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設美麗中國,山清水秀但貧窮落后不行,殷實小康但環境退化也不行。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夕,一些外國運動員要戴口罩參賽的消息一度鬧得沸沸揚揚,這一“別有用心”的舉動讓國人心里多少有點不舒服:這么夸張,至于么?
然而,隨著大氣污染日益加劇,愈演愈烈的霧霾在今年大面積、高頻次爆發。在著名的“霧霾一月”,北京有25天見不到藍天白云;第三季度將近三分之二的時間里,京津冀地區13個城市空氣質量超標;供暖季剛剛開始,東北三省就破天荒地深陷霧霾重圍。
好天靠風吹,北風一走霧霾遮天,這是不少地方現今基本的天氣狀態。口罩,不管其能否真正抵擋住微小的PM2.5顆粒物,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必需品,再沒有人對戴口罩的人另眼相看。
“近50年來中國霧霾天氣總體呈增加趨勢”“霧霾天氣現象會給氣候、環境、健康、經濟等方面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的《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向人們揭露了霧霾的“歷久彌新”和“影響深遠”。這一隱藏在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背后的尷尬事實,令人揪心。
經濟越發展,環境污染越嚴重,這是發達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無一例外遭遇過的困境。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在迅速崛起的同時,也不得不面臨資源相對不足、環境容量有限的考驗。不斷加劇的生態環境污染,正成為河山不能承受之痛,已凸顯為重要的民生問題。
十面“霾”伏,難道我們還要繼續走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發展?
“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2012年11月,凝聚中國人民熱切期盼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布局,吹響了建設美麗中國的號角。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重申了中國政府向污染宣戰的決心: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生態文明建設被擺在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同呼吸,共奮斗”的聲音在大江南北回蕩,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政策措施緊鑼密鼓出臺。《京津冀打響“呼吸保衛戰”》的醒目標題出現在《人民日報》頭版頭條。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要打贏這場戰爭,經濟轉型勢在必行。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就在于轉變能源發展方式。
(二)要以實施電能替代為方向,推動“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走上高能效、低能耗、少排放的科學發展道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GDP年均增速達9.9%,與此相伴的是,能源消耗持續增長,資源環境壓力與日俱增。論單位GDP能耗,我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霧霾籠罩下,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已難以為繼。
霧霾污染主要是發展方式粗放、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不盡合理造成的,它的根源還在于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煤炭和石油。在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霧霾天氣幾乎常態化的癥結開出官方診斷書。
2013中國綠色電能高峰論壇上披露的一項研究成果同樣表明,直燃煤(油)是造成大氣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PM2.5中50%~60%源于燃煤,20%~30%來自燃油。在我國,每年有8億噸左右的煤炭直接燃燒,使空氣中污染物含量劇增。
東部煤電集中布局導致問題加劇。哪里缺電,就在哪里建電廠,我國電力就地平衡的發展模式延續至今。京津冀魯、長三角地區光火電裝機就分別達1.3億千瓦、1.4億千瓦,換算到單位面積的裝機容量,分別是西北地區的13倍、26倍。長江下游沿岸平均每30千米就建有一座發電廠,南京到鎮江段電廠平均間隔僅10千米。東中部地區的環境承載能力已接近極限。
大氣環境問題正在形成倒逼機制,經濟轉型升級迫在眉睫,能源戰略轉型是重中之重。今年全國兩會上,各界代表、委員們紛紛通過發言、提案的形式共策“治霾經”,雖然方法不盡相同,但指向基本一致——“不從能源層面改造,還是治不到根兒”。
能源領域應怎么改?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認為,能源問題涉及能源政策、能源科技、能源市場、能源環境等諸多方面,要解決好能源問題,應樹立以電力為中心的“大能源觀”,通過實施電能替代,推進“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
以電代煤,主要是把工業鍋爐、工業煤窯爐、居民取暖廚炊等用煤改為用電,減少煤炭直接燃燒帶來的污染物排放。以電代油,主要是大力發展電動汽車、電氣化軌道交通、農業電力灌溉等,減少對石油的依賴。電從遠方來,主要是以輸電替代輸煤,把西部、北部的火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遠距離、大規模輸送到東中部地區。
