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北京發布霧霾黃色預警;
10月31日,北京發布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
11月3日,北京一周內第四次發布霧霾預警;
11月6日,上海發布立冬以來首個重度污染空氣報告……
“難道呼吸新鮮空氣、喝到干凈的水現在都變得這么難嗎?”一位生活在北京的市民憂心忡忡地對記者說。
頻頻發生的霧霾天氣攪得人心惶惶,“PM2.5口罩”的熱銷也為城市街頭增添一道新的“風景”。中國經濟在大跨步前進,但環境卻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放心呼吸,對很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來說,似乎越來越成為一種奢望。
事實上,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前,針對環境保護的改革和治理就已經在中央和地方漸次展開:環保部門印發《城市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編制指南》,建立并完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及預報預警平臺,并制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方案》;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隨后各地出臺地方性條例;京滬也陸續出臺《清潔空氣行動計劃》……
“政策在實施過程中的程度不一樣,環境治理的效果還需要時間來檢驗。”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研究員崔成江表示,目前環境保護的制度體系已漸清晰,相信不用太久,就能看到環境指標的具體變化。但是,人們要想切身感受河流、湖泊、空氣的改善,還需更強有力的綜合手段,能源、水利、林業、交通等相關部門聯合起來,打好組合拳,邊發展邊治理,才能讓經濟、環境和諧、共生。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再次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重要位置,提出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一系列針對環境保護的“大刀闊斧”的改革,能否還百姓一片碧水藍天,能否讓放心呼吸成為一份可觸摸的期待呢?
當環境的警鐘屢屢敲響之時,調整經濟發展方式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換取經濟的增長,已不可持續;環境的惡化與資源的透支也越來越成為中國經濟繼續前進的瓶頸與障礙,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對水土資源、環境容量和海洋資源超載區域實行限制性措施。對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中,一項項具體的改革勾畫出了未來中國環境政策的大方向,它確立了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在全面深化改革總體部署中的地位,豐富了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內容,把資源產權、用途管制、生態紅線、有償使用、生態補償、管理體制等內容充實到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中來。
只有卸下包袱,才能輕裝上陣。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強調,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要把民生改善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以GDP增速作為衡量經濟增長目標的標準,導致了我國經濟發展失衡,以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增長。將環保納入政績考核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以“綠色GDP”作為考量對象才是正確的方向。即使GDP增速放緩,隱形福利將改善人們的生活,同樣能贏得群眾的信賴。
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讓人們能夠放心地呼吸,也讓碧水藍天成為百姓心中一份可觸摸的期待。
10月31日,北京發布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
11月3日,北京一周內第四次發布霧霾預警;
11月6日,上海發布立冬以來首個重度污染空氣報告……
“難道呼吸新鮮空氣、喝到干凈的水現在都變得這么難嗎?”一位生活在北京的市民憂心忡忡地對記者說。
頻頻發生的霧霾天氣攪得人心惶惶,“PM2.5口罩”的熱銷也為城市街頭增添一道新的“風景”。中國經濟在大跨步前進,但環境卻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放心呼吸,對很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來說,似乎越來越成為一種奢望。
事實上,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前,針對環境保護的改革和治理就已經在中央和地方漸次展開:環保部門印發《城市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編制指南》,建立并完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及預報預警平臺,并制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方案》;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隨后各地出臺地方性條例;京滬也陸續出臺《清潔空氣行動計劃》……
“政策在實施過程中的程度不一樣,環境治理的效果還需要時間來檢驗。”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研究員崔成江表示,目前環境保護的制度體系已漸清晰,相信不用太久,就能看到環境指標的具體變化。但是,人們要想切身感受河流、湖泊、空氣的改善,還需更強有力的綜合手段,能源、水利、林業、交通等相關部門聯合起來,打好組合拳,邊發展邊治理,才能讓經濟、環境和諧、共生。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再次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重要位置,提出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一系列針對環境保護的“大刀闊斧”的改革,能否還百姓一片碧水藍天,能否讓放心呼吸成為一份可觸摸的期待呢?
當環境的警鐘屢屢敲響之時,調整經濟發展方式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換取經濟的增長,已不可持續;環境的惡化與資源的透支也越來越成為中國經濟繼續前進的瓶頸與障礙,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對水土資源、環境容量和海洋資源超載區域實行限制性措施。對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中,一項項具體的改革勾畫出了未來中國環境政策的大方向,它確立了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在全面深化改革總體部署中的地位,豐富了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內容,把資源產權、用途管制、生態紅線、有償使用、生態補償、管理體制等內容充實到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中來。
只有卸下包袱,才能輕裝上陣。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強調,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要把民生改善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以GDP增速作為衡量經濟增長目標的標準,導致了我國經濟發展失衡,以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增長。將環保納入政績考核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以“綠色GDP”作為考量對象才是正確的方向。即使GDP增速放緩,隱形福利將改善人們的生活,同樣能贏得群眾的信賴。
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讓人們能夠放心地呼吸,也讓碧水藍天成為百姓心中一份可觸摸的期待。