電表總產量達到1.1億只。2013年電表生產則繼續保持高位,預計全年產量在1.2億只左右,其中91%為智能表。
智能電表民營企業如何破局
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以及極大的商機,作為智能電表的生產的民營企業卻面臨著“前怕狼后怕虎”的尷尬境地:一方面害怕自身實力不夠,無法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搶占“一杯羹”另一方面又難以跟龍頭企業較量,因此,擺在智能電表的民營企業面前的形式相當嚴峻,而面對這樣的態勢,要如何抓住機遇,不被淘汰呢?
首先,完善本地配套設施。目前,智能電表行業企業多集中在長三角等南方地區,因此,其他地區的智能電表民營企業要想打造出影響力,必須要完善貝蒂的配套設施。
其次,人才是關鍵。不管是發展何種產業,關鍵是要吸納人才。智能電表的生產也算的上市高技術生產,已草擬在研發、制造以及產品方面的要求就非常高,而目前的人才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完善人才配套成為民營企業求得生存的大課題。
最后,必須實現業務的多元化。盡管智能電表市場目前還處于一個黃金期,但是行業的競爭也異常激烈。2010年,國網采取低價中標從而壓低了競標企業的利潤空間。2011年國家電網招標有所改變,綜合考慮廠商的產能、質量、交貨準時性、產品價格等因素,使得智能電表中標均價有所上升。因此不管是上市公司還是民營企業,必須要向海外拓展市場,實現良性發展。
智能電表民營企業要想在智能電表擴容的情況下成功分羹,保必須要從自身以及業務拓展這兩個方面來實現突破,打破上市公司的“壟斷”模式,壯大自身實力,實現企業成功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