“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發展戰略,統籌兼顧了各類能源以及能源發展各個環節之間的關系,對于構建以安全發展、高效發展、清潔發展為目標的現代能源保障體系至關重要;廣泛考慮了能源與經濟、社會、環境之間的普遍聯系,對于推動能源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全面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意義重大;充分彰顯了國家電網公司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勇于擔當的精神,體現了公司努力推動國家發展、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堅定立場和積極作為。
國家電網電能替代實施方案一經推出,即產生熱烈反響。在不久前召開的2013中國綠色電能高峰論壇、2013光伏領袖峰會上,能源界各方代表意見趨于一致:解決大氣環境問題,必須降低煤炭消耗、控制石油使用,盡可能提高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
電能替代戰略贏得了越來越廣泛的認同,正在各界的重視下加速推進。
(三)電能替代使生產更加清潔高效,使生活更加舒適便捷,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鐵開通,中國電氣化鐵路總里程突破5.1萬千米,躍升為世界第一;
今年秋天,浙江杭州純電動出租車單車運營里程突破20萬千米,創下換電模式下純電動汽車商業化運營里程的全國新紀錄;
入冬在即,首都核心區歷時13載的“煤改電”工程總體完工,26.4萬戶居民從此告別燒煤取暖的日子;
就在前幾天,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腳下,昆侖山礦泉水公司3臺燃煤鍋爐被2臺電鍋爐取代,清潔供暖為保護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態環境貢獻了一份力量……
在終端能源消費領域,電能替代已悄然走入生活。
無論國際還是國內,電力都是近20年消費增長最快的能源品種。由于所有一次能源都可以轉換為電能,電能相對于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具有更加便捷、安全和清潔的優勢,而且可以較為方便地轉換為機械能、熱能等其他形式的能源并實現精密控制,這些特性使電能在現代經濟社會中得到廣泛應用,電氣化已成為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
工商業領域電氣化——主要體現在動力和加熱方面。工商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總量突出,電能替代潛力大。“全面整治燃煤小鍋爐,加快推進集中供熱、‘煤改電’工程建設”,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對提高工商業電氣化水平提出了緊迫要求。相關重點領域的以電代煤(氣)項目已經起步。2008年至2012年,國家電網公司累計推廣熱泵項目3681個、電采暖項目1.99萬個,使成千上萬在工廠、寫字樓里上班的人們享受到電采暖帶來的溫暖。
交通領域電氣化——涉及發展電氣化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電動汽車等。到2011年,我國已連續3年成為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機動車保有量比1980年增加30倍,尾氣排放總量增加14倍。隨著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提升,以電代油勢在必行。作為電動汽車產業的主要推動力量之一,國家電網公司現已建成電動汽車充換電站383座、充電樁1.5萬個,在環渤海、長三角地區形成了城際充換電服務網絡。如今,人們已能自如地駕駛電動汽車從上海駛往杭州。
居民生活電氣化——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家居電氣化已成重要趨勢。“十一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累計建成9萬余個電氣化村,村民們擁有各類家電數量大幅增長,廚房電氣化、潔衛電氣化已從城市普及到農村,城市與農村生活條件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現在,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達水平和成熟程度的標志之一,就是電在其終端能源消費中所占的百分比。”中國工程院院士薛禹勝做出了這樣的判斷。
電能替代前景廣闊。研究顯示,在中國,1噸標準煤當量的電創造的經濟價值相當于等當量石油、煤炭的3倍和17倍,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單位GDP能耗可下降4%。而目前我國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雖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與日本等工業發達國家相比仍低了近5個百分點。
未來隨著能源消費增長及環境容量對經濟發展的挑戰越來越大,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市場的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按照國家電網規劃,到2015年將力爭實現累計替代電量1000億千瓦時,相當于12座百萬千瓦級火電廠的年發電量,這一數據到2020年還將呈10倍的增長。屆時,我國將顯著減少直燃煤,降低二氧化硫、重金屬、灰渣排放,東中部地區PM2.5污染將比2010年降低28%左右。
(四)終端消費環節的電能替代離不開發電側的綠色清潔,但新能源在迅猛發展的同時卻遭遇大范圍消納難題。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要全面地、聯系地、發展地看問題,不能以偏概全、孤立、靜止地看問題。在看待電能替代問題上也同樣如此。如果不能統籌解決好“電從哪兒來”的問題,電能替代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現階段,我國電力從哪兒來?火電占比超過70%,且主要分布在東中部經濟相對發達地區,每年消耗電煤16億噸左右。受一次能源資源條件的限制,未來幾十年內,燃煤發電廠仍將是我國的主力電源。倘若不能優化煤電發展布局,實現煤電基地集約高效開發和集中治理,隨著煤電裝機容量增加,我國將承受越來越沉重的水、土地、環境、運力資源壓力。
實施電能替代,“不僅要改變傳統的能源戰略的思維模式,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尤其是煤炭消費總量,而且必須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高級顧問楊富強說。
能源結構多元化正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選擇,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的潮流方興未艾,清潔能源所發電力宛若源頭活水源源不斷地流向用戶端。過去十年,全球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累計增長了8倍和44倍。我國后來居上,創造了水電、風電開發規模的世界第一,太陽能發電開發速度的世界第一。
配合大型水電項目,國家電網建成投運了多條連接西南水電基地和東中部負荷中心的電網工程,使清潔水電能翻山越嶺滿足經濟發達地區用能需求。目前,中國水電裝機達2.6億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配合大型風電、太陽能基地,國家電網建成投運了一大批配套外送工程,掌握了先進的新能源發電與送出聯合調控技術。目前,國家電網并網風電裝機超過6200萬千瓦,成為全球并網風電最多的電網;太陽能發電裝機超過600萬千瓦,成為全球光伏發電增長最快的電網。
配合分布式電源的興起,國家電網公司以“支持、歡迎、服務”的態度,優化并網流程、簡化手續、提升服務品質。截至2012年年底,我國并網投產分布式電源達1.56萬個,裝機容量3436萬千瓦。越來越多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正在普通居民家庭的屋頂落戶,賣電給國家電網的人正在成倍增長。
“我國對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的支持,本身就是對電能替代的支持。”“如果能夠同時實施可再生能源并網的一系列促進機制和發展戰略,就會使得電能替代戰略有更大的低碳經濟效果。”在能源專家看來,實施電能替代與發展可再生能源應雙管齊下、齊頭并進。
然而,由于我國新能源發電基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的偏遠地區,所發電力當地無法消納,而這些基地與東中部地區相距甚遠,缺乏堅強有力的聯網通道,這成為制約新能源消納的重要因素。從局部看,“三北”地區風電比重已達20%的較高水平,蒙東、蒙西、甘肅、冀北4個地區風電占用電量比例已與西班牙、德國等國基本相當,但從全國看,風電占電源裝機比重只有6%。新能源發展成果尚不足以撼動煤電在我國發電環節長期的統治地位。
“近年來越演越烈的霧霾引起了社會的關注,警示我們應加快產業結構和發展模式的調整,加快能源結構的調整。”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呼吁,應該加快完善電網結構,使新能源能在更大范圍內消納。
(五)發展特高壓,推動“電從遠方來”,正在引領中國乃至世界能源戰略轉型。
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每年都吸引了超過1.3億人次的旅游人口。游客們不僅為上海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歷史古跡所陶醉,更為其迷人的夜景所折服,評選出了以外灘為代表的十佳夜景勝地。
城市夜景的璀璨離不開燈光。當游客們在外灘扶欄欣賞夜景時可能想象不到,上海已是全球最大的“綠電城市”,用電量中的三分之一以上源自2000千米外的四川水電。
同樣,山東接受省外來電能力占統調最高用電負荷的14.8%,相當于濟南和青島兩座城市的用電需求。江蘇電網進入特高壓時代后,特高壓年均送電量與目前蘇州年用電量的三分之一相當。
在以輸送容量大、輸電距離長、線路損耗低、占用土地少等見長的特高壓輸電技術尚未問世之時,人們面對大型能源基地與能源消費中心之間的距離一籌莫展,不僅煤電布局的優化受到限制,新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也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
已故兩院院士潘家錚曾將電網視作“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以外的新運輸方式”,認為隨著特高壓技術的成熟,大力發展遠距離輸電以緩解輸煤壓力,打捆外送可再生能源,不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2004年,在深入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能源資源稟賦特征等的基礎上,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了發展特高壓輸電的重大戰略決策。目前,國家電網已建成投運了包括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向家壩—上海±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示范工程在內的4項特高壓工程,特高壓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綜合價值日益突顯。
今夏持續罕見的高溫天氣帶來用電負荷激增。正是特高壓送來的“遠方電”,及時有效地彌補了東部地區的電力缺口。今夏,特高壓直流送電功率約占華東電網區外受電的一半,占四川最大外送電力的71%。6月至8月,國家電網跨區送電1099億千瓦時,其中向上、錦蘇兩條特高壓直流線路共計送電191億千瓦時,而在尚未出現特高壓的2003年,國家電網全年跨區輸電量僅為387.09億千瓦時。
當前,煤電的環境影響已成為規劃電力能源發展藍圖的重要考量因素,國務院《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清晰描繪了我國電煤布局重心向西轉移的方向。隨著我國能源戰略西移,大型能源基地與能源消費中心的距離越來越遠,能源輸送的規模也將越來越大。“特別需要能長距離輸電的大電網予以配合。”中國水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認為。
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已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務院《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今年1月,“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成功的商業運行經驗,毋庸置疑,我國已經完全具備了大規模建設特高壓電網的條件。國際電工委員會主席克勞斯·烏赫勒表示,中國需要特高壓輸電技術,且中國技術世界領先。
加快特高壓骨干網架建設,適應大型能源基地大規模集中開發、大范圍高效消納;加快智能電網建設,滿足分布式能源開發利用的發展方式,成為我國當前及今后相當長時間基本的電力發展方向。
隨著電能替代深入推進,遠方來電將成為未來電能消費構成中的主流。
數據顯示,隨著國家電網特高壓發展規劃的逐步落地,預計到2020年、2030年、2050年,我國通過電網轉換配置的可再生能源在新增一次能源供應中的比重將分別達到35%、45%和70%左右。實現這一目標,將對霧霾治理產生重大的積極影響。
(六)聚集更廣泛的社會力量,大力實施電能替代,構建以安全、高效、清潔發展為目標的現代能源保障體系,有助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讓美麗中國藍天永駐。
電能替代是關乎國家能源安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人民群眾健康生活的系統工程。霧霾重壓之下,這一思路的提出,勾畫了我國能源電力轉型發展的美好藍圖,奏響了助力美麗中國建設的雄壯鼓點。
轉型,需要形成共識。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重大進步都伴隨著能源領域新的變革。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是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重要戰略思想,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涵。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能源支撐至為關鍵,而我國能源需求不能無節制增加。2012年統計顯示,我國人均年用電量只有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2008年水平的40%左右,增長空間大、剛性強。無論從發展趨勢、現實要求,還是從技術條件分析,電能替代都是終端能源替代的重要趨勢,符合我國基本國情。
轉型,需要政策引導。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按照政府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區域協作與屬地管理相協調、總量減排與質量改善相同步”總體要求的提出,尤其是提到的與國家電網公司工作相關的多項要求,為全社會大力推進電能替代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以來,我國多省(區、市)也相繼出臺針對本地區的大氣污染防治舉措,“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的發展戰略得到了廣泛認可。
轉型,需要打牢根基。電網作為電能傳輸、資源配置、市場交易、客戶服務的基本載體,在保障能源安全、高效、清潔發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當前,電力工業與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智能技術高度融合,正在從傳統產業向高技術產業加快轉變。劉振亞判斷,“從發展趨勢看,基于現代網絡產業、控制技術和信息技術,以新能源、大型能源基地、分布式電源和堅強智能電網構成的‘能源互聯網’,將承載第三次工業革命。”
轉型,關鍵在喚起全員參與。歸根結底,環境問題是由社會結構、社會過程和社會成員的行為模式共同導致的社會問題。霧霾的污染治理,是個十分艱巨的長期任務,它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的強力推進,也需要每一個企業的密切配合,更需要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努力,在生活、工作中以低碳環保為準則,為減少大氣污染物貢獻自己的力量。美麗中國,孕育在每個人的努力之中。“同呼吸,共奮斗”,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產生活環境,是我們的共同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當問題如此突兀地擺在面前,我們只能迎難而上,攻堅克難。
轉型已經開啟,發展不容回頭。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建設美麗中國、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過程中,落實“以電代油、以電代煤、電從遠方來”發展戰略,必能取得豐碩成果,一條清潔、環保、可持續的發展之路終將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